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经络腧穴总论

中医经络腧穴总论

八脉交会
募穴 交会穴
182
5
腧穴定位
183
184
185
186
体表标志 指寸定位
骨度折量
简便取穴
187
体表标志法
188
固定标志
活动标志
189
固定标志
190
191
活动标志
192
193
194
骨度折量法
195
196
197
198
“众人之度,长七尺五寸”。
199
200
201
督脉络穴
背腰
脾之大络
胁肋
113
主病
表里经病证
114




“ 络穴正在两 经中间,……若刺
络穴,表里皆治”。
115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四总穴
面口合谷收
头项寻列缺
116
头项寻列缺
117
郄穴
118


郄穴是经 脉之气深集、 汇聚的部位。
119
十二经脉 十二郄穴
阴维脉郄穴 阴跷脉郄穴
阳维脉郄穴 阳跷脉郄穴
124
阴经 郄穴




阳经 郄穴




125
下合穴
126



下合穴是
六腑相合于下
肢阳经的六个
腧穴。
127
下 合 穴 位 置 在 膝 关 节 以 下 128
合 治 内 腑
手阳明大肠合穴——曲池 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
手太阳小肠合穴——小海 足少阳胆经合穴——阳陵泉
手少阳三焦合穴——天井 足太阳膀胱合穴——委 中
腑 会(中脘) 血 会(膈俞) 脉 会(太渊) 髓 会(绝骨)
157
八 会 穴 位 置 在 躯 干 四 肢 部 158
主病
八个方面 相关病证
159
筋 会
160
气 会
161
骨 会
162
血 会
163
八脉交会穴
164



八脉交会穴
会 穴
是奇经八脉与十 二正经脉气相通 的八个腧穴。
165
166
五脏病取用俞穴
阴病行阳 阳病行阴
六腑病取用募穴
150
151
152
鼻炎 耳病
肺俞 肝俞 肾俞 脾俞
目疾
肢痿
153
八会穴
154



八会穴是人 体脏、腑、气、
血、筋、脉、骨、
髓八者精气所汇
聚的部位。
155
脏腑气 血筋脉 骨髓
156
脏 会(章门) 气 会(膻中) 筋 会(阳陵) 骨 会(大杼)
项强不舒
手太阳经输穴后溪
目赤肿痛
足厥阴经输穴太冲
97
胃脘疼痛
足阳明经合穴三里
胆腑疾患
足少阳经合穴阳陵
膀胱腑病
足太阳经合穴委中
98
99
原穴
100


原穴是脏
腑原气经过和
留止的部位。
101
102
原 穴 位 置 多 在 腕 踝 关 节 附 近103
六阳经
专 有 原 穴
104
六阴经
以 输 代 原
大迎
257
章门
258
259
体表 标志
准确
骨度 折量
指寸 定位
便利
简便 取穴
260
261
240
上腹
下腹
两乳
背腰
8
5
8
21
头面
12
常用分寸
肩胛
6
腿外
腿内
前臂
上臂
16
13
12
9
241
242
指寸定位法
243
244
245
246
中 指 同 身 寸
247
拇 指 同 身 寸
248
横 指 同 身 寸
249
250
简 便取穴法
251
252
合谷
253
列缺
254
劳宫
255
风市
256
105
主病
五脏病证
106
“五脏有 疾,当取之 十二原”。
107
咳嗽气喘
太 渊 (肺经原穴)
心悸失眠
神 门 (心经原穴)
肠鸣泄泻
太 白 (脾经原穴)
108
络穴
109


络穴是表
里两经联络的
处所。
110
阴经经脉
阳经经脉
111
络 穴 位 置 多 在 肘 膝 关 节 以 下112
任脉络穴
胸腹
57
矫正胎位
和中降逆
至中
阴脘
开窍苏厥
人气 中海
扶正补虚
58
双双双 重关相 性性性
59
天枢
便













便

60
关元



尿












61
内关




















62
百会




















63
合谷











81
所所 所 所所 出溜 注 行入 为为 为 为为 井荥 输 经合
82
所出为井(泉水初出之源),脉气始发。

83
井 穴 位 置 在 四 肢 末 端 84
所溜为荥(萦迂未成大流),脉气尚微。

85
荥穴位置多在掌指或跖趾关节前方86
所注为输(水流转输灌注),脉气渐盛。

87
输穴位置多在掌指或跖趾关节后方88
阿是穴
33
3
腧穴作用
34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35
近治作用
36
37
经穴 奇穴 阿是穴
近治作用
38
眼红眼肿
耳聋耳鸣
睛听
明会
膝痛膝冷
膝中 眼脘
胃疼腹痛
39

局部作用

邻近作用
40
41
远治作用
42
43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44
落枕项强
中渚 委中
(手背) (腘窝)
腰背扭伤
眼目昏花
光明 涌泉
未归属于十四经 穴系统的腧穴 ,
有人称为 “ 经外
奇穴 ” 。
21
22
23
主治某些 特殊病证
24
25
阿是穴
26


阿是穴是直 接在全身各个部

位的痛点或压痛
点上选取的腧穴。
近代的人把它叫
做“压痛点”。
27
以痛为输
28
29
不定穴
天应穴
扪当穴
30
主治所在 部位病痛
31
32
经穴
奇穴









64
三阴交




















65
66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所有腧穴 十四经穴 部分腧穴
67
68
太渊
手太阴经穴
合谷
手阳明经穴
咳嗽气喘咯血
咽肿齿痛口歪
69
阴经 腧穴
阳经 腧穴
70
4
特定穴
71
特定穴
要穴
72
73
特定穴
特定穴是十四经 中若干类具有特殊性 能和治疗作用,并有 特定称号的腧穴。
120
郄 穴 位 置 多 在 肘 膝 关 节 上 下121
主病
急性病证
122
孔最(手太阴肺经郄穴) —— 喘咳、咯血 阴郄(手少阴心经郄穴)—— 吐血、衄血 地机(足太阴脾经郄穴)—— 痛经、崩漏
123
养老(手太阳小肠郄穴) ——肩背腰痛 温溜(手阳明大肠郄穴)——头痛面肿 梁丘(足阳明胃经郄穴)——胃痛乳痈
11
腧经 脏 穴络 腑
刺激点——治疗疾病
12
2
腧穴分类
13
经穴 阿是穴 奇穴
14
经穴
15


经穴是指分布 并归属于十四经脉
的腧穴,又称 “ 十
四经穴 ” 。
16
主治经脉 脏腑病证
17
针灸甲乙经
349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54
针灸资生经
359
针灸逢源
361
18
19
奇穴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