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排列与组合
N=2P(24,7) (26-2-7+1)=2P(24,7)18!=3624! 法 2: 先把 a、b 去掉的 24 个字母进行全排列,共有 24!个排列数, 然后按 a 排头、b 结尾的顺序将这两个字母插入到每个 24 个排列中, 使得两个字母间有 7 个字母的插入方案有 24-7+1=18,同理,b 排头、 a 结尾的插入方式也为 18,所以一共的排列数有 N=2=P(24,24) 218=3624!
解 方法 1 将 6 个入口依次排好序,分别为第 1,第 2,……,
第 6 个入口.因 9 人进站时在每个入口都是有序的,我们如下构
造 9 人的进站方案:先构造 9 人的全排列,共有 9!个;然后
选定 9 人的一个全排列,加入 5 个分界符,将其分成 6 段,第
i(i=1,2,…,6)段对应着第 i 个入口的进站方案.如图 2.1 所示,
例 1 将 S={a, b, c, d, e, f}进行排列. 问:
(1)使得字母 b 正好在字母 e 的左邻的全排列有多少种? (2)使得字母 b 在字母 e 的左边的全排列有多少种? (3)在 S 的 4-排列中使得字母 b 和 e 不相邻的排列有多少种?
解 (1)b 正好是 e 的左邻的排列形如 ×…×be×…×
6×7×…×14=726485760.
例 6 对任意正整数 n,有
n n n
0
1
2
n n
2n.
(2.2.5)
证明
一方面,S
的
r
元子集的个数为
n r
,而
r
可取
0,1,2,…,n,由加法原则,S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
n 0
n 1
n 2
n n
2n.
另一方面,S 有 n 个元素,在构成 S 的一个子集的时候,S 的
n
r
p(n, r) r!
n! r!(n r)!
显然,
(1)当
n
时,
P(n,
r)
0
,
n r
0
。
(2)当r 1时, P(n,1) n (n 1)
(3)
n 0
n n
1
(4)若
0≤r≤n,则
n r
n n
r
n 此恒等式具有如下的组合意义: r 是 n 元集合 S 的 r 元子集的个数, n n r 是集合 S 的 n-r 元子集的个数.设 A 是 S 的 r 元子集,则 S-A 是 S
|A|=|B|= 1 6!. 2
(3)S 的 4-排列中使得字母 b 和 e 不相邻的排列有多少种?
解:(3) S 的 4 元集合排列共有 P(6, 4)个,将其分成三类,分
别记为 A,B,C,即
(i)A 类:b 和 e 挨在一起,a 是 b 的左邻; (ii)B 类:b 和 e 挨在一起,b 是的左邻; (iii)C 类:b 和 e 不挨在一起(包括不出现 b 或 e) 则显然有 P(6, 4)=|A|+|B|+|C|,且|A|=|B|.我们要求的是 C 类 4 位 数的个数.为此,我们先计算|A|. 我们如下构造 A 类排列:首先构造 4 元集合{ a, c, d, f }的 一个 2 排列,共有 P(4, 2)个,则 ab 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插入 3 个 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有 3×P(4, 2)个排列,由例 2(2)知|A|=|B|, 所以 |C|=P(6, 4)-2×|A|=360-72=288
取自同一组的选法数 N1 2 C( n, 2;) 取自不同组的选法数 N2 [C(n,1)]2 n2。 由加法原则,所求的选法数是2C(n, 2) n2
2.3 相异元素不允许重复的圆排列
上节讨论的排列是在直线上进行的,或者确切地说,是 r 线形排列.
如果在圆周上排列成一个环,只考虑元素间的相对顺序的 排列,称为圆(环)排列。
例 2. 排列 26 个字母,使得 a 和 b 之间正好有 7 个字母,问有多少种 排法?
解:法 1:以 a 排头、b 结尾、中间恰含 7 个字母的排列有 P(24,7)种。 同理,以 b 排头、 a 结尾、中间含 7 个字母的排列也有 P(24,7)种。
由加法法则 a,b 为端点的 9 个字母的排列有 2 P(24,7)种。把一个 这样的排列看成一个整体再与剩下的 17 (=26-2-7)个字母进行全排列就 得到所求的排列。全排列的方法有 18!种,根据乘法法则,所求的排 列数是
例 3. 从 1, 2, …, 300 中任取三个数使得它们的和能被 3 整 除,问有多少种方法?
