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导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导读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寓国家本质与形式 于一体,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 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 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 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 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是国体 与政体的总和。其核心问题是政体, 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结构形式和治 理形式问题。
《中国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图示》
〖重点难点〗 1.西周的分封制: 又称封邦建国,即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 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 室。 2.宗法制 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 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 3.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 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注重血缘关系, 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度,形成庞大的宗族网络。通过层层 分封,构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了政权稳定和各级 贵族的统治秩序。
一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 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演变过程、内容和 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推行 宗法制的作用。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归纳、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探寻其内在联系, 概括其特征。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 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 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 认识历史事物。 3.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著名 的文明古国。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 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 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 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 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
《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二导读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 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 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 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 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重点难点〗 1. 秦汉政治的两个特点:第一,走向“大一统”;第 二,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王朝巩固统一 的过程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的过程。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 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 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 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 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 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 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这是我国封建社会 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此 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 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 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 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 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因此,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 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 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 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 这与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基本一致。
〖重点难点〗 中央集权制度萌发于春秋后期,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封诸侯制度已不能 适应现实的需要,国家出现了长期割据战乱局面。战国 时期,各国纷纷政治改革推行县制,形成新的中央集权 制度。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这套新的政治制 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 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 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 度的基本格局。
西 周 分 封 和 等 级 示 意 图
宗 法 与 分 封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二、走向“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 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 影响。
【学习目标】
1.秦王赢政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背景、过程、内容、目的 和影响。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秦朝 全面推行郡县制的主要表现和作用。秦的疆域,巩固统一的措施,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2.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文物插图,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 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习在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 模拟秦朝中央大臣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对比郡县制和分封 制的异同点;通过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了解,初步掌 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评价秦始皇、秦汉政治,学会评价 历史事物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自己维护国家 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重要特点,对中国历史的皇帝
丞 相 太 尉
御史 大夫
奉 郎 卫 廷 典 宗 治 少 太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 令 内 史
“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
三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
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 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 代从汉王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 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利用归纳的方法理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的 两条线索(即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理清从 汉至元政治制度发展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 特征。利用表格对比“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之 间在选官对象、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异同 点。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 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 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 出过自己的贡献。
学习本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有关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 知识。 (2)对于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及其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影响,要正 确地认识、分析、评价。同时还应注意在今 后的学习中,与西方古代制度进行对比。 (3)以史为鉴。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 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要认真地思考、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