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标题的含义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叙事散文文体。
文章的标题有三层含义: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是“离太阳最近的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它的伟大力量。
最后,暗示这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
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3.问题导读: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红柳。
生存环境:它们生活在“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在荒漠的皱褶里”“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长在沙丘上”。
作用:突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在高原雪域中的珍贵。
(2)作者在描写红柳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描写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作者是按照“树干”“树叶”→“树根”这样的顺序来描写红柳的。
描写的重点是红柳的根。
突出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它为改善人类
的生存环境所做出的贡献。
(3)标题“离太阳最近的树”有几层含义?
①因为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所以说它“离太阳最近”,这是其表层意义。
②其深层含义是显示红柳的气势,蕴含了从太阳那里索得光和热的伟大力量。
③暗示这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4.作者为什么要把红柳称作“原著居民”?
答:因为红柳是千百年前就在这高原上扎根成长的生命;表达了作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