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ICC操作流程

PICC操作流程

❖ 引起送管困难,易进入腋、 颈静脉,增加机械性静脉炎。
操作流程
操作前 操作中 操作后
评估、医嘱、知情同意、物品准备 测量、消毒、穿刺、送管、固定 定位、指导、记录、观察
置管前的准备工作
❖ 操作者及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物品准备 ❖核实医嘱 ❖ 核实知情同意书签署 ❖ 向患者简单介绍操作程序
置管前病人评估
抗血栓形成
PICC的优点
❖ 对病人:减轻痛苦、保证治疗、保护外周血管、 不限制臂部活动、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带管时间 长
❖ 对护士:插管并发症少、安全、简单方便、易掌 握、维护简单、减少工作量、可由护士操作
PICC置管的目的
❖ 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 损伤
❖ 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 ❖ 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 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与病人良好的沟通,确认病人身份 获得并浏览医嘱 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价格、每周需维护) 准备X线检查单 评估病人:血管、是否过敏体质、手术史、既往史 等 体位:舒适、安全 插管前嘱病人排尿、排便
准备物品
❖ 治疗车,车上备有免洗手消毒液、75%酒精、 碘伏、PICC穿刺套件、PICC穿刺敷料包、手 套、20ML注射器、棉签、止血带、思乐扣、 正压接头、生理盐水、稀释肝素 、弹力绷带 等。第二选择---- Nhomakorabea肘正中静脉
❖ 解剖: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 静脉瓣较多。
❖ 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 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 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 达上腔静脉。
为什么头静脉是第三选择?
❖ 解剖:前粗后细,臂部上升 时会有窄段,头静脉进入腋 静脉处成较大角度,管径细 (6mm)分支、静脉瓣多, 有分支与颈、锁骨下静脉相 连。
❖ 使用方法: 套管针刺穿刺成功后,保留套管在血管内,送导 丝,退套管,沿导丝送入带扩张器的置管鞘,退 导丝及扩张器,保留置管鞘在血管内,最后经置 管鞘送管。
临床常用穿刺技术
(三)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 格技术
❖ 穿刺工具为21GA或20GA的 B超引导专用穿刺针(穿刺 针中间为空心,导引导丝可 以通过), 穿刺针尖带有金 属涂层或经过磨削技术制造, 在B超下可以显影;经可撕 裂型带扩张器的置管鞘(扩 张器外套置管鞘)送管。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 性血流感染,菌血症 或脓毒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确诊或疑似患者对器 材的材质过敏
❖ 相对禁忌症 ❖ 严重的出凝血功能异常 ❖ 乳腺癌患侧肢体 ❖ 置管部位拟行放疗 ❖ 血栓栓塞史 ❖ 安装起搏器 ❖ 拄拐杖 ❖ 置管部位或全身皮肤感

❖ 血液透析
临床常用穿刺技术
(一) 传统置管技术
置管过程
❖ 穿刺部位准备:铺无菌巾、 放无菌止血带、脱手套、 消毒手、穿无菌衣、铺大 单、洞巾、 冲洗手套
置管过程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手套上的滑石粉
用干纱布擦干 不要忽视以上细节,做好
这一步能极为有效地 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 发生!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物品准备
❖ 置管中
▪ 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 ▪ 测量(导管置入长度、臂围) ▪ 建立无菌区、消毒 ▪ 预冲、穿刺
❖ 置管后
▪ 置入导管 ▪ 修剪导管长度 ▪ 安装连接器 ▪ 固定导管
▪ X线定位
▪ 文书记录
PICC导管特点
医用聚氨酯
放射显影
有刻度标志
可裁剪
弹性、柔软性对血管内皮损伤小,生物 相容性好,防水表层防止细菌的粘附、
测量
▪ 测量臂围: ▪ 肘窝上10cm处环绕上臂
一周(此后每次都必须 以该处作为测量点)并 妥善记录
皮肤消毒
❖ 戴无菌手套,患者臂下铺 垫无菌治疗巾
❖ 75%酒精、碘伏 ❖ 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
消毒皮肤 ❖ 消毒范围:穿刺点上下各
不小于10cm(即上下直径 不小于20cm),左右至臂 缘,推荐至整臂。 ❖ 消毒时按顺时针、逆时针、 顺时针的方向消毒三遍。
测量
❖ 导管置入长度的测量: ❖ 1 患者平卧,上肢外展
45-90度。 ❖ 2 确定静脉及穿刺点(于
肘下两横指处进针最佳)。 ❖ 3 置管长度的测量:从穿
刺点量起,沿静脉走向至 右胸锁关节内缘(在左侧 置管同样量至右胸锁关节 內缘),向下反折至第三 肋间。 ❖ 注意:(体外测量的长度 永远不可能与体内静脉的 解剖长度完全一致)。
❖穿 刺 工 具 为 14GA~16GA的穿刺鞘 (中间为穿刺针,外 套置管鞘),结构类 似套管针。
❖ 使用方法: 穿刺鞘穿入血管,退 出穿刺针,保留置管 鞘在血管内,最后经 置管鞘送管。
临床常用穿刺技术
(二)改良塞丁格置管技术
❖穿刺工具为22GA或21GA的套管针,经可撕裂型 带扩张器的置管鞘(扩展器外套置管鞘)送管。
PICC操作流程
PICC 的 定 义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末端定位 于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
内容提要
❖ 复习有关PICC的知识(定义、适应症、禁忌症)
❖ 置管前
▪ 评估(病人、静脉)
PICC的分类
目前国内使用的PICC一般为硅胶或聚氨酯材质, 按导管型号可分为1.9Fr、3Fr、4Fr、5Fr及6Fr;其 中成年人一般选择4Fr、5Fr,儿童选择3Fr,新生儿 选择1.9Fr。按导管结构分为前端开口式,三向瓣膜 式;按导管功能分为耐高压注射型及非耐高压注射 型;另外还有单腔、双腔及多腔之分。
使用 PICC 适应症
1 有缺乏外周静脉的倾向 2 需注刺激性药物入 3 需注入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TPN 4 需长期化疗,如补液及疼痛治疗 5 家庭病床的病人 6 早产儿 7 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 8 同样适用于儿童
PICC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上腔静脉综合征(上 腔静脉完全阻塞)
PICC静脉选择
❖ 主要的肘部静脉
▪ 贵要静脉----首选 ▪ 肘正中----次选 ▪ 头静脉----第三选择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为什么首选贵要静脉?
❖ 解剖:沿肱二头肌和旋前肌之 间的沟斜向上升,直、粗,静 脉瓣较少
❖ 管径:8mm ❖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
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 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 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