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利收购沃尔沃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1、 案例简介 2010年3月28日,历时一年的“热恋”,13岁的“年轻小伙”吉利正式迎娶86岁的“北欧贵妇”沃尔沃轿车。

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的见证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th在哥德堡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这是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也是中国车企第一次全资收购海外车企,还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首次收购高端品牌车企。

吉利上演了一出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2、 吉利简介1、 基本情况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熊猫、帝豪EC7、TX4以及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及中国龙等10余个系列,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快速丰富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产品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三大子品牌的500多家4S店和近千家服务站;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

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5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产业结构(1)吉利集团整车制造产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

上述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的3C认证,并达到欧III排放标准,部分产品达到欧IV 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2)零部件产业(3)吉利集团教育产业集团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超过4万人;培养了万名毕业生,为中国汽车工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委托,吉利集团投资建立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和附属的汽车营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已经开学,首批近百名汽车车辆工程硕士、博士和EMBA学员带着研发项目和管理课题正式入学就读;2007年5月“吉利-同济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成立,创造了民营企业与高等学府联合开发、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3、李书福(1)1997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 之 梦。

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2)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3)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4)“要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三、收购动因(一)内部原因1、吉利发展战略(1)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按照“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全面领先”战略思想,已经制订出“十一五”发展规划:(2)吉利控股集团“十一五计划”发展规划(2008-2015)吉利汽车将拥有以左、右舵兼顾,满足各国法规和消费者习惯的15个系列42款整车→拥有满足国内外法规要求的汽、柴油兼顾的8个系列发动机、7个系列MT手、自动变速器、3款ECVT无级变速器→开展混合动力轿车研发和吉利方程式赛车项目→在海外建成十五个生产基地,实现三分之二外销的目标。

使吉利汽车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品牌。

2007年6月,吉利集团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争取用3-5年时间完成从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的战略转型。

吉利将秉承已经确立的新战略时期的企业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认真行使企业的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2、自身实力(1)吉利“人才”① 李书福嗜“才”如命。

② 不仅仅是注重“引才”,李书福更注重“育才”。

自1998年至2005年,吉利先后在临海、北京、海南创办了“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大专院校,培养专业的汽车技工、技师和各类汽车人才。

进入2007年,吉利又创办了国内首家培养行业高级专业人才的“浙江吉利汽车工程学院”。

在办校同时,吉利又设立了“未来人才基金”,为吉利未来事业定向培养1000名学习成绩好、创业心强、不怕苦、愿奉献,但家庭贫寒的大学生。

③ 吉利旗下英才云集,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多达900余人。

其中有工程院院士2名、外国专家8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

(2)吉利“技术”①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吉利的决策层、技术管理层、生产制造层等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逐步形成科技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很快改变了吉利的面貌。

② 吉利已经成功研发并投产九大系列不同的车型,其中、已在国内外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代名词,近期投产的还有6款新车型。

在开发手段上,吉利已迅速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全数模的开发方式,拥有每年开发2-3款新车型的研发能力。

③ 逐步掌握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实现了中国第一台也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制造、电能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生产、世界领先国内领先的大升功率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整车设计、匹配、试验、验证技术的全面应用。

如今,吉利已经形成豪情、美日、优利欧、SRV、吉利金刚、远景等9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谱,拥有1.0L到1.8L的8大系列发动机和JLS160、Z110等8大系列变速器。

3、经验最近几年,吉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化运作,在资本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

如与英国锰铜公司合资重组,在上海生产英国老爷出租车。

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

金融危机爆发后,吉利汽车成功收购了位于澳大利亚全球排名第二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为吉利进行海外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实战参考。

4、 吉利目标李书福:“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二)外部原因1、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1)危机中并购目标企业和资源价格大幅降低世界经济在危机中持续低迷,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资产价值大幅下跌,国外的企业价值往往被低估,甚至许多企业的市值比净资产还低,经营效益下降的企业希望外来资本介入,提升其商业价值。

据国际著名咨询企业埃森哲(Accenture)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企业资产价格和估值比过去2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低,中国企业的其他国际竞争对手或不如从前,或更加小心谨慎,中国企业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采用并购方式,可以非常快捷地获取对方的技术、人力,以及外资在并购国打开的销售网络。

(2)危机中经营困境的高端企业为中国企业提供进人通道通过并购欧美等国危机中经营困境的高端企业, 为中国企业提供进人其领域的机遇,如上文提到的通用汽车等部分世界级企业成为可以投资或并购的对象。

中国企业应该通过优质资源整合创造共赢,通过深化国际间的合作,将外部资源融入到运行和发展中来,带动国内企业经营行为向著名跨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管理经验学习,提升自身的水平,中国优秀企业的成长将推动全球并购的健康发展,促进技术和知识的流动,研发投入和效益的跨越式提升。

(3)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为跨国兼并提供资金基础我国09年上半年底外汇储备已达2.1万亿美元,据估计至少65%的外汇储备中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

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巨额财政赤字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这极大危及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

温家宝总理就在2009年两会上表示:“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

我确实有些担心。

”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预期美元大幅贬值,这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未来的价值构成了巨大风险。

通过跨国并购获取优良资产,对有效利用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应对未来的通胀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2、 政府对吉利的支持2009年1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商务部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

这表明,吉利收购沃尔沃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甚至是授意。

从某种程度上说,吉利收购沃尔沃,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并购,而将对中国整个汽车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目标对象1、英国罗孚汽车最早的rover是一个自行车制造商和品牌。

大概在1884年首次在自行车上出现了“罗孚”(rover)字样,他的意思为流浪者或领航员。

 1903年,罗孚公司开始研究自动交通工具,1904年成为罗孚汽车正式诞生的年份。

1968年英国的汽车厂开始走向联合,利兰(leyland)汽车集团成立。

在利兰集团中,罗孚、凯旋(triumph)和捷豹合并。

1986年,罗孚被英国航空买下,所有出品的新车都可以使用罗孚(rover)标志。

原本想靠罗孚的品牌拉动消费,但实际却大大抵消了罗孚的品牌价值,罗孚从女王座驾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经济型轿车。

英国航空在掌控罗孚公司6年后将其卖给宝马公司,但是,不久宝马发现,罗孚的品牌号召力并不一定强于自己的宝马。

所以,“罗孚”倒贴给了英国凤凰财团,与另外一个古老的英国跑车品牌mg共同成立了mg-rover公司。

2002年,李书福一度谋划着要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但因缺乏经验,又“不懂规矩”,最终慢了一步,输给了南京汽车公司。

2、Smart 奔驰smart :进口梅赛德斯-奔驰中的微型车,被称为城市小精灵smart 。

Smart中的S代表了斯沃奇(Swatch),M代表了戴姆勒集团(Mercedes-Benz),而art则是英文中艺术的意思,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这部车代表了斯沃奇和戴姆勒合作的艺术,而Smart车名本身在英文中也有聪明伶俐的意思,这也契合了Smart公司的设计理念。

smart对环境的危害是很小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强调该车几乎所有的部件都由人造的东西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