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核心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分析社会学院112班11163143 顾挺[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核心家庭中职业女性的访谈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了解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改变之后,当代核心家庭中职业女性的角色扮演以及与职业妇女角色扮演的相关原因与问题。
通过对现代核心家庭职业女性进行角色分析,了解当代职业妇女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及相关的角色问题,以期提出相关对策,缓解和改变现代核心家庭中妇女角色压力,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关键词]:家庭结构核心家庭妇女角色角色冲突一、引言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已由传统的大家庭日益演变成核心家庭。
作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妇女角色也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妇女走向社会,地位上升。
在中国核心家庭中,妇女不仅承担着家庭内部角色而且承担着社会角色,女性走向社会承担着各种工作角色,教师、医生、公司职员,甚至是高层管理人员。
中国妇女的社会职业劳动已成为重要现象,但同时,家庭内部角色与工作角色的承担也让她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何使当代职业妇女摆脱角色的两难境地,真正实现人格独立和地位平等是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根本和谐。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随着妇女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增大,家庭地位、角色会相应改变。
角色理论认为,现代女性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受到了角色冲突的困扰,在家庭角色与工作作色之间难以调适,只有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实质的变革才能解决角色冲突。
二、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及分析(一)当代核心家庭中的职业妇女角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不同社会条件下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有所不同,而家庭结构也会反作用于成员的角色扮演和社会运转。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主轴的联合家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孝妇贤妻良母”的角色模式让传统女性成为父权社会的依附工具和牺牲品,属于家庭的无酬劳动力,对男性的依附使她们连独立的人格也不存在。
父子轴的家庭结构使传统女性角色持续弱化,使“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传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1]。
随着中国“女性解放”、“父子轴”家庭结构与自然经济的瓦解,女性不再受传统角色的制约,开始从传统家庭走向社会。
近年来,中国家庭结构迅速向核心化转变,妇女角色也随着快速变动。
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核心家庭已成为家庭模式的主流,核心家庭的妇女角色相对于传统家庭的妇女角色来说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她们的角色扮演也更复杂。
在 A 区的调查与分析过程中,接受访谈的妇女普遍认为现代女性的角色重点是“妻子—母亲—家庭收入者”,通过个案访谈发现,在现代核心家庭中妇女的角色扮演不同于传统妇女。
传统妇女扮演的是家庭角色,当代职业妇女扮演家庭角色还扮演工作角色,由于家庭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和丈夫妻子双方受教育程度不同,她们的“妻子”“母亲”角色负担与角色期待也会有差别。
在家庭之外,女性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如医生、教师、工人等,她们的工作量、工作待遇要求与男性没有显著差异。
就女性本身来讲,她们承担的多种角色对她们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影响。
(二)角色冲突对现代职业女性的影响现代职业女性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冲突问题对其个人的社会化而言,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但就现代中国社会现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讲,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1、角色冲突不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我国一些心理学著作中,认为心理健康是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心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职业女性如果仅仅从身体疾患的角度看,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确不多,但从心里健康的角度来看职业女性群体可能情况会大不一样,近年来,职业女性心理障碍、亚健康发生率普遍增高,由此导致的问题行为也表现得比较突出,职业女性需要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不停地进行角色转换,角色选择,她们背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多重角色负担,角色冲突加重了职业女性的心理压力,而当心理压力过大并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威胁,使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同地区的气候,水土饮食给女性的身体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职业女性比非职业女性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职业女性的心理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工作热情。
大多数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女性都曾有过“疲惫,皮肤状态不佳”等相关症状,对工作提不起精神,甚至产生转换角色,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或从事完全不同职业的想法[2]。
二是缺乏安全感,职业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不强,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同时,长年的艰辛劳作又常常使她们感到劳累而心生厌烦,长此以往会使她们心理失衡,健康状况过早走下坡路。
三是缺乏自信心。
每当事业发展遇到坎坷困难时,很多女性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有时否定自己的同时就会否定别人,不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这种自信心不足过多地消耗了她们的精力和时间,因而也就减弱她们追求成功的动力[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四是缺乏乐观态度,许多职业女性遇事只看到事物阴沉和黑暗的一面,总是预测自己可能遭遇顺或失败,常因抱怨而失去施展才华的机会。
2、角色冲突给和谐家庭建设带来不利因素社会转型时期,核心家庭逐渐替代主干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增高,教养子女的负担基本落在母亲身上。
