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课件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课件

(二)生理特点
3.消化系统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
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
泄胎粪,呈墨绿色,由肠黏膜脱落上皮细胞、羊水及消 化液等组成。
4.泌尿系统
新生儿一般生后24小时内排尿,如生后48小时仍无尿, 需要检查原因。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低,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生理特点
7.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易
散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的代谢产热,故体温很容易随外界环
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新生儿的环境温度要适宜;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
热,若体内水分不足,可使体温升高,发生“脱水热”;
室温过低时若不及时保暖则可引起低体温或寒冷损伤综合征。
浓缩功能较差,易发生水肿或脱水。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生理特点
5.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占体重10%~12%(成人仅占2%)。
足月儿生后具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等原始神经反射。 正常情况下,出生数月自然消失,如发生神经系统疾病
时,这些反射减弱、消失或数月仍不消失。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哭声响亮; 皮肤红润,毳毛少,皮下脂肪丰富; 头大约为身长的1/4,头发分条清楚; 耳壳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 乳头突起,乳晕明显,乳房可摸到结节; 指(趾)甲达到或超过指(趾)尖; 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男婴睾丸下降至阴囊;整个足底有 较深的足纹;
四肢肌张力良好,呈屈曲状。
断所致,无需处理。
4.乳腺肿大 在生后3~5天男女新生儿均可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
多于2~3周内消退。由于母体内激素(孕酮)刺激乳腺但随着胎
儿娩出而突然中断所致。不可挤压,以免感染,不需特殊处理。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5.“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上腭中线两侧和牙龈边缘上常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斑点, 俗称“马牙”。
1.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2.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3.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概念
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g,身长 超过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三、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护理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 与呕吐、溢奶有关。
2.有体险 与免疫功能差及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4.知识缺乏 与家长缺乏正确护理新生儿的知识有关。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三、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体温稳定 (1)环境 (2)保暖 3.预防感染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中枢发育
不成熟,呼吸节律不规则,频率较快40~45次/分钟左
右。 2.循环系统
新生儿心率较快,约120~140次/分钟,且波动较大。
血压平均为9.3/6.7kPa(70/50mmHg)。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 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57μmol/L(15mg/dl)。婴儿
一般情况良好,无需治疗。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3.假月经
部分女婴出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 称假月经。这是因来自母体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中
新生儿分类
1.正常出生体重儿 指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2.低出生体重儿 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常见于早产
儿和小于胎龄儿。其中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3.巨大儿 出生体重大于400Og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
儿科护理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 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根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
新生儿分类
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
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第37周的早产儿因成熟度已接近足月 儿,故又称过渡足月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第一节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1.适于胎龄儿 位的新生儿。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
2.小于胎龄儿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
下的新生儿。 3.大于胎龄儿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
上的新生儿。
第一节
【高危儿】
新生儿分类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二)生理特点
6.免疫系统 新生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不成熟。
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因此新生儿不易感染
某些传染病,但半年后这种免疫力逐渐消失。 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前者易引起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后者易患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人乳的初乳中含SIgA较高,提高新生儿抵抗力,所以应 提倡母乳喂养。
(1)消毒隔离
(2)脐部护理 (3)皮肤护理
(4)预防接种
第三节
一、早产儿特点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及大小便的排出,出现体重 下降,但不超过10%(一般3%~9%),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
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
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延至3~4周消退,血
新生儿口腔两颊部各有一脂肪垫,利于吸吮乳汁,俗称“螳螂
嘴”。 6.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生后1~2天,在新生儿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形状各异的
斑丘疹,称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因皮脂腺堆积在鼻 尖、鼻翼两侧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
脱皮后自然消失。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