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课堂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课堂


三句,写词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这里
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意境萧疏,含蓄蕴藉,手法
高妙。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3.《醉花阴》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
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
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6
4.《醉花阴》中_莫__道__不_销__魂__,_帘__卷__西__风_____、人__比__黄__花__瘦____三 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 写人,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 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7
李清照词两首
(理解性名句填空)
1
1.请写出李清照《声声慢》中带有“愁”的词句: 怎__一__个__愁__字__了__得___! 2.李清照《声声慢》中“_寻__寻__觅__觅_,冷__冷__清__清_,凄__凄__惨__惨__戚__戚”三 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 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3.李清照《声声慢》中“乍__暖__还__寒__时__候_,__最__难__将__息___”两句, 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 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 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3
7.《声声慢》中“_守__着__窗__儿_____,独_自__怎__生__得__黑__!”两句,写 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 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 地表达了出来。 8.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在《声声慢》 中化用了这几句,梧__桐__更__兼__细__雨 ,到__黄__昏___,__点__点__滴__滴____。 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4
9.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__这__次__第_____, _怎__一__个__愁__字__了得!”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 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 愁情已倾泻无遗。
2
4.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 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 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 __三__杯_ 两盏淡__酒___怎,敌__他____、晚_来__风__急_______。 5.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 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 看___到__北_来__的_ 大_雁”,。就词自人然把雁地悼过吟亡也诵之“意正_、_伤_思_心_乡__之__情,却与_是_家_旧_国_时_之_相_痛_识_融,合在 一6.起李了清。照《声声慢》中满“地__黄__花__堆__积_ 憔悴,损_____如__今,有__谁堪摘 _________?”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 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5
1、《醉花阴》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薄聊雾赖浓,云连愁香永炉昼也懒瑞得脑管销,金任兽它自行消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描绘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给全词奠定了“愁”情感
基调。
2、《醉花阴》中佳_节__又__重__阳___,玉_枕__纱__厨_____半__夜、凉__初__透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