解 把 1, 2, …, 300 分成 A, B, C 三组。 A {x | x 1(mod3)},
B {x | x 2(mod3)},
C {x | x 0(mod3)}. 设所取的三个数为i, j, k ,那么这种选取是无序的,且满足 i+j+k=0(mod3)。我们将选法分成两类:
第二章 排列与组合
(Permutations and Combinations)
►2.1 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 ►2.2 集合的排列 ►2.3集合的组合 ►2.4 多重集合的排列 ►2.5 多重集合的组合
2.1 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
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是计数问题中两个最基本的计数原则。
加法原则:设集合 S 的划分为 S1, S2,..., Sm,那么 S 的元素个数可以通过每一 子集的元素个数来确定,即:
每个“*”代表一个人,“△”表示分隔符.图 2.2.6 中,5 个“△”
分别在第 3、第 5、第 9、第 11、第 13 个位置,它对应的进站
方案中,前 2 人从第 1 个入口进站,第 3 人从第 2 个入口进
站,……. 所以,进站方案数为
9!
14
5
14! 9! 5!
9!
726485760.
** △ * △ *** △ * △ * △ *
n 元集的 r 排列数记为: P(n, r)
n 元集 S 的一个 r 组合 是指从 n 个相异元素中不重复地取出 r 个元素(r n)的一种无序选择。
n n 元集的 r 组合数记为: r 或 Cnr
n r
是 n 元集合 S 的 r 元子集的个数.
计算公式:
Pnr P(n,r) n(n 1) (n r 1) n! (n r)!
↑↑
↑↑↑
35
9 11 13
方法 2 第 1 个人可以有 6 种进站方式,即可从 6 个入口中的 任一个进站;第 2 个人也可以选择 6 个入口中的任一个进站, 但当他选择与第 1 人相同的入口进站时,有在第 1 人前面还是 后面两种方式,所以第 2 人有 7 种进站方案;同理,第 3 人有 8 种进站方案,……,第 9 人有 14 种进站方案.由乘法原则,总的 进站方案数为
的 n-r 元子集,而且这种对应关系显然是一一的,所以,S 的 r 元子集的个数 等于 S 的 n-r 元子集的个数.因此恒等式成立。
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模型: 相异元素不允许重复的排列问题也可描述为:将 r 个有区别的球放入 n
个不同的盒子,每盒不超过一个,则总的放法为 P(n, r)。同样,若球不加 区别,则有C(n, r) 种放法。
方法 1 按要求第 4 位必须是奇数,可取 1、3、5、7 和 9,共 有 5 种选择。第 1 位不能取 0,也不能取第 4 位已选定的数字,所 以在第 4 位选定后第 1 位有 8 种选择。第 2 位不能取第 1 位和第 4 位已选定的数字,共有 8 种选择。类似地,第 3 位有 7 种选择.从 而,满足题意的数共有 5×8×8×7=2240 个。
例 1 某学生从三门数学课程和四门计算机课程中选修一门数学和一 门计算机课程 3×4=12 种。
例 2 设从 A 到 B 有 3 条不同的路,从 B 到 C 有 2 条不同的道路, 则从 A 经 B 到 C 的道路数为 3×2=6.
例 3. 在1000到9999之间有多少个各位数字不同的奇数?
解 在1000到9999之间的数是 4 个数字的有序摆放,而且是无重 复元素的。
那么排列数将会减少,因为一个对于两个环排列,如果其 中的一个通过另一个旋转可以变成另一个,则认为它们是同样 的环排列。
在一个 r 圆排列的任意两个相邻元素之间都有一个位置, 共有 r 个位置.从这 r 个位置处将该圆排列断开,并拉直成线排 列,可以得到 r 个不同的 r 线排列.或得换个说法,将 r 个 r 线 排列
方法 2 把满足题意的数分成两类: (i)四位数中没有 0 出现。类似于方法 1 的分析,第 4 位数有 5 种选择,第 3 位数有 8 种选择,第 2 位数有 7 种选择,第 1 位数 有 6 种选择。此类数共有 6×7×8×5=1680 个. (ii)四位数中有 0 出现。这里,0 只能出现在第 2 位或第 3 位上. 现假设 0 在第 2 位上,则第 4 位照常有 5 种选择,第 3 位有 8 种 选择,第 1 位有 7 种选择,共有 7×8×5=280 个数.同理,若 0 出 现在第 3 位上,也共有 280 个数.
由加法原则知,合乎题意的数共有 1680+280×2=2240(个)
注意 这里最高位不能为 0,在方法 1 中,没有按自右向左的 自然顺序分析各位数选择的可能性,因为中间两位是否取 0 直接 影响第 1 位的选择方式.在方法 2 中,对 0 作了特别处理,使从右 向左能够顺利地进行分析.
许多计数问题属于以下几种类型:
(1)对元素的有序摆放或有序选择的计数 a) 没有重复的元素 b) 有重复的元素(无限重复或有限重复)
(2)对元素的无序摆放或无序选择的计数。 a) 没有重复的元素 b) 有重复的元素(无限重复或有限重复)
2.2 集合的排列、组合
n 元集 S 的一个 r 排列 是指从 n 个相异元素中不重复地取 r 个元素(r n)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