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

2.第一段点明了什么,说说这段的作用是什么?背景作用: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3.表现细柳军时刻有备,训练有素的是哪句话?(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5.本文重点写周亚夫,可他的出场并不多,说说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运用细柳营与霸上、棘门军对比及描写细柳营严明的军纪上,来侧面烘托周亚夫的形象。

6.简析人物形象。

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是堪当重任的大将军。

汉文帝: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治国皇帝。

7.用原文的话回答汉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此真将军矣。

8.作者对周亚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9.课文先写到文帝到霸上、棘门军营的情况有何作用?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

10.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军士戒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纪严明(先驱、天子不得入……)军令畅达(将士言必说“将军有令”“将军约”)周亚夫言行(二. 阅读理解(-)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 本文选自《》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上自劳军(2)天子先驱至(3)天子且至(4)持兵揖(5)使人称谢3. 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 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6. 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细柳营》一. 1、2略3. (1)慰问,犒劳(2)拉弓(3)先行的卫队(4)将要(5)听从(6)皇帝发布的命令(7)过了不久(8)使者,使臣(9)约定(10)头盔(11)感动(l2)车前的横木(13)告知(14)刚才4. 略5.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2)太史公书太史公记纪传体通史十表八书七十列传一百三十(3)司马迁子长历史学家文学家6. (1)曹操(2)诸葛亮(3)刘备(4)关羽7.略二. (-)1.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2. (1)慰问,犒劳(2)先行的卫队(3)将要(4)双手抱举行礼(5)告知3. 略4. 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5. 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6. 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将文中省略号的部分补充完整。

(括标点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出现了较多的一字多义现象,请你加以整理。

(提示:军、之、驱、诏、使、为、骑…):军——周亚夫军细柳(驻军)、上自劳军(军队)、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文中可看出“至霸上及棘门军”驻军的军纪纪________,而“细柳军营”的军纪________(两处填一对反义词)。

这鲜明的对比,更反映出周亚夫治军的_______________。

(4)对细柳军的种种规矩,文帝竟:“使人称谢”说:“敬劳将军”。

“敬”字表明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也从加一侧面说明文帝是个怎样的君王?答案:解析:(1)见课文(2)之——已而之细柳军(到)介胄之士不拜(的)称善者久之(无意义);驱——天子先驱至(先头卫队)军中不得驱驰(鞭马快跑);诏——不闻天子之诏(诏书)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命令);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使臣);为——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担任)天子为动(被);骑——将以下骑送(骑马)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一人一马)(3)松懈严整严明有序(4)对周亚夫的赞佩和肯定,也说明文帝是个深明大义的君主。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一、解释文中括号前的文言字词。

二、填写。

1、《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通史,作者是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

2、《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________余年的史事,全书________篇,包括_____本纪、_____表、_____书、_____世家和_____列传。

3、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指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释义。

通假字本字释义军士吏被甲改容式车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活用现象。

句子中的活用字词指出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释义周亚夫军细柳锐兵刃改容式车五、理解一词多义。

军: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_____________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 之:已而之细柳军_____________介胄之士不拜_____________称善者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前一“使”字_____________后一“使”字_____________使人称谢_____________称:使人称谢_____________称善者久之_____________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______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_____________天子为动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六、理解加点文言字词的古今义。

具有古今意义的文言字词古义今义上自劳军天子且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既出军门七、分析下列文言句式。

文言语句用“√”选择文言语句所属的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天子为动此真将军矣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八、选择。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军细柳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译:过了不久,皇上来到了军营前,也(被拦住)不能进入。

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译: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军营中只服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D、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译:至于周亚夫,谁敢随便去冒犯他呢?答案:D(正确翻译: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B、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将士目中无人。

D、课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答案: C(并没有体现将士们目中无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扎)B. 已而之细柳军(到达)C.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停留)D.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率领)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A. ①③⑤B. ①②⑥C. ③④⑥D. 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文帝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等人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驻守。

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细柳军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