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1.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_A. 对样性B. 迅速性C. 流畅性D. 价值性()C2.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_A. 变通性B. 流畅性C. 独创性D. 先进性(C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_A. 既定疑点B. 理论假设C. 刺激情境D. 给定途径(C)4. “对代数式a2 - 2ab + B2 进行因式分解,属于_的问题A. 有结构B. 无结构C. 创造性D. 认知性(A )5.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_的问题A. 创造性B. 认知性C. 有结构C.无结构 (C )6.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_的问题A. 有结构B. 无结构C. 一般性D. 认知性(B)7.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A. 牢记题目内容B. 很好的完成对心里问题的表征C. 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B)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_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问题检验D. 问题解决( D)9. 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 无目地的幻想B. 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 比较D. 发明创造(D)10.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_A. 发现问题B. 提出问题C. 分析问题D. 理解问题(A)11.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的过程A. 问题结构B. 问题线索C. 问题内容D. 问题空间(D )12. 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_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提出假设D. 验证假设(C)13. 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称为A. 启发式B. 推理式C. 算法式D. 演绎式(C )14. 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里准备状态叫A潜意识B. 前意识C. 定势D. 潜伏学习(C)15.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 发散思维B. 推测与假设C. 好奇心D. 独立性(A )16.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____________A. 吃饭穿衣B. 漫无目的的幻想C. 猜谜语D. 回忆电话号码(C )17. 依据经验或自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_B. 启发式C. 算法式D. 演绎式(B )18.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A. 形象思维B. 聚合思维C. 自觉思维D. 发散思维(D)19. 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其思维的_______________ 越高A流畅性B. 独创性C. 目的性D. 结构性(A )20. 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_A. 习惯B. 功能固着C. 定势D. 定向(B )二、填空题21. 现实中的问题各种各样,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和____________22. 有结构的问题是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

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23.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_目的性_ 。

同时包含一系列的_心理活动—。

24•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25. 当你熟悉塑料带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发现或想到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带”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功能固着_ 。

26. 发散性思维的上个特征分别是_流畅性_ 、变通性和独特性。

27. 问题解决的两种方式分别是算法式和启发SHI。

28. 各种-发明创造_ 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 以杜威等人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_循序渐进_ 、_分阶段_ 的过程。

30. 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情绪与动机_________ 、已有的知识经验________ 等有关。

31•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32•问题的三个基本成份,给定的条件,存在的的障碍和限制 __________ 和目标。

33. 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________ 和_深层特征___________ 。

其中深层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4.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35.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直接检验与侗接检验 __________ 两种。

后者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直接检验___________ 来证明。

36.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7.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 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38.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情境_ 、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定势与功能固着。

39.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_智力—和个性等。

40. _ _民主_ 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 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基本关系?42.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3. 问题解决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44.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45.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46. 简述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据此淡淡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参考答案:第九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一、选择题I- 5、CCCAC 6-10 BBDDAII- 15、DCCCA 16-20 CBDAB二、填空题21.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22.已知条件要达到的目标23.目的性心理活动24. 发现问题25.功能固着26.流畅性27.启发式28.发明创造29.循序渐进分阶段30. 活动积极性知识经验31.起始状态32.存在的限制或障碍33.表面特征深层特征深层特征34.问题空间35.直接检验间接检验直接检验36. 数量质量37. 常规性问题解决40. 民主38. 问题的特征定势与功能因素39. 智力40 .民主三、简答题41 创造力和智力的基本关系?答:创造力和智力是一种相互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低智商不可能有创造力;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低创造力的可能低智商也可能高智商;高创造力必定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高智商。

4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问题的特征,即问题的类型,呈现形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定势有功能固着。

指的是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功能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特质。

43 问题解决有哪几类?分别是什么?答:问题可以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前者,问题明确,解法稳定,个体按一定思维即可以得到答案。

后者,问题情境不明确,解法不确定,难以找到答案。

44 高创造力者有什么个性特质?答: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45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答:发现问题 ---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 -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表征。

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46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答: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在学校教育方面,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这种教育环境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2、智力(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较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

四、论述题47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据此谈谈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答::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问题的特征,即问题的类型,呈现形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定势有功能固着。

指的是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功能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特质。

针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可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

其次,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科目,教授思维方法。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