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雪莱诗歌的翻译
其《雪莱的诗歌》一文中提到:“翻译雪莱的 感的传递作为其翻译的重点,无论是在意象 代的诗人比高下,更不愿去追随前人的光
诗,就会让我成为雪莱本人,我现在翻译他 还是形式上都达到了极佳的效果[2]125—127。郭 芒,凡是他们特有的风格及写作手法我都竭
的诗歌就像自己在创作一样。”由此可以看 沫若用诗歌的语言翻译雪莱的诗歌,这是 力避免去模仿,因为,我认识到即使自己的
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音调上都达到了尽 并且该诗歌还积极主张自己虽然在自然面 样。”这充分说明了,郭沫若早已将自己的情
善尽美的地步,很多的词语都非常富有穿 前是渺小的,但是还要主动地面对一切。这 感融入进了对雪莱诗歌的翻译中,并对其以
一,由于当时中国还使用的是文言文,郭沫 想、事迹及感情的诗歌,其注重的是对雪莱 若有着独特的翻译思想,这些观点都表现在
若为了真实反映原诗作的思想及时代精神, 诗歌精神的介绍与传播,即充满革命与反抗 其对翻译雪莱诗歌的序言中,郭沫若说道:
通过采用白话文与文言文相结合的翻译技 的唯物主义精神。在翻译雪莱诗歌的过程 “男女之间的婚姻是一个过程,首先要有恋
写了《雪莱年谱》,这也是中国历史 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郭沫若有着很大的激励
上第一次介绍雪莱诗歌的翻译诗 与启发,并由此创作出了 《女神》、《凤凰涅
集,且其中的《西风颂》中的翻译语 槃》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新诗歌
句至今还为人们广泛传诵,有着一 的典范[3]127—129。郭沫若借鉴了雪莱思想中的
郭沫若
中提到了雪莱的诗歌翻译作品。郭沫若在
二、雪莱诗歌翻译对郭沫若的影响
人,无论是对诗歌的翻译及创作都有其独特
当时的《创作季刊》上就隆重介绍了雪莱的
雪莱是郭沫若最为尊崇的诗人之一。19 及惊人的地方。这些都集中反映到其对雪莱
诗歌翻译作品,并命名为“雪莱纪念号”,且 世纪初期,雪莱的诗歌不断地被翻译到中 诗歌的翻译及推崇上。郭沫若翻译的雪莱诗
沫若开始翻译并介绍了 18 世纪末期到 19 若将雪莱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及对未来 认为诗歌的创作主要靠灵感。雪莱的诗歌对
世纪初期国外的浪漫主义学派,其中英国著 社会的构想向中国读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 郭沫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理论方面,雪莱
名诗人雪莱的诗歌及其理论对郭沫若有着 阐述。《歌》是雪莱的一首抒情诗歌,且其创 创作诗歌主要是以激情式的写作方式为主,
重要的影响。雪莱诗歌的个性魅力及思想, 作风格上采用了一种意象及比拟的方法,有 崇尚心灵的表达。郭沫若对此领会颇深,其
以至于感情生活都对郭沫若产生了重要的 着独特的艺术风格。郭沫若对这首诗歌的翻 对《女神》的创作就是通过这种激情的方式
影响与吸引力。20 世纪 20 年代,郭沫若在 译,特别注重原诗歌的主要思想,并将其美 来完成的。雪莱曾经说过“:我不想和我同时
郭沫若首次向中国的读者翻译并介绍了雪 国,这些诗歌的内容大多数为抒情诗歌,真 歌的社会影响及读者的反映都非常巨大,真
莱的《西风颂》及其他相关的抒情诗作。《西 正能代表其思想的作品则不多。郭沫若认识 正达到了原诗作者与其心灵交融的地步。从
风颂》 是 19 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诗歌之 到这种情况,开始翻译些真正能代表雪莱思 郭沫若对雪莱诗歌的翻译中可以看出,郭沫
出,郭沫若不但继承了雪莱的思想,而且还 其成功翻译及创作的重要理念。在翻译雪 作品没有任何价值,却毕竟是我自己写的作
赞同并接受了雪莱诗歌的创作方式。郭沫若 莱的《为诗辩护》中,郭沫若非常强调雪莱 品。”[4]85—87 郭沫若也完全赞同雪莱的这一诗
认为雪莱才是一位真正的诗人。总之,郭沫 的诗歌理论,即将诗人的感情、想象结合起 歌创作思想,并反对任何形式的模仿,主张
若对雪莱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翻 来,并结合诗歌的才能所含有的特质及想 标新立异的诗歌创作。同时,郭沫若还将雪
译工作,且雪莱的诗歌创作理论对郭沫若有 象而生的语言构成了诗歌的重要骨架。郭 莱与中国古代的贾谊进行了对比,说他们之
着深远的影响。
沫若在其《神话的世界》一文中热情地向中 间有着共同之处,但是贾谊的才华还没有到
M ingrendang'an·名人档案
透力,使整个译作诗意盎然,就仿佛 就进一步影响到了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是其创作的作品,在意境上与原著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是雪莱浪漫主义诗
不相上下[1]31—34。郭沫若在 20 世纪初 歌的典型代表,充分表现了雪莱充满了对未
期就开始翻译雪莱的《诗选》,还编 来美好自由生活的信念。这对当时主张以文
种超越诗歌的思想力量。
神话特征,并通过创新的艺术手法,保留了
在郭沫若诗歌创作的高潮时 神话中的原始形态。
郭沫若通过借鉴雪莱的创作思想及方
郭沫若与雪莱诗歌的翻译 □ 刘汝举
法,并通过采用守旧的方式方法,通过新颖 的内容及形式表现了五四运动的突飞猛进
的时代特征。郭沫若在 20 世纪初期所创作
郭沫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诗 期,他还翻译过《雪莱诗选》,并特意为此写 的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正是 19 世现代浪 了序言。在其翻译雪莱的诗作前的 《小引》 诗人雪莱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印证。这也说明
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和中国革命时期文化 中,郭沫若就提到了雪莱诗歌中的革命思 了郭沫若深受雪莱诗歌的重要影响,特别是
战线中的一面旗帜。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郭 想。在翻译的长篇诗歌《麦布女王》中,郭沫 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都
一、郭沫若对雪莱诗歌的翻译与传播 国读者介绍了雪莱的《为诗辩护》,并认为雪 雪莱的这种地步。
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期间开始接触雪莱, 莱是非常重视想象的功效,而他却将直觉放
郭沫若本身就是中国伟大的诗人及剧
并在其 1928 年的 《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 在最重要的位置。
作家,同时作为中国新诗歌的开拓者及奠基
巧,将该诗歌翻译得典雅而得体,并充分展 中,郭沫若逐步认识到了雪莱的诗风是从其 爱及心声的交流,我喜欢雪莱是因为我能听
现了诗人在严寒的冬天所表现的对美好春 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郭沫若翻译雪莱的 到他的心声,并能在他的诗作中找到共鸣。
天的憧憬之情。郭沫若翻译的《西风颂》无 《西风颂》中深深地为其无神论思想所感染, 我翻译他的诗作就像在创作我的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