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质量验收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A)A.中子数相同B.分子数不同C.质子数相同D.气体质量相同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N A个电子4.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V3>V2>V4>V1B.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6.对1 mol·L-1的BaCl2溶液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该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 B.该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是1 molC.可使用250 mL容量瓶分两次完成490 mL该浓度的BaCl2溶液的配制D.将208 g BaCl2固体溶解在1 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7.下表为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种溶A.HCl B.HNO3 C.CH3COOH D.KOH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8.(15分)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 .②与③B .①与②C .③与④(3)该同学应称取NaOH 固体________g ,用质量为23.1 g 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 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填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
附表 砝码规格【解析】:(1)选择容量瓶时,容量瓶的容积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同或相近。
本题应选择500 mL 的容量瓶。
(2)甲图操作是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因此应放在③和④之间。
(3)m (NaOH)=0.500 L ×0.5 mol /L ×40 g/mol =10.0 g 。
称量时,应添加20 g 和10 g 砝码,并移动游码至3.1 g 。
【答案】:(1)500 (2)C (3)10.0 c 、d C9.(15分)某种胃药的止酸剂为碳酸钙,测定每片中碳酸钙含量的方法有以下几步操作(设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①配制0.100 mol·L -1稀盐酸和0.100 mol·L -1NaOH 溶液 ②取一粒药片(0.100 g)研碎后加入20.0 mL 蒸馏水 ③用0.100 mol·L -1NaOH 溶液中和,用去溶液的体积为V mL ④加入25.0 mL 0.100 mol·L -1稀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过程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2)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次实验需重复测定四次。
实验室现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四种规格的容量瓶,则配制盐酸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步骤①、②为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样品溶于过量0.1 mol/L 的盐酸中,再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剩余的盐酸,通过与样品反应消耗盐酸的量来确定CaCO 3的量,进而测量CaCO 3的质量分数,因此操作顺序为: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
由四次测量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一次测量值与后三次测量值偏差较大,故采用后三次的数据进行计算,其平均值V =12.90+13.10+13.003=13.00 mL 与样品中CaCO 3反应消耗盐酸的量为:0.1 mol/L ×(25-13)×10-3 L =1.2×10-3 mol ,则m (CaCO 3)=12×1.2×10-3 mol ×100 g·mol -1=0.06 g , 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0.06 g 0.10 g ×100%=60%。
【答案】:(1)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3分)(2)CaCO 3+2H +===Ca 2++CO 2↑+H 2O 、 H ++OH -===H 2O (3)250 mL 四次测定恰好需加入盐酸100 mL ,加之润洗滴定管、调整液面及排气泡等消耗,故需要盐酸的量多于100 mL (3分) (4)60.0%(3分)10.(12分)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 和O 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
打开活塞,使NO 与O 2充分反应。
(不考虑NO 2与N 2O 4的转化)(1)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反应前后NO 室压强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最终容器内________(填“有”或“无”)O 2存在。
【答案】:(1)不相同 (2)减小 (3)相同 (4)有11.(16分)某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装置如下。
部分实验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a g 。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的第②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气管高度,使其液面高度与水准管液面高度相平;②使装置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 ,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________(含a 、b 、c )。
(4)分析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并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未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有气体物质参加的化学实验,在实验开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读数前要先将气体冷却至室温,然后调整量气管的高度使两液面相平。
(3)设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 m ,由反应2KMnO 4=====△K 2MnO 4+MnO 2+O 2↑可知:生成O 2的质量为(a -b )g ,则(a -b )g 32 g·mol -1=c L V m ,故V m =32c a -bL·mol -1。
(4)①因为计算式中运用的是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因此,KMnO4是否完全分解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③未恢复到室温,则气体体积偏大,即c偏大,故V m偏大。
【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2)②①③(3)32ca-bL·mol-1(4)①无影响②无影响③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