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运用(30分) (共6题;共30分)1. (7.0分) (2019九下·宁江模拟)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我们徜洋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②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品尝________(浸润滋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

③________我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还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1)第①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2)第②句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

(3)“熏陶”中“熏”的读音是“________”。

(4)第③句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5)文中括号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A . :B . 、C . ;D . ——2. (3分) (2017九上·岳池期末)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襁褓(qiáng)汲取(jí)恣睢(suī)吹毛求疵(cī)B . 狡黠(xiá)惩罚(chéng)诘难(nán)咬文嚼字(jiáo)C . 扶掖(yè)谮害(zèn)朴刀(pú)五行缺土(xíng)D . 慰藉(jiè)枘凿(ruì)拙病(zhuó)不省人事(xǐng)3. (3分)将下列五个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事业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能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 . ②⑤③①④B . ①④②③⑤C . ②①④③⑤D . ①④②⑤③4. (3分) (2018八下·永州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 .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 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D . 就目前来看,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确切还需要大大提高。

5. (7.0分) (2019九下·镇江模拟)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一位妈妈说:“说实话,我们并不太了解孩子到了哪个年龄段应该多补什么营养,仅有的一点知识都是通过电视广告或朋友圈转发的文章知道的。

这样东听西看,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有点茫然的感觉。

”(摘自《“儿童食品”噱头多》)材料二:“我家孩子从小吃的东西有70%都是‘儿童食品’,比如面条、麦片、牛奶,连酱油我都会买专门为儿童生产的。

”李嫣然说,“‘儿童食品’的制造商一般会宣称专门添加了一些孩子需要的营养元素,而且‘儿童食品’造型可爱,会增加孩子的食欲。

”(摘自《“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材料三:“儿童食品”在生产上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很多“儿童食品”生产标准是以成人食品相关标准为依据的,并不适合儿童。

在外观、风味、口感上吸引小孩子,是“儿童食品”成功的关键;但风味、口感的提高,都要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为代价。

(摘自《互动百科》)(1)为什么家长给孩子吃“儿童食品”会存在误区?(2)李嫣然的孩子过于肥胖,根据材料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3)要让“儿童食品”成为广大家长放心选用的食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请就此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6. (7.0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默写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2) 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3)斯是陋室,________。

(4)荡胸生曾云,________。

(5)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6)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共2题;共22分)7. (5.0分) (2019八上·武义期末)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①书山家屋壁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睛。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①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1)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你说说第三句“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

(2)结合注释和诗句,说说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

8. (17.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 ,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

②罅(xià):缝隙,裂隙。

③掉:摇动。

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⑤掣折:转折。

⑥欹(qī):斜靠。

(1)解释选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日光下澈________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③疾趋 ________④山行之极观也 ________(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①《小石潭记》:________②《观第五泄记》:________(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 (17.0分) (2019八上·惠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个孩子朱萍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

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

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

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

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

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

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

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

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

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

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

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

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

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

”那个同学怔了一怔。

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

”“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

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

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

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

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

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

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

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

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

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

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

”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

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

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

“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

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

”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

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

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