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平 雪莱的诗学思想
坶则‘…]雪莱著,江枫译擞云雀[A].雪莱诗选[M]北京:中
央编毒:l;J版鑫:’;妇:””。…’“”。1“3”““”…”’’
译出版社,2004.
[12]雪莱著,江枫译.云[A].雪莱诗选[M].北京:中央编
子‘吧j产喜菜妻?嚣喜:警萎;堵筌笑的歌[A].雪莱诗选[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苏 州科技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20世纪以来英美 文学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程露
冒翟豳………………………嵋》
万方数据
的目的一向仅是要使高明的读者的最细致的想象力熟识美德
善行的美好理想。 雪莱对诗的功用的评价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宣称诗可 以使世间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 “诗拯救了降临于人间
万方数据
嵋扮………………………匦亟潮
【文艺评论】
的神性,以免它腐朽。”“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它使最美丽 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添上了美。它撮合了狂 喜与恐怖、愉快与忧伤、永恒与变幻;它驯服了一切不可融 合的东西,使它们在它的羁轭之下结成一体。” 雪莱上述诗学理论和其创作实践是一致的。雪莱的诗有 一些确是属于“灵感”之作,先有深刻的感受,然后如鬼使 神差一般激扬喷涌,呈汹涌澎湃之势。雪莱的创作实践也体 现着“诗是想象的表现”的浪漫主义宣言,《麦布女王》采 取了幻景方式——历史性的幻景、宇宙性幻景。年轻美丽的 姑娘安蒂睡着了,梦中麦布女王被带到天上,看到三个不同 的世界:过去的世界、当前的世界、未来的世界。雪莱写前 两个世界,着重描绘人类的灾难。在幻景的另一方面,他描 述了一个未来的弥漫着智慧、理性、友爱、和平的气氛。创 造幻景,通过幻景来反映现实社会,特别是通过幻景来憧憬 未来的理想社会——这是雪莱利用想象来构思作品的重要形 式。《伊斯兰起义》也是一个以想象而作的范本,它有一个 副标题,叫作“十九世纪的一个幻景”。雪莱的代表诗剧 缅}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也采取了幻景方式,展现了极其宽 阔的宇宙性画面。这里有天帝(代表专制),有大地(代表 人民),有各种精灵(有的代表希望和信心,有的代表不可 避免的变革,有的代表正义感),同时大自然的全部力量都 用上了,天上的星星也卷入了这场斗争。 实践了他所宣扬的诗歌功用的理念。“雪莱自己所想达到的 层面,本质上是道德的和政治的,他是最彻底的政治化的英 国诗人;他所有的主要作品以及他许多比较短的诗,都对某 雪莱的诗论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在创作发生动因 上,他无疑是继承了柏拉图的“灵感”说,但在如何看待诗 人和诗的功用上,他又和柏拉图大相径庭。柏拉图认为诗会 腐蚀公众的心灵,因而诗人应该被驱逐出“理想国”。而雪 莱却把诗和诗人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他们与人生、道 德教化和改造社会联系起来,这显然有亚里士多德“净化” 说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的影子。T.s.艾略特在谈及雪 莱的《涛辩》时说它“或许是第一个振奋人心的,即革命的 诗歌理论”。而雪莱对激情与想象的推崇又令人联想到郎吉 弩斯和锡德尼。虽然其诗论偶有言语孟浪和言过其实之处, 但其浪漫主义诗学思想对目前处于“逻各斯”和机械理性以 及科技文明统治下的人们如何看待文学艺术却不乏启示作
恸所作的回应。在《诗的四个时储中,皮科克以戏谑
的口吻否定了诗歌和诗人。虽然雪莱知道文章中有开玩笑 的成分,但他敏锐地意识到,皮科克所表达的观点实际上 代表了那些攻击或轻蔑地忽视想象力及其成果的实用主义 哲学家和物质主义者的错误看法,于是他心平气和地给皮 科克写信说,即便是“手拿影子做的盾牌和蛛丝做的长矛 的武士,为了我的情人缪斯,也要与你一决雌雄。” 皮科克在其《涛的四个时代》开篇写道: “诗,如同 这个世界,可以说是有四个时代的,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诗的第一个时代是铁器时代;第二个是黄金时代;第三个 是白银时代;第四个是黄铜时代。”这四个时代循环往复。 在诗的创作发生论上,雪莱继承了柏拉图的“灵感” 说。认为“诗是不受心灵的主动能力支配的,诗的诞生及 重现与人的意识或意志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往往感 到思想和感情不可捉摸地袭来,有时与地或人有关,有时 只与我们自己的心情有关,并且往往不能预见,去时不用 吩咐,可是总给我们难以形容的崇高和愉快……。诗的灵 感之来,仿佛是一种更神圣的本质渗透于我们的本质中; 但它的步伐却像拂过海面的微风,风平浪静了,它便无影
社.1990.
美学辜羔毒i磊墓厂’i高”.;b;-;蓄爻莨再≥】故:£’磊菇1‘
[7]雪莱著,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序 [A].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3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宝票挈耋兰三妻二耋苎:蝥釜孑恐翌耋:|:,.冀差奎 王》指出了当权者的专制威胁着未来人性再生的美好幻想
这一事实。 因为雪莱的诗论中较少谈及语言,所以人们在谈论雪莱 的诗艺时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虽然雪莱未能就语言问题作
[A].裁亲霎;;王塞4猱;塞;“丽1 X亲:’;i父蔽≤釜版
[9]Daw啪,P.M.s.P0etry
LA
in舳age
of
revolut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全面的论述,他还是注意到了诗的语言问题。他认为语言是:竺啬8iR瓮=8mL嚣。爹≮篓二i三繁:淼商哆P”∥
.,9 3|.望翰逊差,塑{润:孟冰纯,赵育春,施敏译・知识分
[15]cm血,R.sheuey’s
Poetic
1110u曲ts[M]肌
Mac血!鼍Press L.ID,198l・
ch。。l泐Hou∞.1986.
