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一、填空题1.机体的排泄途径有①、②、③和④。

其中重要的排泄途径是⑤。

2.肾脏的主要功能是①,此外还具有②功能。

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为①,由②和③两部分组成。

4.肾小球滤过膜由①、②和③ 3层结构组成。

5.近球小体主要分布在①肾单位,由②细胞、③细胞和④组成。

6.肾血流量适应泌尿机能主要靠①调节,适应机体的紧急情况则主要靠②调节和③调节。

7.全身动脉血压变动在① mmHg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②调节的结果。

8.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是①______,生成原尿,②和③,最后生成终尿。

9.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①、②和③的代数和。

10.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①、②和③。

11.当入球小动脉明显收缩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①,肾血浆流量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③,以致肾小球滤过率④。

12.原尿中大部分溶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① ,水的调节性重吸收部位在②和③。

13.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主要受①和②的调节。

14.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①、②和③的作用。

15.肾小管分泌一个H+,可以重吸收一个①和一个②。

16.酸中毒时,肾小管分泌H+①______,H+-Na+交换②______ ,K+-Na+交换③,因而血钾④____。

碱中毒时则发生⑤的变化过程。

17.若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的渗透压,这种尿称为①尿;若低于血浆的渗透压,则这种尿称为②尿。

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发生严重障碍时,无论饮水多少,将排出③尿。

18.肾外髓高渗主要是由①形成的,内髓高渗是由②和③共同形成的;髓襻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④是形成髓质高渗的动力。

19.肾小管髓襻通过①作用形成髓质高渗;直小血管通过②作用维持髓质高渗;内髓集合管在③的介导下利用髓质高渗,对尿液进行浓缩或稀释。

20.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① _,它的分泌受②和③的调节。

2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①和②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突胞浆运送到③储存并释放入血。

其主要作用是增加④和⑤对⑥的通透性,使尿量⑦。

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有效刺激主要是⑧和⑨。

22.测定血浆清除率不仅可以了解①的功能,还可以测定②,③和推测肾小管的④功能。

23.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①,高级中枢通过阴部神经影响尿道②的活动而控制排尿。

