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第十四课《十四寒》教学设计
景向月青海省湟中县上五庄镇邦巴小学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等等,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以及人格方面的渗透教育。
学生对《声律启蒙》的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从读、解、诵、拓四个环节进行学习,本课的教学放开手让学生去学习,教师适当时候进行点拨,做好调控课堂学习环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以“寒”为韵的字。
会根据所学内容去填空。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师的讲解,能够体会词的对仗和押韵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中体会句子的韵味美感。
积累对对子,写诗句中对仗的方法,感悟故事启示。
教学方法
阅读讲授交流诵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联引入。
说说自己家门上贴的对联,对联中含有哪些对子。
其余可作补充。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起对本课的学习,对对子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读熟练
(一)初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
提出层次要求(多媒体出示):读正确、流利,熟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提出读课文的要求,学生有目标读课文,达到会诵读的目的】1.学生大声自由地读课文。
自己对照读,尽量达到要求。
2.小组内读。
小组长组织组员读。
正音。
3.小组展示读。
读正确、流利、熟练。
三、再读课文,理解对子
(一)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不懂之处教师可适当作解释。
【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看注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从教师的适当解释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渗透教育】
(二)体会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韵味,知道押“寒”韵的词都有哪些。
学生边读边勾画。
【了解押韵的词,体会对仗和押韵】
(三)说一说押“寒”韵的词。
多媒体出示。
学生读一读。
(四)多种对读。
在理解了押韵的基础上多种对读,对读中体会韵味。
【从多种读中体会《声律启蒙》的韵味】
1.全体男女生齐对:全部男生和女生交替对读。
交替拍手对读。
2.男女生单独对: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单独对读。
3.师生对:老师和全体学生或个别学生对读。
4.优秀生与全班对:读的好的学生和全体学生对读。
5.个别挑战对:自由组合挑战对读。
击掌对读。
四、熟读成诵
(一)教师指导提示下的试背。
教师出示每句开头,学生试背后面的句子。
(二)成诵。
反复读中背会本课。
【通过欢快、愉悦的节奏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句子的韵味。
】
五、拓展运用
(一)出示故事:冯谖弹铗。
(二)学生读一读,了解故事内容。
并进行叙述。
(三)说说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全班交流讨论。
【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带给我们的启示,获得思想上的人格渗透教育。
】
六、练习巩固
多媒体出示,学生填一填。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惟落晖。
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明朝卖杏花。
2.荷叶沼对________,嘉禾忧旱对_______
市骨君王对________,江似青罗带对________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寒”的押韵,巩固《声律启蒙》的多种读法,故事给学生的思想教育】
八、布置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板书设计
十四寒
一、押韵寒:干餐冠邯郸旱坛满盘------
二、对仗工整(上联与下联):如
单字对:寒——暑
双字对:鲁隐——齐桓
三字对:叔子带——仲由冠
三、故事启示
冯谖不卑不亢孟尝君以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