[A].;}6]B墨,:i竺等7:。器’絮=备。£≮墨u0“rM尹:118
[作者简介]祝平(1967一),男,安徽濉溪人,南京大
思想不但彼此之间有联系,而且对于它们所表现的对象也有 关系。“诗人的语言总是含有某种划一而和谐的声音之重 现,没有这重现,就不成其为诗。,’虽然雪莱认为,为了保 存诗的精神的和谐,诗人倒未必一定要注意韵律。但他还是 赞赏培根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能满足我们的感 官,培根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出心灵的樊笼,带着我 们的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现象。 雪莱指出:“诗人的语言主要是隐喻的,这就是说,它 指明事物间以前尚未被人领会的关系,并且使这一领会永存 不朽,直待表现这些关系的字句,经过悠久岁月变成了若干 标志,……。如果没有新的诗人出来创造新的联想,语言就 不足以表现人类交往中一切比较崇高的目的了。”“对雪莱 而言,当隐喻不是在比较两样东西,而是被用作不可拆分的 整体时,它才是最有力的。”
用。■
参考文献:
翼,:第四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范存忠-英国文学论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1|.勃等兑簟著,拿式谷,霉塾,张÷谋译.十九箩纪文学主
[2]江枫译者序[A].雪莱著,江枫译.雪莱诗选[M].北
…“[4]Ab娜1s’M.H.Th。N0n。。Anthology
诗的工具和素材。狭义的诗表示语言,尤其是韵律语言的特 殊排列,这些排列是无上威力所创造,这威力的宝座却深藏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3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J.1Il乙u咖,茂,出Jhe
hlllbndge
L…p…”t0
[10]雪莱著,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钦契一勃序[A].
套不至苎竺兰连譬妻:!黧登2型%烹曼烹望篓竺本苎要三 生,因为语言更能直接表现我们内心的活动和激情。声音和
【文艺评论】
雪莱的诗学思想
口祝平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摘要:雪莱的诗学思想体现在他对诗的性质、功用和诗人的地位以及诗的语言等方面的看法上。在诗的创 作发生论上,雪莱继承了柏拉图的“灵感”说,认为诗是不受心灵的主动能力支配的,诗的灵感来无影去无踪。 雪莱认为“诗本来是一种摹仿的艺术”,诗之创造是依靠融会与再现。同时,诗又是“想象的表现”。诗的社会 功能在于促人向善,陶冶情操,扩大胸襟,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超越宗教和魔法的世界来说,诗人 就是牧师和先知;对于在没有法律限制情况下生活的未来社会来说,诗人就是未被承认的立法者,可首要的, 他是解放者和探索者。雪莱认为语言是诗的工具和素材。诗是语言,尤其是韵律语言的特殊排列。声音和思想 不但彼此之间有联系,而且和它们所表现的对象也紧密相关。 关键词:雪莱;诗学思想;想象;灵感;社会功用;诗人的地位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07)06_0217一02 作为19世纪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伟大诗人之一, 雪莱“在一个伟大的诗的时代,写出了最伟大的抒情诗剧, 最伟大的悲剧,最伟大的爱情诗,最伟大的牧歌式挽诗和 一整批许多人认为就其形式、风格、意象和象征性而论都 是无与伦比的长诗和短诗。”雪莱不仅创作实践辉煌,而且 有一套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其诗学思想 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论著作《涛辩》 (又译《诗之辩护》)和 一些作品的序言里。 “《涛辩》可以说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宣言,同时也可以 作为雪莱自己创作实践的总结。” 《诗辩》是雪莱对其好友、小说家、诗人托马斯・洛 夫・皮科克(%om鹊LDve Peacock)所写的《涛的四个时 无踪,只留下一些痕迹在它经过的满是皱纹的沙滩上。” 雪莱还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摹仿说”。在妁瞬放了的普 罗米修斯》序言中,他说: “诗本来是一种摹仿的艺术。诗 能创造,但是诗之创造是依靠融会与再现。诗的概括是美丽 的、新鲜的,这并不因为这些概括的组成部分以前并不存在 于人心或自然中,而是因为它们融会贯通所产生的整体是明 晰的、美丽的,与思想感情的渊源及其当时的社会情况颇有 类似之处;”“一个诗人乃是规定人性的内在能力激发和支 持这些能力的外在影响两者结合的结果;” “诗人,在某一 意义上是其时代的创造者,在另一意义上也是其时代的创 造物。” 雪莱的美学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文学的社会功 用。他在写《诗辩》之前就在一系列长诗序言中明确地提出 了这个主张。在1817年发表的《伊斯兰的起义》的序言中他 宣称: “它是对社会人心的一种试探:究竟经过那些摇撼我 们生存时代的暴风雨之后,在开明进步的人士中间,还残留 着多少对于道德方面和社会政治情况之好转的渴望。我曾努 力运用韵语的和谐,幻想的微妙的结构,人类激情的迅速而 神奇的变化,凡是组成一首诗的主要因素,以宽宏而博大的 道义服务,目的是想在我的读者心中燃起对自由与正义之原 则的道义热情,以及对善的信仰和希望,……。我但求唤起 读者的感情,使他能看到真德行之美。”雪莱想告诉大众, 革命的失败是暂时的。“他把这个失败视为为指导未来行动 所应该记取的历史教训。”1819年雪莱又在《钦契一豸勘的 序言中提出, “最高级的戏剧所指望达到的最高道德目的, 在于教导人的心灵通过同情与反感来认识自己…一。”同年 出版的留辞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序言中,雪莱也强调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