24.腹下神经兴奋时,引起逼尿肌①_______,尿道内括约肌②_______,从而有利于尿的储存;盆神经兴奋时,则使逼尿肌③,尿道内括约肌④,有利于尿的排放。

二、选择题1.肾脏的血液供应主要分布在()A.肾皮质B.外髓部C.内髓部D.肾小盏E.肾乳头2.安静时肾血流量能适应于泌尿机能,主要靠()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全身性体液调节E.局部性体液调节3.神经对肾血管的调节作用主要依靠()A.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B.副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C.交感神经舒血管作用D.副交感神经舒血管作用E.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4.下列情况中肾血流量最多的是()A.剧烈运动时B.立位时C.卧位时D.环境温度升高时E.急性大失血时5.肾近球小体中的致密斑是()A.化学感受器B.渗透压感受器C.温度感受器D.压力感受器E.内分泌细胞6.肾近球细胞的功能是()A.释放肾素B.感受小管液NaCl浓度的变化C.释放醛固酮D.释放血管紧张素原E.感受小管液H+浓度的变化7.由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A.ADHB.醛固酮C.促红细胞生成素D.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8.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B.释放ADHC.释放醛固酮D.浓缩和稀释尿液E.排泄NaClE.肾动脉血压9.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A.入球小动脉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出球小动脉血压D.有效滤过压E.肾动脉血压10.原尿中葡萄糖的含量()A.高于血浆B.低于血浆C.与血浆的相同D.等于血浆的50%E.低于终尿11.肾小球滤过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其原因是()A.所有血浆蛋白的分子量大,不能通过滤过膜上的孔B.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成分,可以排斥血浆蛋白C.滤过膜上孔的大小和带电荷的成分两个因素共同作用D.肾小球内皮细胞可将滤过的蛋白质主动重吸收E.滤过膜中的内皮细胞层和基底膜层有相同大小的网孔12.滤过分数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13.肾脏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A.滤过膜上唾液蛋白减少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滤过膜的有效面积减少D.血浆蛋白含量增多E.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减少14.某物质的肾阈是指()A.该物质的最大滤过率B.该物质的最大分泌率C.该物质的最大重吸收率D.该物质的最大分泌能力E.该物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15.下列情况中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滤过膜有效面积减小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肾小囊内压升高E.动脉血压在80~180mmHg变动16.下列中能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是()A.大量失血B.大量出汗C.剧烈运动D.剧烈呕吐、腹泻E.肾血流量增加17.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A.重吸收量少B.等渗性重吸收C.受醛固酮调节D.受ADH调节E.重吸收物质的种类极少18.能准确地用于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是()A.酚红B.肌酐C.碘锐特D.菊粉E.对氨基马尿酸19.肾脏产生的NH3主要来源于()A.甘氨酸B.丙氨酸C.谷氨酸D.尿酸E.谷氨酰胺20.肾脏在排H+时最主要的促进因素是H+()A.与Cl-结合B.与HP O₄²¯结合C.与S O₄²¯结合D.与NH3结合E.与HCO3-结合21.下列中能催化肾小管泌H+的酶是()A.脱羧酶B.磷酸化酶C.羧化酶D.碳酸酐酶E.转氨酶22.在酸中毒时远曲小管将发生()A.K+-Na+交换增多B.H+-Na+交换增多C.K+-Na+交换不变D.H+-Na+交换减少E.碳酸酐酶活性降低23.酸中毒时常伴有高血钾,主要是由于肾小管()A.H+-Na+交换增强B.K+-Na+交换增强C.H+-Na+交换减弱D.重吸收K+增加E.细胞破坏,释放K+增多24.纠正碱中毒,除给予K+之外,还必须给予哪种离子才能有效地抑制HCO3-的重吸收?()A. Na+B. SO₄²¯C. Ca2+D. CI-E. Mg2+25.下列中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是()A.高钾血症B.高钠血症C.低钠血症D.低钾血症E.低氯血症26.逆流倍增机制的原动力主要是()B.髓襻升支主动重吸收A.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D.髓襻降支主动重吸收C.远曲小管主动重吸收E.集合管主动重吸收27.在内髓集合管通透性较高的物质是()A.NaCIB.K+C.尿素D.葡萄糖E.氨基酸28.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主要依靠()A.小叶间动脉B.弓形动脉C.直小血管D.小叶间静脉E.弓形静陈29.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A.低渗的B.等渗的C.高滲的D.低渗或等渗的,但不会是高渗的E.等渗或高渗的,但不会是低渗的30.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A.血钾浓度升高B.细胞外液量增加C.红细胞比容增大D.血中H+浓度升高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31.终尿中的K+主要来源于()A.肾小球的滤过B.近曲小管的分泌C.髓襻降支的分泌D.髓襻升支的分泌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32.胸段脊髓受损在脊休克过去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为()A.尿失禁B.尿频C.尿急D.尿多E.排尿困难33.营养不良的老人尿量增多的可能机理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ADH分泌减少C.醛固酮分泌减少D.直小血管血流加快E.尿素生成量减少34.给家兔静脉注射20%(质量浓度)葡萄糖10mL,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B.血容量增加C.肾血流量增加D.有效滤过压增加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35.促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分泌K+的激素是()A.ADHB.醛固酮C.心房钠尿肽D.