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双块式轨枕及生产线研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CQ/ZC –技术.45-2010
无碴轨道用双块式轨枕
内控标准
2010-9-24发布2010-9-24实施受控状态:分发号
前言
本标准根据西宝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和SK-2双块式轨枕产品设计图并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
现场生产时亦应照此执行,可进行局部修订。
双块式轨枕系列型号分为:SK-2
本施工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起草部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轨枕项目部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批准人:
目次
1适用范围 (4)
2引用标准 (4)
3原材料 (5)
4工艺流程 (7)
5斜S钢筋的弯曲成型 (8)
6骨架焊接 (8)
7预埋套管及骨架安装 (8)
8端模板安装 (8)
9钢模型的质量要求 (9)
10混凝土施工 (10)
11混凝土灌注和振动 (10)
12混凝土蒸汽养护、试件制作和强度检验 (11)
13脱模 (11)
14轨枕的储存和堆放 (12)
15成品检验 (12)
16产品标记 (15)
17产品合格证 (15)
18产品存放及运输 (15)
1适用范围
本标准以西宝客运专线XBZQ-1标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和SK-2双块式轨枕产品设计图为依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高于技术条件的部分条款,未涉及部分的条文,仍然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的相应条款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机组流水法”工艺生产SK-2双块式轨枕(以下简称轨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细则的条文。
本标准执行时,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ASTMC1260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GB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50119-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73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343-94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GB/T701-1997 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GB700 碳素结构钢
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B/T292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TB/T3054-2002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QJ/CQ07.1.14-2002 产品原材料检验标准
科技基【2008】74号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暂行技术条件铁建设【2009】152号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3原材料
3.1钢材
3.1.1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CRB 550级冷轧带肋钢筋,技术要求应符合GB13788的规定。
3.1.2螺旋筋
螺旋筋使用低碳冷拔钢丝应符合YB/T5294的规定。
3.1.3弯曲钢筋
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技术要求应符合GB/T701的规定。
3.2混凝土
3.2.1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熟料的C3A含量不宜超过8%,三氧化硫含量应不超过3%,游离氧化钙含量不超过1.0%,碱含量不超过0.60%,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铁建设【2009】152号)的规定。
3.2.2粗骨料
粗骨料采用5-25mm的连续级配天然岩石碎石,分级贮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含泥量按重量要求不大于0.5%,氯化物含量不大于0.02%,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152号)中的规定。
3.2.3细骨料
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细度模数范围为2.3-3.0,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152号)中的规定。
3.2.4不应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或砂浆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反应的骨料;当骨料的砂浆膨胀率为0.10-0.20%时,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
在轨枕投产前及粗骨料或细骨料来源改变时,应根据TB/T2922和TB/T3054的规定对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和评价,由国家认可的检验单位提出报告。
3.3 水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152号)中的规定。
3.4 外加剂
混凝土内可掺用减水剂等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不小于25%、收缩率不大于110%的减水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9】152号)中的规定。
3.5 掺合料
在轨枕及混凝土性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混凝土可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其掺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152号)中的规定。
3.6 塑料套管
应采购铁道部运输局或用户指定的塑料套管定点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进厂时应逐个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有无裂纹缺陷,并符合“预埋塑料套管技术条件”的规定。
同一块SK-2型轨枕的预埋套管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按用户要求)产品,同时其锚固螺栓由指定配套厂供应。
4.轨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工艺流程图
注:“”表示特殊工序,“”表示关键工序
5.骨架焊接
钢筋桁架焊接尺寸偏差
6.预埋套管及骨架安装
6.1轨枕内所有预埋套管应按设计图位置和间距准确安装,并应与模型壳体牢固连接,确保混凝土振动时不变位。
钢筋不得与预埋件相碰。
6.2 安装预埋套管螺旋筋并固定。
螺旋筋应固定于套管上并位于套管的同心圆上
6.3钢筋桁架放入模型时,应注意避开绝缘预埋套管位置。
钢筋桁架架不得偏斜、扭曲。
采用平板靠尺,搁置在两边侧模上,用钢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桁架在轨枕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进行调整。
6.4钢筋骨架组装和预埋套管安装结束后,按照设计图纸对所有项目进行检
查,填写钢筋检查记录表和预套管检查记录表。
7. 模板安装
7.1模板使用前必须清除灰渣和污物,尤其在预留槽口处,和模板断面结合部应清扫干净。
8. 钢模型的质量要求
8.1轨枕模型应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钢制模型生产。
必须保证轨枕各部形状、尺寸及钢筋桁架和预埋套管的准确位置。
8.2模型的制造公差不得超过产品容许偏差的1/2。
8.3新制模型应有检查验收的合格记录,旧模型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通知整修。
对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模型应立即停止生产。
模型安装好后质量要求
9. 混凝土施工
9.1计量检定:各种材料的计量系统必须满足称量精度要求,必须经计量室和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电子秤、磅秤每六个月检定一次。
9.2骨料含水率测定:一般情况下,每天测定含水率一次,遇下雨应增加测定次数,并据此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9.3混凝土搅拌制度
9.3.1 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试验室每班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碎石分两级称量(5-10,10-25)不得随意更改。
9.3.2混凝土配料允许误差应符合TB10210-2001的规定。
混凝土各配料误差按重量计为:砂、石±2%;水泥、粉煤灰、水、减水剂、干燥状态的掺合料±1%。
9.3.3搅拌机加料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