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摘要白先勇是最先被大陆百姓所认识的台湾作家,其作品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具有典型的代表。
白先勇书中打造了很多经典女性人物,其书中所表达出对女性关注与同情,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女性角度。
这篇文章主要以白先勇小说性别阐述当做主要起点,目的就是在对其书中做一个描述与剖析,想要探究性别层面对小说阐述与女性人物打造的意义,进而揭露作者在创作时形态以及小说内部含义。
就技巧来说,白先勇女性视角展现了其在使用很多阐述技巧。
这篇论文就描述者、谈话以及内心描写这三个层面对白先勇女性叙述战略做了一个剖析。
关键词:关键词;白先勇;女性视角;叙事策略;女性世界AbstractBai Xianyong was the first to be known by the mainland people of Taiwan writers, whose works are the last century,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ixty or seventy's.. Bai Xianyong book to create a lot of classic female characters, the book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nd sympathy for women, showing a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 Bai Xianyong's gender, described as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ook, want to explore gender layer face fiction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emale characters to create and exposing the creation form and the novel internal meaning.In terms of skill, Bai Xianyong's female perspective shows many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explain it. This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Bai Xianyong's female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aspects of description, conversation and inner description.Key words: key words; Bai Xianyong; femal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rategy; female wor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白先勇小说女性视角分析 (1)(一)女性命运多舛 (1)(二)不能发泄欲望 (1)(三)男人与女人的角色转换 (3)二、独特的视角的成因分析 (3)(一)内心情感和人生阅历的不同 (3)(二)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3)(三)思想西方化 (4)三、叙事策略分析 (5)(一)叙述 (5)(二)对话 (5)(三)心理 (7)四、结语 (9)参考文献 (9)引言:此处所要探究女性视角,是拿性别当作区分准则,分成女性与男性这两个视角。
何谓女性视角就是作者、描述者使用女性眼光,就女性层面上去感受、观看与认知世界。
视角与作者有着直接关系,那么笔者性别就会影响视角构成。
总体来说,受到自身生理以及后天角色约束,女性作者一般都会倾向于女性视角,关心女性人生,女性本身所处环境,打造女性特点,文章内容本身也就相对细腻,具有阴柔美丽,男性作者一般都喜欢利用男性眼光去看待问题,喜欢从宏观层面上入手、使用男性人物为主,比较在意战争、军事等,具有阳刚气节。
自然,两者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试着使用很多角色描述,比方说部分女性作家试着用宏观态度去观察历史,一样比较大气,而男性作家也有很多阴柔美丽。
当笔者自己选取和自身生理相反的性别去阐述事情,抵挡自身因性别问题去展现异性世界时,那么文章自然就可以展现出另一种姿态,洋溢着独特的魅力,那么就拥有了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白先勇小说女性视角分析(一)女性命运多舛在白先勇书中,女性并不是代表着天使,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三从四德的女性们,他们每个人都个性鲜明,与自身命运一天反抗着,想要逃出命运的安排,不过最后都是以失败结束。
这些女性形象,表达的是他们对社会伦理思维的反思,对女性生活的注重在男性社会道德系统之下,女人没有办法脱离命运这样一个巨大浪潮,自杀、被杀以及绝望,家庭、婚姻这些都不是他们想要真正安放她们内心的心灵。
对女性所遭遇的悲剧在描述时,展现了女性生活困境,女性的自我觉醒,对自己生活意义以及生活现状的思考与抵抗,他们使用自我毁灭模式去完成自我抵抗,所以展现出深刻并且悲惨的社会与人生,白先勇挑选女性这些弱势群体当最展现对象,更可以证实人性被磨灭与消耗殆尽,作者借助于这些人物悲剧去表达了对传统思想的反抗,有很强的女性思维与情感。
(二)不能发泄欲望《游园惊梦》是白先勇一种一个最得意的短篇小说,成功关键因素就是比较成果的使用了意识流方式,描画了钱夫人这样一个人物。
姚一伟先生在《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中说到,“这一大片文字,基本上所有语句都涵盖了阳性象征,每句词语都闪烁着炙热与渴望。