血管紧张素E.肾素36.切除了肾上腺皮质的狗,可出现()A.血容量减少、尿钠减少、血钾降低B.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升高C.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降低D.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升高E.血容量增加、尿钠减少、血钾降低37.促使ADH分泌增多的最敏感的刺激因素是()A.动脉血压升高B.动脉血压降低C.循环血量减少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38.破坏动物的视上核,将会出现()A.尿量增加,尿浓缩B.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C.尿量减少,尿浓缩D.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E.尿量不变,尿高度浓缩39.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醛固酮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ADH分泌减少E.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40.肾脏维持机体水平衡,主要是通过调节下列哪项活动实现的?()A.肾小球滤过率B.肾小管的分泌C.近曲小管重吸收D.髓襻细段重吸收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量41.切除甲状旁腺的动物将会出现()A.尿钙减少,尿磷减少B.尿钙增加,尿磷减少C.尿钙减少,尿磷增加D.尿钙增加,尿磷增加E.尿钙正常,尿磷增加4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脊髓胸腰段B.下丘脑C.中脑D.脊髓骶段E.延髓43.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的主要形式是()A.HCO3-B.H2CO3C.CO2D.H+E.OH-44.患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出现蛋白尿,是因为()A.有效滤过压增加B.肾小球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减少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D.肾小球毛细血管阻塞E.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面积增加45.临床上应用甘露醇利尿和消除水肿的机制是()A.抑制了近端小管HCO3-的重吸收B.阻碍了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建立C.抑制了水的渗透性重吸收D.抑制了远曲小管Na+-Cl-同向转运E.抑制了近端小管Na+-H+逆向转运46.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出现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堵塞,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B.有效滤过压降低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47.临床上应用乙酰唑胺利尿的机理是()A.抑制了远曲小管Na+-Cl-同向转运B.抑制了近端小管Na+-葡萄糖同向转运C.抑制了髓袢升支粗段NaCI的主动重吸收D.抑制了近端小管HCO3-的重吸收和Na+-H+交换E.抑制了远曲小管Na+-K+交换48.因车祸导致脊髓胸段损伤,出现的排尿异常是()A.尿潴留B.尿失禁C.溢流性尿失禁D.遗尿E.尿频49.失血性休克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C.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D.一氧化氮分泌增加E.交感神经兴奋50.下列有关机体血钾浓度升高后出现的调节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球滤过K+增加B.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加C.远曲小管Na+-H+交换增加D.远曲小管K+的重吸收减少E.醛固酮分泌增加51.机体发生碱中毒时出现的调节反应有()A.远曲小管Na+-H+交换减少B.远曲小管Na+-K+交换减少C.远曲小管NH3分泌增加D.远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增加E.远曲小管H+-K+-ATP酶活动增加[B型题]A.入球小动脉管壁B.球外系膜细胞C.出球小动脉管壁D.近球细胞E.致密斑1.肾脏的Na+感受器是()2.能分泌肾素的主要是()3.肾血流自身调节中,感受压力牵张性刺激的部位是()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D.延髓化学感受器E.左心房和腔静脉容量感受器4.动脉血压升高,反射性抑制ADH释放的感受器是()5.循环血量减少,反射性增加ADH释放的感受器是()6.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ADH释放增多的感受器是()7.大量饮水,引起ADH释放减少的主要感受器是()8.循环血量增多,反射性减少ADH释放的感受器是()A.100mL以下B.100~500 mLC.500 mLD.1000~2000 mLE.2500mL以上9.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0.少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1.无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2.多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长期保持在()13.正常人每昼夜的尿量不得少于()A.1%B.10%~15%C.20%D.65%~70%E.99%14.正常终尿量约占原尿量的()15.正常人近端小管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16.滤过分数大约为()17.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量约占肾小球滤过量的()18.通常由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液体约占肾小球滤出量的()A.近端小管B.髓襻降支细段C.髓襻升支细段D.髓襻升支粗段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19.被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20.小管液中溶质被重吸收种类最多的部位是()21.水和NaCI的调节性重吸收的部位是()22.水的等渗性重吸收的部位是()23.小管液中的氨基酸被重吸收的部位是()24小管液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25.肾小管重吸收Na+回漏现象主要见于()26.泌K+的主要部位是()27.泌NH3的主要部位是()28.小管液中Cl-被主动重吸收的部位是()29.醛固酮保钠排钾的作用部位是()30.ADH调节水重吸收的部位是()31.