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产品体验分析报告本文作者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了快手这款独角兽产品,从而试着了解中国三四线及农村用户的核心需求。
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产品经理是肯定做不出快手这款 APP 的,相传快手的 CEO 是在三四线城市居住了几年才做出来这款火爆中国的产品。
由于短视频从去年一直处在风口上,而且本人日后也想从事短视频行业,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了快手这款APP,从而有了这篇产品体验分析报告,文章中也提出了些个人的改进意见,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出,共同进步。
1.产品概述体验环境体验机型:一加 3t系统版本:安卓 7.1.1APP 版本:5.2.0体验时间:2017.08产品简介快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可以让你用快速的方式记录生活中有趣的瞬间。
其slogan 是“快手-有点儿意思”,logo 为一个动漫画像式的摄影机,让人第一眼就知道 app 的定位。
并且有录下生活中精彩瞬间的欲望。
产品定位普通人的分享平台,一个充满了奇趣和民间高手的地方。
梦想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记录这个世界。
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自主帮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产品发展用户需求分析(1)目标人群中国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用户居多。
(2)人群特征•有强烈展示自我的意愿•猎奇心比较重•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3)用户画像(4)用户需求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4G 已经逐渐普及。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 亿,而针对大占比的二三四线城市居民app 却少之又少,这部分用户也有展示自我的需求,也有社交的欲望。
主流的微博等平台更多是用来传递分享新闻,是大 V 的舞台,普通用户的发声很容易被淹没。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宽带的普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网络新用户。
但是现有的互联网社会并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价值观及学识的巨大差异使他们难以融入现有的圈子。
综上,二三四线及农村广大用户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展示自我,以获得其他人的关注。
快手解决方案:•简单的用户界面:相比微博,QQ,秒拍等软件操作要简单的多。
•遏制超级大 V 的产生,提高普通用户生产量,人人可以上热门。
•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真实生活。
在快手中确定用户平等价值观。
•通过算法只给用户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让用户一直沉淀在平台上。
市场现状短视频行业规模超过 2 个亿,且持续上升的趋势超过视频行业整体。
加上超级 app(微博,陌陌,微信)的短视频生态用户量,移动互联网正在迈入全民短视频时代。
各大平台都重金砸向短视频。
腾讯 3.5 亿领投快手,阿里巴巴文娱旗下的土豆全面转型短视频平台,投入 20 亿打造“大鱼计划”,秒拍继续背靠微博这座大山,今日头条则推出西瓜视频,抖音。
短视频行业在经历新的一轮洗牌,预估会在风口持续很久。
短视频在近年来为什么这么火爆?1.最好的信息展示方式:更贴合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比图文更具穿透力、自带粉丝和流量、易制作、易传播、易分享,也让其成为了品牌主们的新宠!2.技术的改进:智能手机的普及,4G 及即将到来的 5G 技术为短视频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未来 5G 网络正式商用以后,用户移动网络成本进一步降低,用户体验就会进一步提升。
这为移动短视频内容消费和产品创造带来坚实的底层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更好的关系结构:短视频是一种异步社交,发生互动的那一刻,围绕某个用户产生的内容,用户就成了关系的核心,形成的是一对多的关系,相比于直播,短视频生产的成本更低,人人皆可生产,因此平台可以通过流量分发的方式,将一对多发展为多对多的关系。
而多对多的社交关系,结构更加稳定。
用户迁徙成本比较大。
那么,快手在如此火爆的行业中占据什么地位呢?从第三方数据可以看到:无论从用户量还是活跃率,增长趋势来看,快手在短视频行业都位居翘首。
而这与快手一开始的市场定位密不可分。
关注最底层草根用户对表达自我的渴望。
不给大 V 任何流量倾斜,坚持不做转发。
因为一旦转发,头部效应就会马上出现。
导致普通用户创作积极性受挫。
2.产品分析产品结构图可以看出快手的信息架构脉络清晰,简洁轻便,而且首页的“关注、发现、同城”这 3 个 tab从 13 年 10 月转型短视频以来一直没有改变。
将浏览视频的高频需求直接放在一级入口,将私信,个人设置等低频需求隐藏在二级甚至三级入口,这种设置对于快手的用户群无疑是友好的。
不可否认快手的主流用户受教育文化较低,因此,简单的界面结构很容易让用户上手。
纵观整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很少有 APP 友好的针对三四线城市群用户设计。
核心功能流程图(1)从用户角度来看快手其整体风格非常简洁清晰甚至可以说简单粗暴,进入快手主要可以做两件事:看视频,发视频。