”钱夫人在观察程参谋是关注他的牙齿“钱夫人看他笑起来,露出一大片洁白的大牙齿”,身材魁梧,“但是钱夫人感觉到他这个招呼当中还是隐藏着一些温柔,一点也没有武人那种粗俗”,将的英武与男性的体贴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活脱脱一个完美男人代表,这是钱夫人在细致观察与思考中对程参谋的第一印象,可见钱夫人对他十分在意,毕竟钱夫人在年级很小的时候丈夫就死去了,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了这么一些年,依旧对幸福生活有着强烈渴望,所以作者使用这些细致的描述去展现钱夫人对男人的渴望以及想说却不能说的矛盾心理。
钱夫人之前是一个清唱女性,才刚刚二十来岁,就嫁给一个军人当做夫人,获得了所有钱财,“除了天上月亮没有办法够到,世间所有珍宝,丈夫都会想法设法弄来去讨好钱夫人的欢心”不过钱鹏志已经是一个快要六十岁的孤残来人,都可以当做是钱夫人爷爷了,因此钱夫人并不能真正得到身为女人该有的幸福,女性自身欲望得不到缓解,只有惆怅与无奈。
“荣华富贵,但是我偏偏就可以活这么一次。
”这是她在酒醉之时对着郑参谋所说的一句话,这是她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甜蜜与痛楚,只有外表奢华的物质享受是不管怎样都没有弥补内心和生理上空虚,只有那么一次和郑参谋所作的事情让她做了一回真正女性,生命也就这样疯狂了一次,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会议又如何抵挡女人日后这几十年生命呢,物质上奢华离去了,仅有一次的生理娱乐也不会再次拥有,目前就连她曾经比较自豪的嗓子也离开了她,钱夫人在宴会上嫂子失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她作为女性以及情感枯萎的一个过程,一个正当年化的女人,带上一个将军夫人的名号,一个人在偏远地区慢慢老去,死去,只有在回忆与孤独中去度过剩下的生命。
瞎子师娘说她是“长错了一个坏骨头”这句话好像是对她一身的预示,只有活过一次就是钱夫人这样悲惨生活的写照。
女人对物质、生理以及精神上所有欲望都消失了,剩下来所有时光都不过是慢慢等着死去罢了。
白先勇对女性捆绑的欲望的描述,其实就是对他们生命力的认可,是就传统思想的违背,传统伦理思想追求的是消灭人欲,存天理,注重礼仪孝道,女性要做到三从四德,温柔贤淑以及谦卑有序的思想,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只能不断地服从,他对女性捆绑的欲望阐述是对传统伦理反抗的描写。
(三)男人与女人的角色转换白先勇小说中女性视角下出现一个和当前社会相反的男女布局。
在小说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当女性经过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时,男性就变成一个陪衬,女性最为,男性为辅,转变了当前女性被社会所设定的从属位置,进而和传统思想相抗拒,小说也是因为打乱了以前伦理思想这样一个原则,颠倒了之前固有的秩序,把自己所打造的充分欲望、束缚以及悲惨命运的女性生活体现在世人眼中。
二、独特的视角的成因分析(一)内心情感和人生阅历的不同白先勇1937年出生,正值日本侵略中国,时局动荡之时,由于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所以虽从小跟着父亲四处奔波,但仍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生活较为殷实。
他曾跟随父亲到过重庆,去过上海、南京等大都市,见过不少热闹宣泄的场景和形形色色的人物。
这些日常经历成了他作品的天然养分,例如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上海百乐门等地的情景。
随着战争的演变,国民党离开中国大陆,败走台湾,他们也跟随大部队到达台湾,但此后由于父亲白崇禧受到国民党总统的揣测怀疑和冷落,家族渐渐由盛转衰,由原来的门庭若市逐渐变成门可罗雀。
经历过这些盛衰荣辱的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对沧海桑田、人事无常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自小就见过人们趋利逢迎,谄媚的嘴脸,人情冷暖,世间凉态的他对世间的变化无常,人间百态,离别动乱有着更为彻骨的体会。
他的母亲家在广西,曾在广西住过的他从风景宜人的桂林那得到了不少写作的灵感和养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也是他得天独厚的沃土。
(二)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也是白先勇自小的爱好,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的阅读量自不必少。
每每说道他的第一任小说老师,他不得不说他们家的厨子老央。
身为桂林人的老央,有着桂林人惯有的好口才,新鲜稀奇古怪的话最多,再加上他以前又在军中待过,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也比较多,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说得活灵活现。
记得那时,夜里天冷,我在屋子里用火盆生了一堆炭火,灰里埋上几个红薯,然后在火盆上放一碗水来散火。
然后老央便给我接着讲故事,那便是我接触的启蒙小说《薛仁贵东征》。
而那身穿白甲,手拿方天戟,帮助唐太宗击败高丽的骁勇将军薛仁贵的英雄形象便生于心中,牢不可破,就连亚历山大、拿破仑这样的英雄都无法取代。
上学时每到放假,他都要去街口的租书铺租来大把大把的小说,废寝忘食,置身于书海。
楼主的五十多本《蜀山剑侠传》被他完完整整的看了好几回,除此之外,不论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斯人记》、徐计的《风萧萧》还是巴金的《家》《春》《秋》他都爱看。
《三国》、《水浒》、《西游记》也糊里糊涂的看完了。
除小说之外,唐诗宋词元曲也是他的另一喜好,他自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元曲,不论是在思想情感方面还是在他小说思想的阐述方式方面都受其影响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