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资料

最新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资料


❖ 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世界 市场的初步形成、工场手工、商品生产和交 换也发展起来
❖②
贸易范围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未建立, 通讯、交通工具不完善,国
际贸易范围到一定限制
❖ ③ 主要贸易中心 英国、西班牙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④ 主要贸易商品。
奴隶贸易
工业原料和食品 奢侈品
❖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 (1)发展背景。 ❖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交通运输不发达 ❖ 封建地租由劳役和实物转变为货币地租。
❖ (2)贸易范围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简陋的交通运输

贸易范围逐渐扩大,促进了各国之间
的经济往来及文化技术交流。
❖ (3)主要贸易国家(中心)。
中国的长安、

扬州、泉州
❖ 1973-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波动幅度大:总
的趋势是不断增长。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发生
了变化。
劳动密集型产品
商品结构: 工业制成品%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原料%
地理方向: 发达国家的支配地位 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分布 发生变化





制成品的增长 快于初级产品
2、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关系
第一次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分工:剩余产品的交换

然的物交换
第二社会次大分工:手工
直接以交换为
目❖的的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扩大,货币产
生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频繁,交换关
系扩大 私有制产生 阶级矛盾深化
形成国家 商品交换超出国界 国际
贸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
❖ ③ 主要贸易中心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美 国
❖ ④ 主要贸易商品。 ❖ 香料、茶叶、丝绸和咖啡 ❖ 纺织品贸易
❖ (3)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

① 发展背景。
❖ 帝国主义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带有垄断的 特点国际贸易成为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 重要手段。
❖ 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①❖ 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 发 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展❖ 背 景 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手段迅猛发展。
火车、轮船、电 报机及电缆网等出


②贸易方式

商品交易所、大贸 易公司取代了对外 贸易特权公司,运 输业、保险业及银 行业等在国际贸易 中得到广泛发展。
信贷 关系
经营国际贸 易的组织机 构建立且日 益专业化
2003年全球主要服务贸易进出口国家或地区排序
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排名
国家或 地区
出口 额
占比 /%
增长 率/%
排名
国家或 地区
进口额
占比 /%
增长 率/%
1
美国
282.5
16
4
1
美国
218.2 12.5
6
2
英国
129.5 7.3
5
2
德国
167.0
9.6
12
3
德国
111.7 6.3
12
3
英国
112.4
❖ 工业上的霸权带来了商业上的霸权,对外 贸易成了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对外贸易真正实现了世界性。
第三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征及其 发展趋势
❖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 1948-1973: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体现在三方面) 科学技术革命浪潮 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发展迅速
和 阿 拉 伯
地 中 海 东 部
地中海、北 海、波罗的 海和黑海沿

和沿海城市 如广州
大马士革
❖ (4)主要贸易商品 ❖ 王室和奴隶主阶级追求奢侈品
❖ 2、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的广泛发 展.
❖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①发展背景
❖ 资本原始积累,欧洲国家通过暴力、掠 夺 和欺骗的方式,扩大了对殖民地的贸易


地理分布表现为

越来越多的国家

参与国际贸易,
各种类型的国家
对外贸易都有了
不同程度的增长
工业制成品贸易中 劳动密集型轻纺产 品比重下降,而资 本型货物比重上升。
发达国家内部,日本和欧洲贸易 地位 上升较快,美国下降;发展
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处于领先 地位
3、技术与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 七十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不断 提高,1970年世界服务出口额为800多亿美圆,1980年增 加到4026亿美圆,1990年8962亿美圆,2000年翻了一倍, 达到16136亿美圆,1985年,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 为16.1%,2004年上升到19.26%,近年来基本稳定在 20%的水平。在服务贸易中,旅游、通讯、计算机、信息、 保险、金融行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旅游服务从1980年的 26.2%上升到1997年的31.7%,通讯、计算机和信息从 37.8%上升到40.7%, 保险和金融从2.9%上升到5%。传 统的服务行业比重在下降,如运输贸易所占比重已经从 1980年的33.6%下降到1997年的23.2%。
❖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措施进一步 加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科学技术的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 ② 主要贸易商品

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
比重持续稳定
❖ ③ 主要贸易中心

帝国主义国家为主,特别是垄断组织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法国、德国及
美国等。
小结
❖ 对外贸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封 建社会由于生产方式及生产工具的原因,导 致贸易不占重要地位,贸易商品范围受到极 大限制,活动不正常。
6.4
11
4
法国
98.0
5.6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资 料
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口 荷兰鹿特丹港 2
国际贸易自由港 香港
3
新加坡港 4
如今世界第一货运港 上海港 5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1、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剩余产品的出现 国家的产生
国际贸易的产生
❖ 到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的 深化逐步形成了国家。国家出现后 ,商品交换开始超出国界,便产生 了国际贸易。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 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
人类❖ 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 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商 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 的商人。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 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海运事业逐渐发展,贸易组织、 货币制度先后建立,使奴隶社会的国 际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总的来 说,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际贸 易在社会经济中都不占主要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