而现在的中国家庭,大多情况下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都没有请专门的佣人帮助料理家务,女性成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虽然无论是家庭成员,邻里朋友,还是女性自己,都希望女性是贤妻良母,热心家务,相夫教子,尊敬老人,全身投入家庭,为男性“创天下”提供坚实的后盾,然而在工作中,上司、同事都希望女性能和男性一样全身心投入工作,能够独挡一面,不因家事而影响工作。
为了生存,职业女性自己也在不断淡化性别意识,在工作中与男性平分秋色,这种双重角色的高频互换,使职业女性肩负着双重压力。
“主内”一方面花去了她们大量原本可以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她们在单位就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完成任务,这在无形中加重了她们的工作压力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她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绩。
女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最容易成为裁员、下岗的首选对象,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职业女性在工作中必须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艰辛,必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这样又会影响到女性对家庭的投入,与男性相比,职业女性更希望协调好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但现实却时常会出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女性的事业心越强,家庭责任感越重,女性的角色冲突就越明显,而目前许多男性的观念和性别角色期望却仍然是传统的,在他们看来,料理家务和照顾子女乃是女性的天职,不少男性不能或不愿很好地分担家务和教育子女,使女性不堪重负,成为诱发夫妻冲突的导火索。
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对职业女性来说是合二为一的,是同一个体同时担负的两种角色,二者密不可分,相互牵扯,相互制约。
但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用于扮演两种角色的时间精力又往往是此消彼长的,用于社会的时间和精力多了,那么对于家庭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必然减少,反之亦然。
如果职业女性不能很好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必然产生,如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亲子矛盾等,这些矛盾的产生对构建和谐家庭来说都是不利的[3]。
三、缓和现代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途径1、社会要为职业女性的多重角色和谐统一创造条件漫长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陈旧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男主女人”,“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至今仍深深地沉积在相当一部分人头脑中,“男性天生比女性强”这种先入为主的潜意识影响人们对职业女性能力的评价。
在这种定型化的性别角色模式影响下,传统社会对两性的期望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理想模式,男人或女人都会按照这个理想的社会化性别角色模式去衡量别人。
因此,政府首先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担负起倡导新型性别角色观念的重担。
新型的性别角色模式应该以男女平等,两性协调发展为目标,这一较为抽象的目标在家庭生活领域。
具体表现为男女共同抚养子女、照顾老人以及承担家务劳动,在社会生活领域,表现为两性拥有同等的就业权,发展权以及获取相同酬劳的权利,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在考虑两性自然差异的前提下,帮助女性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束缚,突破两性角色的社会刻板印象[4]。
其次,建立健全新型就业保障制度和完善产假福利制度来保障职业女性的合法权利,这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
根据我国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女性发展的潮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审视现有立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制定可操作的立法和公共政策支持系统,并对过去保护女性就业的政策进行调整,比如,制定一部性别平等立法,不仅应该包括用工,教育等方面禁止歧视女性的条例,还应该包括男女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保障职业女性权益的具体政策,采取特别措施增加职业女性参与经济决策的比例,提倡双亲假,鼓励父母双方分担照顾孩子和操持家务的负担。
2、提高职业女性的受教育水平目前,中国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的深入扩展,技术的频繁更新令人目不暇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新时期职业女性的教育水平要得到更高层次的提高,仅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或懂得一门专业知识是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作为优秀的职业女性,要不断扩展自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必须接受水平的教育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发挥女性性别特长确立角色优势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职业女性都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
今天的职业女性让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她们作为职场竞争者的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独立和坚强,她们的身上有着某些可贵的特有品质,重新分析和认识女性的性别优势,对于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树立职业女性自信,促进其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对于每一个处于这种动态中的职业女性而言,如何在家庭与社会的多重角色中寻找到适合自我的发展空间,如何使自己在与家庭和社会职场的互动中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如何把握好这些角色间的平衡才是值得思考的最关键问题。
事业和家庭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事业上的成功会推动整个家庭向前发展,幸福美满的家庭又反过来促使女性的事业获得更蓬勃的发展,其中任何一方的欠缺都会使职业女性的人生感到遗憾。
其实,家庭与事业之间并不矛盾,我们不能把家庭当作事业的绊脚石,更不能把家庭问题仅仅归罪于事业的成功,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职业女性是能够在家庭和事业间找到平衡点的。
许多女性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她们对自己的期望是尽可能的展现女性的特点和魅力,大胆地追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并不断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现在许多职业女性都在不停地给自己充电,她们运用自己的才华和潜能,在事业和家庭中经营着自己的自信与成功,把自我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事业与家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