对于看视频,直接打开 APP,选择关注,发现或者同城某一栏即可刷新观看,即点即看操作路径极短;而发视频的操作成本、学习成本都很低(除隐藏功能外),上手非常快,所以即使是新用户也不需要引导提示来指引用户操作。
(2)从产品角度看快手的产品设计,整体逻辑清晰,轻盈没有过多的附加,一直延用最初的产品架构,风格独树一帜。
用户打开 APP 可以很快满足自己的核心需求而不拖泥带水。
功能体验分析让我们像小白一样,从头开始体验这款产品:快手极其简单,没有欢迎页,广告页,引导页。
对于刚开始接触到这款产品没有注册的用户,直接点击首页的瀑布流视频观看即可,但是不能进行录制短视频,评论,点赞等操作,当进行相关操作时,会立马弹出来注册登陆界面。
个人觉得可以改进:未注册时候可以使用录像功能,当用户上传分享时,再提示用户注册登陆。
因为不排除一部分用户刚打开软件就录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某个精彩瞬间,如果未注册的话,还不知道拍摄按钮在哪,这会造成用户的困扰,增加用户思考成本。
甚至,当找到拍摄,一遍注册登陆流程下来,想要记录的精彩瞬间早已流逝。
当用户注册并登陆进去后,会发现,页面顶部除了三个 tab 键,关注,发现,同城,多了一个拍摄图标。
可以发现,只有登陆后,才有“减少类似作品”这个操作,如果用户在尚未注册app 时候,打开app,里面出现生吃病猪肉,吃电灯泡等秀眼球操作,不保准一大部分用户会弃之而去。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对此感兴趣。
还有这个操作需要长按视频才会操作,许多用户往往并不知道这个操作,建议第一次登陆提示用户,长按的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以一个登陆用户的状态分别从看视频(关注,发现,同城三个方面),拍视频,直播三个角度来分析这款产品。
关注页关注页呈现的视频为用户感兴趣的视频主所上传的最新视频及直播。
并且采用小红点来提示用户已有更新,和朋友圈一个道理,用户看到小红圈总是去想消除,从而及时的获取到自己的”好友动态”。
视频流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可以看到每个视频展示页除了视频首页,左下方还有视频主头像和发布时间。
这样做可以很方便让粉丝直接识别自己感兴趣的视频主和发布时效性。
发现页即所谓的上热门,视频采用瀑布流的形式呈现,并且视频封面为作者从视频中选取的一帧,加上贴纸文字,浏览用户大概知道视频的内容,可以快速浏览感兴趣的视频从而点击播放,节省用户操作成本。
快手不仅支持短视频,也支持用户发布图片,图片夹杂在视频流中,并且在右上角有个 icon 标识。
可以发现每个视频页呈现的是点赞数,当然也并不是单纯根据点赞数排序,而是快手根据算法通过兴趣爱好,点赞,评论等加权推荐,呈现你感兴趣的内容,有时还会刷出仅有几个赞的视频流,因此,人人可以上热门,只要你用心制作短视频,就有上榜的可能,这也是快手能拥有大量用户的一个原因,给予视频主相对的平等。
同城视频页面显示视频主的头像和到用户的距离。
用户可以找到附近的人发布的视频,LBS 社交无疑增强了软件的可玩性,同城的视频无疑增强了用户的归属感,可以随时看到身边的新鲜事,而且让用户与视频主的社交变得更加容易。
试想,一个妹子发布一段自拍视频并吐槽没有人陪她吃饭看电影,而另一个男用户距离她不到一公里,此时肯定有直接私信这个妹子的冲动了。
而这也是快手将同城 tab 放在如此重要的原因了吧。
同城里面还可以漫游,点击旁边的下三角即可漫游到其他城市,观看到其他城市的特色视频。
快手有相当一批用户是老家在四川,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生活所迫而在北上广等城市打拼。
这也是为什么显示快手的用户北上广占一大部分而视频内容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相关生活占一大部分的原因。
因此,同城漫游这个功能深得这批用户喜爱。
身在异地,观看老家的新鲜事。
当然也有许多用户对个别城市的乡土风情比较感兴趣,而点击到那里了解当地生活。
播放视频当进入视频详情页:双击点赞(由于快手,“老铁双击666”已经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这一交互设计的非常好。
当双击视频播放页面会出现一个红心,给予用户视觉惊喜。
从交互设计来看,视频播放时没有进度条,而采取的是自动循环播放,而用户观看短视频时会产生困扰,何时会看完,产生一种焦虑感,甚至稍不注意都不知道视频播放第几遍。
个人建议在视频播放页的下方加上短视频播放进度条。
评论设计:评论按时间倒序排列,最新的评论在顶层。
可以让用户更有参与感,但是查看评论对话对于用户来说有点凌乱,建议将评论两人的对话分灰色模块递进,如新浪微博那样,这样对于阅读者以及参与评论的两人来说获取信息容易多。
视频页下滑是评论而不是展开另一个短视频,因此,很注重社区的互动性,但是展开评论时,视频会自动停止。
这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
我建议,当下滑看评论或者回复时,可以将短视频自动下滑到屏幕右下方继续播放。
拍摄短视频作为一款 UGC 类型产品,内容是其最核心价值、优势。
那么作为产生内容的拍摄,工具,快手表现怎么样呢?快手提供了三种时长短视频,录制视频默认为 7 秒,如果长按拍摄则为17 秒,连续三次点击,可拍摄57 秒视频。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拍摄模式下,可以添加背景音乐(遗憾的是不能添加本地音乐),自拍模式下可选择魔法表情。
完成录制后,还可以对视频进行处理。
提供 5 个功能模块:•滤镜:选择不同色系风格的滤镜对视频处理。
•场景:选择简单的八种场景配乐特效对视频处理。
•配乐:调节原音和配乐的占比,其中配乐来自本地或者云音乐。
•封面:可选择视频中的某一帧作为视频封面,也可以选择文笔贴纸。
•高级:可对视频中的某一帧进行编辑。
拍摄完成后进入发布页面,可艾特你关注的人,选择作品是否公开,添加地理位置等功能。
并且支持分享朋友圈等其他平台。
直播在直播大火的2016 年快手也没有跟风去做直播,而是把直播隐藏在比较深的位置。
并且直播仅支持部分用户:需满足视频主发布优质且被广大用户喜爱的作品。
快手这么做的原因我猜是:快手的定位是做每一个人的生活记录工具,然而直播并不是记录生活的最佳形态。
因此,快手保持一贯的克制作风,在直播路上慢慢探索,而不是一下子全部开放跟风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