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法律意识素养调查PPT

大学生法律意识素养调查PPT

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16.17% e、根本没有在意过9.40%
4、当今虽然是法制社会,也存在着家庭暴力、婚姻财产纠纷 等很多问题,你认为: a、清官难断家务事 74.05% b、清官易断家务事 25.95%
5、假如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 49.25% 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28.95%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 20.31%
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d、 不重要 0%

分析大学生校园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 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制观 念、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法律理 念教育的偏重点提供一个事实依据。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们对 法的认识、对法的作用和效力的看法、对 现行法律的了解程度和具体评价以及对于 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和追求直接影响着我 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我们必须自觉作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从 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Exit
调查目的
法谚云:“由社会斯有法律,有法律斯有社会”,可见法 律之于社会的重要性。“12.4”法制宣传日,各地各部门 都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法制宣传,包括大学校园。大学生是 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担负着建设国 家的神圣使命,无论他们将来在哪个领域工作,奉公执法 都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 括着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基本要 素。而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如何将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无论 是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专职的法律部门,都很有必要对 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及其培养加以关注的。 当代大学将 法制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其实施结果究8%
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 92.11%
b、不希望 7.89%
7、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公民权利 79% b、处罚违法犯罪 0% c、规定公民的义务0% d、巩固统治阶级 4% e、规范人们行为 14%
f、说不清4%
8、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学业素质
道德修养
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 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 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 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 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分析 :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 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 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 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结语
内容:
学业素质
道德修养
心理素质
道德修养
精神生活上的放纵,心理上的孤独以及生 理上的空虚构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上的缺 陷
调查
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的 身心处在青年时期(成形阶段),另一方 面,脑力劳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用 脑的频繁性和复杂性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变 化和发展。
经过应试教育洗礼的当今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时的勤苦 用工是举世罕见的,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对他们的生理、 心理的摧残,是强制性的。高中毕业之后,他们对这种 服刑式的生活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而,进入大 学之后他们渴望得到独立、渴望自由,于是走入了另一 个极端,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学业的荒废可想 而知!
心理素质
境由心生,心境是人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微弱性、持久性、稳 定性和弥漫性等特点,心境制约着人的情绪。一个人随时都处在某一种心境之中,只 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而以。一个人心境的不同,对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心境有积 极心境和消极心境之分。积极心境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有利于人体 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学习和 工作效率。消极心境容易使人灰心丧气,陷入消沉,因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保持 一个良好心境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着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
调查意义:高校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
全成熟,容易受社会的不良因素和现象影响。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像色情、暴力、荒谬以及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文化糟粕。这些道德观和文化所 形成的价值观,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实 践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教育、轻德育和素质教育的缺陷,一些思想受不 良道德和文化侵蚀的大学生对民主与法制、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存在主流与支流、精华与糟粕、 真善美与假恶丑等问题上分辨不清,甚至颠倒是非的倾向。 因此,必须把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纳入重要的日程,引导大学生 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家长长期过分溺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
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
从主观方面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实 际行为,比如对于考试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错的,但为了成绩还是会无奈的去做。
二是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的分裂;三是大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时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在大学你是怎样听课的?
0%很少去上课,去了也不听
0%基本上去上课,但是从 来不听,发发呆,听听歌
20%基本上去上课,偶尔听几分钟, 看其他方面的书:
20%只听自己喜欢 的老师的课
40%基本上 都听课 20%从不逃课, 认真听讲
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您都做些什 么
同学在大学校园里整天行色匆匆 每天他们忙什么……
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
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 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坚决同一切违 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 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再次,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 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 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然而,心境总是有起有伏,想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很难。
心理抑郁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之下,一个人很容易从认识上扭曲 自己同现实的关系,头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否定自己的消极暗示,甚至于对客观存在 的事实也颠倒黑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能为力、孤独自责,严重时,会进入抑郁怪 圈。 如今的大学生怎么啦?大学生自杀成一种上升趋势,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情感 的纠葛、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压力之重、无法面对这个世界、内心的脆弱、心理的危机 波动。 调查显示,每百名大学生当中有13人曾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率为1.7%,近一年内的 发生率为0.6%,近一年内发生率为4.7%.

据此,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可以表述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 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 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问卷内容
1、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45.11% c、基本没用6.02% b、一般35.71%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11.65%
道德修养
人格魅力
道德修养调查的原因
Title in 文明礼貌 here
精神生活上的放纵,心理上的孤独以及 生理上的空虚构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上 的缺陷。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 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助人为乐 道德修养
Title in here
理想
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Title in here
分析与总结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从客观上讲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 整体素质有欠缺,对大学生从小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
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


学业素质
经过应试教育洗礼的当今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时的勤苦 用工是举世罕见的,你想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痛苦是在 所难免的,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的摧 残,是强制性的。高中毕业之后,他们对这种服刑式的 生活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而,进入大学之后他 们渴望得到独立、渴望自由,于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学业的荒废可想而知! 大学中一些不和谐的音符:1、另类的职业枪手 2、逃课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48.12% b、报纸上16.54% c、学校的课本上35.34% d、家庭的影响4.51% e、其他 13.91%
3、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50% b、用武力解决 6.02%
c、通过关系解决. 15.79%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素养调查
道 德 修 养
班级: 姓名: 学号:
法 律 意 识
序言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
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也是公民、尊重、 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 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 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 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 维护法律的尊严。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 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 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考应付,缺 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 薄法制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