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优秀 ppt课件
注: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②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③柏 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③黄鹂:黄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 葛亮事。⑤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⑥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⑦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 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 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 为密切的两个字。
这一句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 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 可有谁听呢?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 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 伤的意味。
4.理性反思之理性分析,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分类一
怀古人(贾谊王昭君为最)
1、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
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
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
1、(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 缅怀,敬仰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 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 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 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 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 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本诗的主旨是咏叹什么?
3、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 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 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 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 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 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 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 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 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 思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 (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
归纳咏史怀古诗特点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 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 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 古讽今,即事议论。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 或含蓄。(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古迹(吴 钩 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 六朝 金陵)
2、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 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②锦官城:古代成都 的别称。③柏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③黄鹂:黄莺。④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⑤两朝:指刘备、刘禅父 子两朝。⑥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⑦出师未捷:诸葛亮 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 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 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 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 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 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特点
四咏史怀古诗特点:
⒈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咏怀”等。
氛围营造
临江仙
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 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 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提示】宣扬历史空无、冷眼观世的思想。在古典 诗歌中,此类作品很多,元代散曲尤甚。这首词被 引作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影响很 大。
⒉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 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⒊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 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⒋咏史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词的艺术特征:1)“诗”与“史”的 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 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 “古” 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 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 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 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 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 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2)本诗的主旨是咏叹什么? 主旨是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
以古人自况。
4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