对水不通透而对NaCI和尿素通透的部位是()32.对水通透而对NaCl不通透的部位是()33.小管液中NaCl被显著浓缩的部位是()34.速尿、利尿酸抑制NaCl主动重吸收的部位是()35.尿浓缩的部位是()A. Na+B. K+C. H+D. CI-E.Ca2+36.能调节肾脏分泌氨的是()37.常与葡萄糖的重吸收相伴联的是()38.常与氨基酸的重吸收相伴联的是()39.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都很显著的是()A.肾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B.囊内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ADH分泌增多E.滤过膜通透性降低及滤过面积减小40.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41.静脉注射较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42.交感神经兴奋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43.急性大出血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44.大量出汗后尿少的主要原因是()45.输尿管结石时尿少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清除率为零B.血浆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C.血浆清除率大于125 mL/minD.血浆清除率小于125 mL/minE.血浆清除率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46.某物质经过滤后,既不被重吸收,又不被分泌,其()47.某物质经过滤后,又被全部重吸收,其()48.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静脉中的浓度为零,其()A.肾素B.转换酶C.羧基肽酶D.血管紧张素酶E.氨基肽酶(血管紧张素酶A)49.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的是()50.使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的是()51.使血管紧张素Ⅱ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Ⅲ的是()52.使血管紧张素Ⅱ和Ⅲ失活的是()A.尿道外括约肌收缩B.尿道外括约肌舒张C.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D.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收缩E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53.盆神经兴奋时()54.腹下神经兴奋时()55.阴部神经兴奋时()[C型题]A.尿素的重吸收B.NaCl的重吸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形成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重要因素是()2.形成内髓部渗透压梯度的重要因素是()A.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能引起ADH分泌增多的是()4.能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是()A.水利尿B.渗透性利尿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5.饮清水1000mL可引起()6.饮生理盐水1000 mL可引起()7.糖尿病患者多尿属于()8.静脉注射大量甘露醇可引起()9.静脉注射大量高渗葡萄糖可引起()A.主动重吸收B.被动重吸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0.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属于()11.肾小管对Cl-的重吸收属于()12.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属于()13.肾小管对K+的重吸收属于()14.肾小管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属于()A.促进排Na+B.促进排水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5.心房钠尿肽对肾脏的作用是()16.速尿对肾脏的作用是()17.ADH对肾脏的作用是()A.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8.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红细胞,是由于()19.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A.尿密度明显增加B.尿量明显减少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20.一次饮0.9%盐水1000 mL,可导致()21.大量出汗时,可导致()22.急性大失血后,可导致()A.肾小管对该物质有净的重吸收作用B.肾小管对该物质有净的分泌作用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23.某物质的血浆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24.某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大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X型题]1.机体的排泄途径有()A.呼吸器官B.皮肤C.消化器官D.肾脏E.内分泌腺2.肾脏的功能有()A.排泄B.调节酸碱平衡C.调节水平衡D.调节电解质平衡E.分泌生物活性物质3.肾脏形成或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A.促红细胞生成素B.肾素C.1,25-(OH)2-D3D.前列腺素E.肾血管舒缓素和激肽4.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有()A.血流量大B.毛细血管血压较高C.有双重毛细血管网D.血流量稳定E.应急时交感神经对肾血流量调节作用大5.皮质肾单位()A.数量多B.供血量大C.髓襻短D.有近球小体E.主要与尿生成和肾素分泌有关6.近髓肾单位()A.数量少B.供血量少C.髓襻长D.有直小血管E.主要与尿浓缩、稀释有关7.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是()A.肾小球的滤过B.尿的稀释C.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D.尿的浓缩E.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8.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取决于()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肾小囊内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小管液胶体渗透压9.