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存货1.2009年6月份,星海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业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不同情况下外购存货的会计分录。
(1)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11 700 (2)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6月15日,支付款项。
借:在途物资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11 700②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10 000 贷:在途物资10 000 (3)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2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不作会计处理。
②6月28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11 700 (4)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达企业。
①6月25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不作会计处理。
②6月30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0 500元入账。
借:原材料10 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0 500③7月1日,用红字冲回上月末估价入账分录。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④7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11 700 4、星海公司向宇通公司预付货款100000元,订购一批原材料。
采用预付款方式购进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2)原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5 470元,增值税税额为14 530元。
借:原材料85 47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 530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0 000②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9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 300元,星海公司补付货款5 300元。
借:原材料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300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5 300 借:预付账款——宇通公司 5 300 贷:银行存款 5 300③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600元,星海公司收到宇通公司退回的货款6 400元。
借:原材料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93 600 借:银行存款 6 400 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 6 400 5、星海公司从宇通公司赊购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元。
根据购货合同约定,材料赊购期限为30天,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赊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附有现金折扣条件)。
(1)赊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贷: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2)支付货款。
①假定10天内支付货款。
现金折扣=50 000×2%=1 000(元)实际付款金额=58 500-1 000=57 500(元)借: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7 500 财务费用 1 000②假定20天内支付货款。
现金折扣=50 000×1%=500(元)实际付款金额=58 500-500=58 000(元)借: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8 000 财务费用500③假定超过20天支付货款。
借: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28、星海公司的存货按成本与可变净现值孰低计量。
某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1000元,可变净现值为10000元。
不同假定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
A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1 000-10 000=1 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2)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
A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 000-400=6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600 (3)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1 200元。
A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 000-1 200=-200(元)借:存货跌价准备200贷:资产减值损失200 29、星海公司将A商品按50000元的价格售出,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00元。
A商品账面成本为60000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00元销售商品并结转销售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确认销售A商品的收入。
借:银行存款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2)结转销售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48 000 存货跌价准备12 000贷:库存商品——A商品60 000 30、星海公司应付H公司贷款800000元。
因星海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经双方协商,星海公司以一批A原材料抵债。
用于抵债的A材料账面余额为700000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0000元,公允价值为5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000元以原材料抵偿债务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H公司8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215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550 000 存货跌价准备150 000贷:原材料——A材料700 000 第四章金融资产4、2008年1月20日,星海公司按每股3.80元的价格购入每股面值元的B公司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税费1200元。
2008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每股0.20元的现金股利,并于2008年4月10日发放。
2008年9月20日,星海公司将该股票转让,取得转让收入220000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股票)的会计处理。
(1)20×8年1月20日,购入股票。
投资成本=50 000×3.80=190 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190 000 投资收益 1 200贷:银行存款191 200(2)20×8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应收股利=50 000×0.20=10 000(元)借:应收股利10 000 贷:投资收益10 000 (3)20×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10 000 贷:应收股利10 000 (4)20×8年9月20日,转让股票。
借:银行存款2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190 000 投资收益30 000 5、星海公司于每年年末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C公司股票账面余额为680000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1)假定C公司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520 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520 000-680 000=-160 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60 000 (2)假定C公司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750 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750 000-680 000=70 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70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0 0006、2008年1月10日,星海公司以每股6.50元的价格购入B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税金和手续费500元。
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2007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8年6月30 日,B公司股票每股公允价值为7.5元。
2008年9月25日,将B公司股票出售,收到出售价格86000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股票)的会计处理。
(1)20×8年1月10日,购入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65 000 投资收益500贷:银行存款65 500 (2)2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1 000 贷:投资收益 1 000 (3)20×8年6月30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000 (4)20×8年9月25日,将B公司股票出售。
借:银行存款86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65 000——B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 000 投资收益11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000贷:投资收益10 00010、2007年1月1日,星海公司支付价款1973000(含2006年度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债券利息和相关税费),购入2006年1月1日发行、面值200000元、期限4年、票面利率4%、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B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星海公司在取得债券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6%。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购入、利息收入确认(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的会计处理。
(1)编制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
债券利息=200 000×4%=8 000(元)初始投资成本=197 300-8 000=189 300(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200 000 应收利息8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0 700 银行存款197 300 (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债券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见表4—2(表中所有数字均保留整数)。
表4—2 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单位:元(3)编制各年年末确认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分录。
①2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358贷:投资收益11 358②2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559贷:投资收益11 559③20×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783贷:投资收益11 783 (4)编制债券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