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病例分析
早产儿生后1天,有窒息史,患儿烦躁不安,突然高 声尖叫,拒乳,呕吐,肢体痉挛,前囟紧张饱满, 36小时后变为嗜睡、肌肉松弛,体温与血象正常。 1、该患儿最可能的疾病是什么?、 2、最直接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3、简述治疗原则 4、写出主要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病例分析】 足月女婴,顺产,生后7天。呼吸急促、口周发青、 口吐白沫。吃奶不佳,呛奶,咳嗽。体温正常。X 线检查:左肺下叶有片状阴影。 1、该患儿最可能是什么病?依据? 2、该患儿什么护理问题?说出护理措施。
新生儿黄疸
课堂自学、提问: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溶血病】同族免疫性溶血。 ABO 系统:母0型,子A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
生。 RH系统:母RH阴性,子RH阳性,第一胎不发
生。
黄疸常见的原因及表现
【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解释胆红素脑病的概念、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注意患儿的保暖,喂养、皮肤、 口腔清洁,保持输液通畅,维持患儿水、 电解质平衡。避免低体温、低血糖、酸中 毒。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无并发症发生。如 短期内呼吸明显加快,心率加快,肝脏增大 ,提示心衰;配合给氧、镇静、强心、利尿 等处理。如呼吸突然加快伴青紫明显,可能 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立即做好胸腔引流准
备和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1、硬肿症的概念 2、诱因 3、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概括为新、冷、硬、差。 首先出现硬肿得部位是——。硬肿的顺序是——,
2. 做好光疗和换血治疗的准备与护理。 3. 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4.观察病情 (1)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 (2) 观察贫血进展情况,判断有无心衰。 (3)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保持安静 患儿头肩部抬高15º-30º ,不得
随意搬动患儿,所有操作集中进行。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患儿多有脑水肿,输液量不要过多,保证 其基础需要,总液量每日60-80ml/kg.。 5. 严重时推迟经口喂养。病情稳定后,让患儿自 行吸吮或滴管、鼻饲喂养,不应抱起患儿喂奶, 以免加重出血。
4. 喂乳后竖抱小儿,轻拍后背,使咽下的空 气排出,然后右侧卧位。
5. 预防感染:新生儿室要消毒,护理新生儿 洗手;防止脐炎、口炎、眼炎、臀炎发生。
早产儿的护理
【护理诊断】 1. 体温调节无效 2. 喂养困难 3.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4. 感染的危险 5、出血的危险
【护理措施】 1. 保持体温稳定
【病例分析】
男婴,孕35周冬季出生。生后2天发现患儿 两小腿出现暗红色肿块,按压呈凹陷性水肿 。患儿哭声低、呼吸浅表、吃奶差,T33℃。 1、患儿可能是什么病?判断临床分度 2、说出该患儿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课堂测试: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病原菌是——,最常见 的感染途径是——,确定诊断常用的检查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1) 室温24℃-26℃,湿度55%-65%。 (2) 入暖箱,根据——和——调节箱温。 (3) 可用远红外线保暖床、热水袋等保暖。 2. 供给充足的营养
细心、耐心; 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
早产儿生后2-4h试喂糖水,无异常反应开始哺 乳。不同体重早产儿喂奶量和间隔时间不同。
3.维持有效呼吸 (1)吸氧 方法、注意事项 (2)呼吸暂停发作的处理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分类及概念】 1、按胎龄分:_____,_____, _____. 2、按体重分: _____,_____, _____. 3、按体重和胎龄的关系: _____,_____,
_____.
正常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儿的外貌
足月儿与早产儿足纹的比较
低出生体重儿与巨大儿比较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3、假月经和乳腺肿大:母体雌激素所致。 4、 “马牙”又称上皮珠。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护理
【护理诊断】 1. 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有关 2. 窒息的危险 与溢乳和呕吐物吸入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
1.新生儿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避免对流风。 2.保持中性温度。
中性温度:是指在这种温度下新生儿能维持正 常体温,而能量消耗最少。足月儿在穿衣盖被 的情况下,室内中性温度一般为24-25℃,相 对湿度55%-60%。
3. 出生时必须立即擦干婴儿,清除口、鼻、 咽的粘液,热毯包好。生后半小时开奶,即 可防止低血糖也利于维持正常体温。
硬肿的特点是——。硬肿症患儿常见的并发症是 ——。
硬肿症分度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低 2. 潜在并发症:DIC。 【护理措施】 1. 复温 (1) 轻中度患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
提高温箱温度0.5℃-1℃,不超过34℃, 6-12小 时复温.
(2) 重度患儿,先置于比其温度高1℃-2℃的温箱中 ,每小时提高温箱0.5℃-1℃,不超过34℃,12-24小 时恢复正常。也可用热水袋、热炕或电热毯复温。 2.观察记录体温、呼吸、脉搏、硬肿范围、程度。 记录出入水量、尿量、奶量。尿量是估计预后的重 要指标,防止肾衰。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出血是患 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4. 密切观察记录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 5.生后维生素K10.5-1.0mg/日肌注连3天。 6. 早产儿出院标准
1、概念 2、评估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颅内出血 【病因】1. ——, 2. ——,3. ——。 【临床表现】 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 辅助检查:头部CT。 【治疗原则】 1. ——, 2. ——,3. ——。
【护理诊断】 1. 清理呼吸道无效 2. 气体交换受损 3.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气胸或纵隔气
肿等。
【护理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 ; 翻身 、拍背、吸痰;体位引流和 雾化吸入
2. 给氧 中度缺氧鼻管吸氧,流量0.3-0.6L/ 分,或口罩给氧1-1.5L/分,重度缺氧用头罩 给氧,5-8L/分,维持PaO2 60-80mmH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