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B.肾小囊内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肾血浆流量E.滤过膜的通透性及有效滤过面积10.肾小管可主动吸收()A.Na+B.K+C.尿素和H+D.水E.葡萄糖和氨基酸11.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特点有()A.近端小管重吸收量大B.多为主动重吸收C.近端小管为等渗性重吸收D.常伴有其他物质的转运E.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受醛固酮调节12.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特点有()A.只能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B.其余部位不能重吸收C.正常时可全部被重吸收D.重吸量有一定限度E.属继发性主动转运13.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特点有()A.近端小管重吸收量大B.为被动重吸收C.近端小管为等渗性重吸收D.髓襻升支不重吸收水E.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受ADH调节14.肾小管对Cl-的重吸收特点有()A.多为被动重吸收B.常与Na+的重吸收相耦联C.升支粗段为主动重吸收D.参与髓质高渗的建立E.在升支粗段重吸收可被利尿酸抑制15.肾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特点有()A.以CO2形式被重吸收B.与H+的分泌相耦联C.在细胞内重新形成HCO3-D.受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E.有利于调节机体酸碱平衡16.调节或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有()A.肾交感神经B.小管液的pHC.肾小球滤过率D.小管液溶质的浓度E.ADH、醛固酮和心房钠尿肽17.肾小管泌H+的意义是()A.有利于NH3的分泌B.有利于Na+的重吸收C.影响K+的分泌D.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E.有利于酸碱平衡的维持18.尿液浓缩与稀释取决于()A.肾小球滤过率B.ADH释放量C.肾血浆流量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髓质渗透压19.影响尿液浓缩的因素有()A.下丘脑垂体束病变B.直小血管血流过快C.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D.直小血管血流过慢E.升支粗段重吸收NaCl受抑制20.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B.肾素分泌增加C.肾小球毛细血管收缩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襻重吸收Na+、Cl-和水21.可促进近球细胞分泌肾素的因素有()A.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肾缺血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D.交感神经兴奋E.小管液Na+浓度降低22.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有()A.刺激醛固酮分泌B.引起渴觉C.刺激ADH分泌D.收缩血管E.抑制肾素的释放o23.肾素()A.是肾近球细胞分泌的B.是近球小体中致密斑分泌的C.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引起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增多E.引起血中醛固酮增多24.醛固酮分泌减少可导致()A.水肿B.高血钠C.高血钾D.低血钠E.血压下降25.ADH的作用有()A.减少肾髓质血流量B.收缩血管C.增强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D.促进升支粗段重吸收NaClE.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26.促进ADH释放增多的因素有()A.动脉血压升高B.疼痛C.循环血量减少D.精神紧张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27.能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因素有()A.血钾浓度升高B.血管紧张素ⅡC.血钠浓度降多D.血管紧张素ⅢE.肾素28.心房钠尿肽()A.抑制醛固酮的分泌B.抑制肾素的分泌C.抑制集合管重吸收NaClD.抑制ADH的分泌E.增加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29.脱水时尿量减少原因可能有()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ADH分泌增多C.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加D.肾血流量减少E.容量感受器受刺激减弱30.使尿量增多的方法有()A.大量饮水B.注射利尿酸C.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D.注射垂体后叶素E.静脉输入大量高渗葡萄糖31.下列情况中能引起大量饮水和尿量增多的有()A.ADH释放减少B.大量出汗C.严重呕吐或腹泻D.有效循环血量增多E.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三、名词解释1.排泄(excretion)2.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3.(肾小球)有效率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4.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5.肾血浆流量(renal plasma flow,RPF)6.超滤系数(utrafiltration coefficient,Kf)7.原尿(primary urine)8.小管液(tubular fluid)9.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10.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TGF)11.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12.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ransfer maximum of glucose,TMG)13.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14.水利尿(water diuresis)15.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16.自由水清除率(free water clerance,C H2O)四、问答题1.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