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2016年新版)(DOC)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2016年新版)(DOC)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二〇一〇年七月目录前言 (5)第一部分系统定义 (6)一、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构成: (6)二、系统定义 (6)第二部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设置标准 (8)一、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标准相关定义 (8)(一)关于设置的定义 (8)(二)关于道路的定义 (8)二、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标准 (9)(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9)(二)交通监视系统 (9)(三)交通违法监测系统 (9)(四)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 (10)(五)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 (10)(六)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 (11)(七)停车诱导系统 (11)(八)智能卡口系统 (11)第三部分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标准 (13)第一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13)一、SCATS信号控制系统 (13)(一)系统构成 (13)(二)功能要求 (13)(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4)二、单点远程控制交通信号系统 (15)(二)、单点远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15)一、系统构成 (15)二、功能要求 (15)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8)第二章交通监视系统技术指标 (21)一、系统构成 (21)二、功能要求 (21)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22)第三章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28)一、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 (28)(一)中心接入要求 (29)(二)路口设备要求 (30)二、违法超速行为监测系统 (32)第四章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技术指标 (37)一、系统构成 (37)二、功能要求 (37)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8)第五章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技术指标 (40)一、系统构成 (40)二、功能要求 (40)三、主要设备技术指导 (41)四、中心平台 (42)第六章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技术指标 (42)一、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标准模式 (42)二、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42)三、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技术标准 (43)四、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44)第七章停车诱导系统技术指标 (46)一、系统组成 (46)二、功能要求 (46)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47)四、中心平台 (48)第八章智能卡口系统技术指标 (49)一、智能卡口系统的标准模式 (49)二、智能卡口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49)三、智能卡口系统的技术标准 (49)四、智能卡口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50)第九章智能交通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52)一、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接口 (52)二、交通诱导系统中心平台 (55)三、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接口 (56)1、外来黑名单接入 (56)2、数据格式 (56)3、数据流程 (58)四、智能卡口系统接口 (59)附录A (60)五、单点远程信号控制系统接口 (65)附件1交通信号控制机与上位机间的数据通信协议要求 (65)附录A(规范性附录) (69)附录B(规范性附录) (73)附录C(规范性附录) (74)前言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依靠传统的交通管理手段已不适应新时期的交通状况。

国家从2000年开始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并在2002年确定10个城市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示范城市,杭州市被列为其中之一。

根据10个示范城市的建设情况,科技部确立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框架体系。

杭州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定位于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目标是完善“一个中心”、建设“四个系统”。

即完善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适应杭州市混合交通特点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共享、服务于大众的交通信息系统,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杭州市的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于2005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

经过近几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杭州市的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建成了一批在交通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智能交通系统,并形成了适合杭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架构体系。

总结近几年的实践,并参照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体系,制定杭州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

第一部分系统定义一、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构成:二、系统定义根据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构成,与道路体系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系统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监视系统、非现场执法管理系统,上述系统构成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

按照子系统分类,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由以下子系统构成: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对交叉路口、行人过街,以及环路出入口等采用交通信号控制的子系统,是运用了交通工程学、心理学、应用数学、自动控制与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的应用系统。

2、交通监视系统交通监视系统是指利用闭路电视观察道路交通状况的系统,它主要由安装在道路上的摄像装置、信号传输设备和监控中心控制设备等组成。

3、交通违法监测系统采用光学、数码、视频等成像方法自动监测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的系统为交通违法监测系统,俗称“电子警察”。

4、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是指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LED屏发布与交通有关信息的系统,发布的信息包括交通状况信息、道路信息、交通管理信息、道路施工信息、气象信息等。

5、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是在获取交通视频图像的基础上,对图像序列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算法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取车流量、流速、排队长度、异常交通事件等交通参数的系统。

6、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记录车辆在某一路段的行驶信息,通过起点至终点的分析系统计算行程时间。

