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
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
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
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
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热,电化学,物质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
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
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
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
二、2016复习备考策略详谈(一)明确要求,把握方向。
"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依据"考纲"选择复习内容和深广度,不搞"偏、难、怪"的内容,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坚决删掉,对"考纲"中降低要求的内容,坚决不拓宽、不加深,对"考纲"中新增的内容,要认真研究,复习时到点到位。
这样,既把注意力放在重点、热点、难点及关键点上,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握了高考方向。
(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目前学生的状况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有必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将几本化学教材通读,尤其是平时容易忽视的一些地方更应着重理解,同时加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所涉及方程式及其实验现象的反复记忆,以便高考时能快速、准确的提取基础知识进行应用。
复习要针对理综高考化学科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以无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代表和反映有机烃与烃的衍生物官能团衍变关系的推断题,训练学生用正向、逆向、统摄思维进行推理,提高推理能力。
同时要选择以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实验题,突出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操作方法、现象描述、简单设计、分析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注意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实验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理综化学实验试题其考查不外乎从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理解、评价、改进、拓展等,试题回归教材却高于教材,但每年考生的失分点却较多,因此,我们应重视教材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三)专题专项,科内综合。
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深化知识,构建网络,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加快解题速度,提升准度。
点应放在教师的讲评上,讲评应抓住重点,只讲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可以归类讲解,一题多解,变式训练,切忌一份试卷从头讲到尾。
在后期的模拟测试中,练习要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习。
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不宜过多,不要搞题海战术。
我们后期使用的模拟测试题都是质量比较高的理综试题,这对学生快速适应高考大有好处。
(四)重视习惯,严格要求。
化学复习要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当一轮复习结束时,可能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化学实验能力差、思维的变通性差等问题,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一定要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等现象。
(五)及时反思, 查漏补缺。
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
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高考命题具有必然性与随机性,命题组的潜意识里有一个3——5年的命题周期。
由此若对近几年年的高考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必能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将会大大增强指导复习的针对性,大幅度提高应考复习的效率。
同时,高考命题也存在着相当的随机。
下面是我研究近四年高考化学试题后对2016年高考化学卷的试题作出的预测:(一)强调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考查,坚持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1.坚持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近四年有关试题题量:2题,难度:较易;内容:同分异构、有机反应、有机分子空间构型、有机物的性质。
2010年考查的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类型。
对简单有机物的考查主要涉及必修2中的内容,因此要通读该部分教材,了解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性质与用途,明确分馏原理、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流程,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聚合反应、以及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等概念的含义。
【高考预测】常见有机物性质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在选择题中主要涉及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性质及用途,性质主要是判断是否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取代、加成或氧化反应及有机物的分离实验等。
2.坚持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考查力度逐年加大。
?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考查重点有:(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被氧化元素,被还原元素等概念判断。
(2)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包括补项。
(3)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化学融合,即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件强弱,进而书写化学方程式。
(4)灵活运用电子转移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如金属溶于酸,再与碱反应,用守恒法判断金属、气体、沉淀之间的关系。
(5)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能源(新型电池)的联系等。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新信息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考预测】氧化还原反应往往与其他模块知识整合,联系实际应用,强调与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预计今后命题时会给一些新的背景材料,要求根据信息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更加注重与STSE的结合。
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单、双线桥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能正确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3.坚持对离子反应考查,考查力度加大。
考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书写技能,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与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盐类水解相关的离子反应是重点。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五类情况。
【高考预测】对离子方程式的考查仍以分析化学式拆分不当、电荷不守恒、产物不合理、遗漏部分反应等错因为主,穿插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问题;离子共存问题会加强设置隐含条件的考查。
4.坚持对化学计算、实验、书写化学用语等基本技能的考查。
?利用盖斯定律,有关化学平衡,特别是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是历年考查的重点。
热化学的方程式:主要考查热化学的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热的计算等。
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等难度。
随着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反应热成为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近年来,主要以概念的判断、图象题、反应热的计算题型较为多见。
【高考预测】对反应热创新考查视角主要有:(1)创新应用概念:命题者一般不直接考概念,而是通过转化考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反应热综合应用创新:如反应热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联系、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等;(3)创新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试题可以通过能量变化、盖斯定律、键能等创设新情境,提供新信息,通过比较分析、计算等方法来求解"△H"的值,从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热化学方程式创新:例如,考查中和热概念引入沉淀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比较。
5.坚持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中离子平衡、电化学、原子结构等化学原理的考查。
特点:全面覆盖、突出重点、难度适中。
?【高考预测】①电化学原理力求命题形式创新,强调基础知识的迁移。
一是运用原电池原理判断正、负极,电极反应现象等,分析并书写相应电极反应或电池总反应,判断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变化、离子迁移方向,溶液酸碱性变化情况等。
二是根据电解规律分析实际问题(如2012年山东卷第28题)电化学原理与实验相结合等,关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设计原电池问题。
②化学反应速率同样化学平衡题目常常以图表、图象、数据分析等形式出现,定量分析与计算的相结合,与工业生产实际或话实验等内容密切联系,体现化学学以致用的理念。
特别要注意利用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K′的大小来确定化学平衡移动方向或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二)突出对科学素养、对能力的考查?1.突出对综合能力的考查:?①用多种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考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有机无机综合进行推断。
?2.考查考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科命题注意自主学习能力:①化学试题考查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形式是考查学生通过阅读试题,观察实验装置、图形、图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新旧知识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考查通过对曲线观察,获取信息能力。
?(三)继续强调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在考查实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对实验的评价、分析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