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中阳县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中阳县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中阳县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9高二上·龙东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市场产品应该货真价实,不能鱼龙混杂,坑害消费者,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惩治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诚信成为市场交易的灵魂。

②人生不过短短的数十年而已,何必凡事都要锱铢必较呢?③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

④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对于美方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太软弱,否则无异抱薪救火,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

⑤处于豆蔻年华的当代高中生,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进取,切不可辜负了大好时光。

⑥晋代石崇生活奢侈,挥金如土。

家中亭台遍地,楼榭高耸。

可惜,这种鼎铛玉石的生活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尘土了。

A . ②④⑥B . ①②⑥C . ③④⑤D . ①⑤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在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已是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节日。

B . 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决定国家兴盛衰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政府是否清正廉洁确实是制约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C . 积极发展家庭农场,适当扩大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追溯制度的实施力度,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D . 9个省份实行中职教育学费全免政策后,中职学校在校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变化导致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造成的。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1)他比先前没有什么大的改变,__________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

(2)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__________着使人怀疑的成分。

(3)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__________地去想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4)这幅漫画弄得他__________极了。

A . 但是包藏放纵难堪B . 单是饱藏放肆难看C . 单是包藏放肆难堪D . 但是饱藏放纵难看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9高二上·乌兰察布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

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

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时,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

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

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

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是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

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

“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

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诗人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知人论世”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B . “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进行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时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 .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提出的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D . “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的观点。

B . 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却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C . 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诗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D . 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B . 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 . 如果不用“知人论世法”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 . 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2017·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梅执礼,字和胜。

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

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

”卒不往谒。

历比部员外郎,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擢中书舍人、给事中。

孟昌龄居郓质人屋,当赎不肯与,而请中旨夺之;内侍张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驳奏弗行。

迁礼部侍郎。

素与王黼善,黼尝置酒其第,夸示园池妓妾之盛,有骄色。

执礼曰:“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

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痍未息,是岂歌舞宴乐时乎?”退又戒之以诗。

黼愧怒。

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

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

钦宗立,改户部。

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禁内钱隶有司,凡六宫廪给,皆由度支乃得下。

尝有小黄门持中批诣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玺,既悟其失,复取之。

执礼奏审,诏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

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

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

”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

”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

”已而果然。

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

”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

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

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

死时,年四十九。

高宗即位,诏赠通奉大夫、端明殿学士。

议者以为薄,复加资政殿学士。

(节选自《宋史•梅执礼传》,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B . 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C . 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D . 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

B . 禁内,即官禁。

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官禁。

C . 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官,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官代指皇后一样。

D . 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

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种:公、卿、士、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

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以为意,在任中书舍人、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

B . 梅执礼关心百姓,与天下同忧乐。

在王黼置酒夸示自己园池妓妾时,他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还减除滁州赋盐,滁人很感激他。

C . 梅执礼忠于职守。

他主张宫内财务由相关部门管理,小黄门取钱的封识没有用玺,他奏明皇上,以刑杖责罚了主管夫人和黄门。

D . 梅执礼不畏金人,舍身取义。

他劝帝亲征,帝都失守,金人以天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