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课堂实录

《圆的面积》课堂实录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并学习的圆的周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圆的面积,好不好?
生:好。

师:那虽能说说关于圆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圆有圆心、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2:我知道圆的周长C=πd或C=2πr.
老师播放幻灯片2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生:我们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生:转化法.
师: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

(板书:转化)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

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比较猜测,体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
1、圆面积概念。

师:孩子们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呢?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生:指出并回答圆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再用用彩笔涂一涂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师:孩子们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半径有关
师: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
播放幻灯片3、4
2、唤醒记忆,实现方法迁移。

师:就是说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那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了困难,请你在大脑中搜索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
生:可以把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

3、布置第一次探究任务。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能)空说无凭,请你用手中的工具、圆纸片试一试。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约五分钟)。

5、学生反馈。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想法了。

我看你们小组的
想法就很好,谁代表小组上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把圆纸片对折得到4个扇形,求出一个扇形的面积,但是扇形面积不会求,可以再继续折。

师:你们折成4个扇形后,为什么还要继续折?
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问题了,继续折,折成的图形就更像三角形了。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这种方法多好呀,有的小组采用的方法不一样,也请他们上来展示一下。

生2:我们把一个圆剪成4个相等的扇形,把这些扇形重新拼一拼,拼出的图形有些像平行四边形。

(老师也把学生的作品贴黑板上)
师:这个小组很有创意,把圆剪成4份,又重新拼成了新的图形(板书:剪拼),刚才拼出的图形像平行四边形吗?生:不像。

6、方法比较。

师:有点轮廓了,看来要怎么让拼出的图形更像一个平行四边形,值得研究。

刚才我们有两种思路,可以把圆折一折,转化成三角形;也可以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想把圆这个新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求出面积。

7、布置第二次研究任务。

师:刚才我们发现不管是折成的三角形,还是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8、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9、学生反馈。

师:各个小组都研究出结果了,谁想先来展示一下?请你们小组先说。

生:我们把圆对折平均分成16份,折出的形状很像是三角形。

师: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生:因为折成4份的话,折出的形状是扇形,和三角形相差太大。

折的份数越多,折出的形状越像三角形。

师:把一个圆对折平均后16份的形状,确实更像三角开了,能让折成的图形更像三角形吗?
生:折成32份。

师:你再折试试看。

生:(折不动)
师: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

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

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正32
边形,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

)
师:如果折成64份、128份……闭上眼睛想一下,会怎么样?师:大家请看屏幕,播放(片2——10)
把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和三角形差得确实比较大。

请大家观察把圆继续分下去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利用课件从4份开始演示,分的份数逐渐增加。

)
生:(感觉很神奇)越来越接近三角形了。

师:和大家想的一样,把圆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越接近三角形。

三角形的底可以看成这段弧,三角形的高可以看成是圆的半径。

你们会求三角形的面积吗?
生:能!
师:用这个方法,我们成功地把求圆转化成三角形,求出了圆的面积。

刚才有的小组方法不一样,上来说一说。

生:我们把圆平均分成8份,剪下来是8个近似的三角形,拼在一起是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把这个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和刚才剪成4份拼成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生:更像了。

师:能更像吗?有的小组有新的方法了。

生:我们把圆剪成16份,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把这个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
生4:更像平行四边形了。

师:这两种和刚才第一种比,更像平行四边形了,如果还要更像呢?怎么办?
生:可以继续分下去,分成32份。

师:再像呢?
生: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
师:现在如果老师让你把圆剪成128份,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我们让电脑来帮忙。

大家看,老师在电脑上播放片6-8,把这个圆平均分了32份,看拼成新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呢?(课件演示。

)
生: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把圆平均分成64份呢?
生:更接近于平行四边形了,有些像是长方形了。

师:把圆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图形有些像长方形了。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把圆分的份数再多呢?
生:拼成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

生:简直就是长方形了。

师:同学们请你把圆剪一剪、拼一拼,得到的图形会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

这样就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

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形状变了,什么没变呢?生:面积。

师:只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三、再次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1、布置第三次探究任务。

师:刚才同学们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折一折,也可以剪一剪、拼一拼,得到学过的图形。

但数学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动手操作上,还要借助数字、字母和符号等进行动脑思考和推理。

现在,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
师:播放(投影片9)
生:有!
师:刚才大家利用圆纸片折的、剪拼的图形都不太标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屏幕上呈现的这两种方法的示意图帮助你思考,大家可以对照示把推导的过程写在上面。

2、学生反馈。

师:这个小组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他们推导的结果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剪拼法)把圆剪一剪、拼一拼变成了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C÷2=πr 表示,宽相当于半径,用r表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πr×r=πr2(实物投影呈现)。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谁愿意再起来说一说。

(教师再请一个同学说自己的想法。

)
师:(边讲边板书)老师也听明白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

现在要求圆的面积是不是很简单了?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了?
生:圆的半径。

4、反思小结
师:你们可真聪明呀!刚才两个小组推导的结果都是πr2,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

圆的面积可以用S表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现在看来,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就可以了?
生:圆的半径。

师:知道了面积,用π乘半径的平方就求出了圆的面积。

四、解决问题
师:出示例1、
生:独立完成后,同为在交流。

师:下面咱们做两道口答题(播放幻灯片13)
五、拓展提高:
师:播放投影片14
学以致用:地上用绳子栓着一只狗,绳子长米,接头处忽
略不计,这只狗活动的面积有多大?
六、全课总结
师: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生:我会求圆的面积了,公式是S=πr2。

师:这是知识上的收获,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没有什么收获呢?
生:可以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更重要的是大家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这个新图形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求出了圆的面积。

以后大家遇到新问题,都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能否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