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合理安排时间

(完整版)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图片和卡片、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利用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猜谜语游戏: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是什么?(时间)
师:真棒,是时间。

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课件演示):每到周末,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可以休息。

星期天上午,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妈妈忙着陪客人聊天。

她让小明帮忙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

2、任务呈现,读一读。

(出示课件)
师:我们平时沏茶时要做些什么事呢?(抽生自由回答)
(出示课件)看来,你们很有生活经验。

我们来听听小明沏茶要做的事和所用的时间。

(听小明读信息)
师:这六件事是小明沏茶时需要做的。

看看哪位同学最有生活经验,知道小明第一步要做什么比较合理。

生1:洗水壶和洗茶杯。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2:洗水壶。

师:那小明最后一件事一定是做什么?
生3:沏茶。

师: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在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安排时间?
3、小组活动:摆一摆、写一写、算一算。

师:请看小组合作要求:(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讨论:在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怎样安排合理?
(2)、用工序图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

(3)、摆完以后把你们小组的方案在纸上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4)、算一算所设计的方案需要用多少时间。

师:明白了吗?活动开始!
4、反馈与交流。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方案?(投影展示学生方案,并小组派代表上台说说自己的方案,老师在黑板上利用卡片出示方案)
方案一:洗茶杯→找茶叶→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师:这样安排要几分钟?怎么计算?(生1:14分钟)
还有其他方法吗?(投影展示其他组学生的方案并让其汇报)
方案二: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生2:1+1+8+1=11(分钟)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方案?
方案三: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
↓洗茶杯(2分钟)
(1分钟)→沏茶(1分钟)
生3:1+1+8+1+1=12(分钟)
5、引结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师:比较这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

因为用的时间最少,在烧水的同时可以找茶叶、洗茶杯,同时做了三件事情,这样更节省时间。

师:说得真好!接水、沏茶能同时进行吗?
生:不能,因为水还没烧好不能沏茶。

师:那老师为什么把这三件工序竖的摆放在一起呢?
生:因为这三件事是同时做的。

(师强调:我们要把同时做的几件事摆放成一列)
师:这个方案需要用多少时间?怎样列式?(生回答)
师:为什么计算时间时,找茶叶和洗茶杯一共用3分钟不需要算进所用的时间里?
生:因为这两件事是在烧水的时候同时做的。

师:那么,像这种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把它称为“最优方案”。

师:为了更清楚地把整个方案表示出来,我们把它画上箭头,像洗茶杯和找茶时这两件事是在烧水时同时做的,就在旁边画一个向下的箭头,表示同时做,这样的图就叫流程图。

(老师在黑板上画箭头,板书:流程图)
6 、小结。

师:通过解决沏茶问题,想一想要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生1:做事情要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并将可以同时做的事同时完成,这样就能节省时间。

(板书:先后顺序、同时做)
生2: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
师:沏茶问题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优化问题,优化就要求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

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寻找最优方案去解决。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原则,我首先创设了生活情境----为客人沏茶,这样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先想一想,自己沏茶的时候需要做什么事,再看小明需要做哪些事,这样设计能巧妙
地拉近学生和小明之间的距离,使问题层层递进,使教学过程衔接自然。

通过观察知道,小明做的事很多,请同学们帮助小明想一想,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才让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这样就为设计出最优化的方案提供了素材,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最后通过学生的汇报,共同总结出最优化方案。

让学生真正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化方案。

]
三、学以致用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
1、午饭时间快到啦!妈妈要做一顿美味的中餐招待李阿姨,做饭时需要做的事情如下表。

问: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帮妈妈安排这些顺序,才能用最少的时间让李阿姨吃上午饭呢?(先设计出方案,再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后再交流反馈)
2、小明已上初中了,他早上起来到上学要做几件事,怎样安排,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这些事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做题,再交流,在交流中让生明白只要设计合理,不超时,都可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设计了2个生活小问题,让学生能运用新掌握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最优化的方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3、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对设计优化方案,合理安排事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那么,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呢?他们这样安排合理吗?说说你的想法。

(1)、小丁边走路边看书。

(×)(2)、小红边吃饭边看电视。

(×)
(3)、芳芳边唱歌边弹琴。

(√)
[设计意图:对合理安排事情有了初步认识后,再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提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科学并合理安排事情的真谛。

]
4、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师先举例子再让学生说一说。


如:高老师一边吃早餐一边听新闻广播。

老师们一边听课一边做记录。

[设计意图:请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使他们再次感悟生活与数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学习数学文化:统筹方法。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统筹方法”,他积极推广、普及这种数学思考方法,并在1965年发表《统筹方法平话》一书。

也叫“优化法”,“最优法”,“统筹法”即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

[设计意图:将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会让学生倍感亲切、自然,使其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

]
五、畅谈收获。

1、这节课快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合理安排事情,在生活中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老师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课件出示名言)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畅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再一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然后再用名人名言结束了本节课,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给学生以启迪。

]
附板书设计:合理安排时间
流程图先后顺序同时
方案一:洗茶杯→找茶叶→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最优化)
方案二: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找茶叶
洗茶杯
方案三: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
↓洗茶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