同时也可以为查控特定车辆提供原始数据。

7、停车诱导系统停车诱导系统是采集停车场的停车信息后,通过安装在特定位置的停车信息诱导屏予以实时发布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告知驾驶员有关的停车场地理位置,空余泊位的信息,减少寻找停车泊位的时间。

8、智能卡口系统将过往该卡口所有车辆全部进行拍照,获得清晰的图象和车牌号,并全天录象和将车牌自动识别。

该系统为查控特定车辆提供原始数据,应用在交通肇事逃逸追查、治安堵截等。

第二部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设置标准一、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标准相关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以及杭州市智能交通设施建设的具体情况,设置标准的有关概念定义如下:(一)关于设置的定义1、必须设置必须设置是指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的需要,必须设置相应的智能交通系统。

2、应设置应设置是指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设置相应的智能交通系统,但不作强制设置的要求。

3、不须设置不须设置是指根据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在某些道路上不须设置某些智能交通设施。

(二)关于道路的定义1、快速路是大城市道路交通的主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道路的联系通道,快速路是城市中汽车专用道路,是形成城市骨骼的道路,主要分担出行长度较长的交通道路。

2、主干路主干路大多以交通功能为主,担负着客货运的运输任务,主干线路同样是形成城市骨骼的道路。

3、次干路次干线道路是形成城市骨骼和地区轮廓的道路,是形成城市中道路网的基础道路,主要担负中、短出行长度的交通道路。

4、支路支路应与次干路与街坊路等地区内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与干线道路和干线道路相比,支路是担负城市的集散交通的道路。

二、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标准(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结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特点,在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相交路口必须设置,支路等根据实践交通流量情况有选择性的设置。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二)交通监视系统在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十字路口必须设置。

支路等根据实践交通流量情况有选择性的设置。

对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路段上宜按500米/段,全线铺设监视点,同时兼顾重点路段和重点场所。

监控点位立杆位置的确定,需要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三)交通违法监测系统1、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设置标准设置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减少车辆闯红灯的数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2、超速监测系统设置标准设置超速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减少超速车辆的数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四)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在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路段必须设置,次干路、支路等根据实践交通情况有选择性的设置。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五)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在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及其交叉路口必须设置,次干路、支路路口根据实践交通情况有选择性的设置。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六)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设置OD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掌握机动车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具有重点车辆的查控功能。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格:(七)停车诱导系统根据杭州市停车场区域特点,宜将停车诱导信息发布分为三级诱导:区域停车信息(八)智能卡口系统设置智能卡口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掌握所有过往该卡口机动车图象和车牌号信息,具有全天候录象功能、车牌自动识别、储存功能。

下面为该系统的设置表格:第三部分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标准第一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指标按照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杭州市的信号控制系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区域控制的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为引进自澳大利亚的SCA TS系统,主要设置在快速路、主干道及市区中心道路;第二类为单点远程控制信号系统,主要设置在次干道、支小路及边缘地区道路。

一、SCATS信号控制系统(一)系统构成SCATS控制系统是一种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内部的多级决策机制和优选算法,不断选择合适的配时方案并辅以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微调,适应路网车流的运行变化。

系统采用分布分层的物理和逻辑结构设计,便于系统的扩充和设备的维护,并具有后台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撑,在现场检测设备存在故障时,仍能利用历史的数据维持系统在外场设备故障时的运行。

SCATS信号控制系统是基于区域联网控制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它由主控中心、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机以及数据传输设备组成。

其中主控中心包括操作平台、交互式数据仓、效益指标优化模型、数据(图像)分析处理等。

SC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包括路口装置、传输装置和中心系统三大部分。

(二)功能要求1、系统能够控制和协调区域范围的交通。

2、系统具有采集、处理、存储、提供控制区域内的车流量、占有率等交通信息的功能,以供交通信号配时优化软件使用,同时供交通疏导和交通组织与规划使用。

3、对系统设备(包括信号机的故障及信号灯的故障)和软件的工作状态与故障情况进行全面监视和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