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块式轨枕总体施工方案1.1双块式轨枕预制技术措施(1)为保证双块式轨枕的质量采用一套德国进口的双块式轨枕生产流水线及配套的钢筋行架生产线、模具吊运流水线,确保轨枕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2)应根据产品类型,试验室应对它的组成进行分析并归类,制备混凝土时,枕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少于320 kg/m3的水泥含量,不宜超过450kg/m3,水灰比低0.45。
(3)为防止轨枕砼干裂及加速模具的周转采用蒸汽养生,双块式轨枕强度增长快,不会出现表面收缩裂纹,干缩裂纹等,达到外观质量优良。
1.2 设计生产能力双块式轨枕在贺街车站预制场集中预制占地151亩,负责供应1-4标151Km(双线)双块式轨枕的铺设,约503434根;生产循环时间为4~6min(1×4套模型)。
按每天3班生产,每班采用8h工作制(含0.5h的设备检修及交接班时间),120套模具;分别按照5min循环时间计算,一条生产线每天的最大产量为3×7.5×60/5×4,即1080根轨枕;每月生产时间按28天计算每月的可以生产30240根,一年可生产362880根。
双块式轨枕预制场2009年2月1日开始规划建设,利用3个月的时间正式完成双块式轨枕厂的规划建设,2009年5月1日~2009年7月31日完成生产设备的联合调试,2009年08月1日~2009年9月30日完成双块式轨枕厂技术条件评审及生产许可证考核检验等各项工作,2009年10月1日正式开始生产双块式轨枕,2012年3月31日预制完成双块式轨枕。
生产总工期18个月;各类工种管理人员总计180人。
1.3 总体布置图1.3.1 轨枕厂(场)组成轨枕厂(场)建设一般包括一座生产工厂的各项建设项目。
可根据其工程项目的性质划分以下几类:主要生产工程:原材料存储设施、主要生产车间、成品库等。
对于无碴轨道轨枕厂(场)来说,主要是轨枕生产车间、钢桁架生产车间、钢材库、水泥库、砂石库和成品库等。
辅助生产工程:机修车间、试验室、材料仓库等。
动力系统工程:锅炉房、变配电间、压缩空气站、动力输送线路等。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铁路专用线、油库等。
生活福利工程:办公室、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
其他工程:围墙、绿化等以上几个方面的设施,我们可以根据各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部分采用临时设施设计,但应满足武广公司关于《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
1.3.2 枕厂(场)址的选择厂(场)址选择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性工作,拟定的厂(场)址要有利于施工,有利于产品的运输,要经济合理,要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综合分析,力求做到:(1)有丰富的供应量和较好质量资源条件,力求就地取材。
(2)尽可能靠近主要原材料产地。
(3)供应半径不宜过大,既要考虑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又要考虑产品的合理供应范围,以降低运输费用。
(4)应选择交通运输条件方便的地区,尽可能靠近铁路、公路。
尽量邻近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工业企业,以便利用已有的建厂条件,节约建设投资。
(5)应有可靠的水源,尽可能减少工厂供水、供电的建设投资。
(6)地质条件应适合厂房和设备基础的要求,以简化基础工程处理。
1.3.3 轨枕厂(场)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1)首先应考虑工艺流程的合理性,从原材料到成品库堆放要基本呈流水作业,尽量避免倒流水作业。
对于轨枕厂(场)来说,其工艺流程基本为: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的储存厂→混凝土制备→轨枕生产→轨枕的储存和发运。
可呈“一”字型布置或“L”型布置。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布置力求紧凑,节省用地面积,原材料堆场及成品堆场应按照当地的运输、供应条件,合理确定面积,并留有一定的余地。
(3)在辅助车间与主车间之间,辅助车间与辅助车间之间,在满足防火、卫生和采光的条件下,建筑物和构造物的距离尽可能缩小,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运输。
(4)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划分厂(场)区,按功能进行分区布置,即把厂(场)区划分为若干地带,如原材料存放区、辅助车间区、主车间区、成品堆放区、生活设施区和厂(场)前区,应以主车间区为全厂的中心,把各功能区有机的结合起来。
(5)各车间应按朝向和主导风向适当布置,对产生粉尘和污染的车间,应布置在枕厂(场)的下风方向。
可能导致部分倒流水作业也是允许的。
对于轨枕厂(场)来说,钢筋桁架加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很大的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应远离办公区,可以布置在主车间下风口处或两侧的位置。
(6)当厂(场)区内设有铁路专用线时,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考虑建筑物与铁路线保持一定距离。
1.3.4 年产362880根双块式轨枕制枕厂(场)总平面布置实例该枕厂(场)年产量可达362880万根轨枕,全厂(场)员工约180人,其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 各功能区的设计及说明(1) 材料区不同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日期。
●钢材存放区:地面宜采用硬化混凝土地面。
钢材存放可室内存放或露天存放,装卸钢材时应厂名、级别、规格分批存放,并分类设立标识牌。
●水泥存放区:水泥宜采用料仓存储,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存储时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m。
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预留通道。
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砂石存放区:要修建防雨棚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地面可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骨料应按规定分级运输、堆放和计量。
●配件库: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配件库数量和大小,材料和配件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2) 生产区●钢筋加工生产线:钢筋加工生产线采用自动流水线加工,生产所有轨枕所需要的钢筋,如钢筋桁架、箍筋、螺旋筋、定距夹子等。
钢筋加工生产线配备有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设备、钢筋桁架生产线设备、数控弯箍机等。
其中,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包括线材盘条高架放线架、除磷机、润滑涂复机、Y型轧机轧制、水平牵引机、应力消除机、收线机;钢筋桁架生产线包括盘料放线架、钢筋矫直导向系统、钢筋存储系统、链式斜筋弯曲成型加工机构、焊接主机、桁架输出机构、桁架剪切、收线系统;●双块式轨枕生产线:按轨枕生产工艺要求(机组流水法),轨枕生产线应配备有钢模型、模型输送辊道、混凝土灌注设备、振动台、养护通道、钢模运输车、翻模机、轨枕传送辊道、模型清理间、扣件安装台位、链式传送机等。
钢模型采用4×1联短模型式,养护通道应具备有自动控温系统来控制养护温度。
●成品库:成品库地面可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或条形基础。
可利用龙门吊或叉车码垛存放,采用龙门吊码垛最高12层,叉车码垛最高8层,每层均为5根。
库内应设置有轨枕预检台位和轨枕装车区。
(3) 辅助生产区●维修间:主要用于轨枕模型检修及厂(场)标的更换。
●混凝土搅拌站:宜采用全自动搅拌系统和立式行星搅拌机,控制系统须具有自动检测混凝土温度和控制混凝土稠度等功能,以确保制备高品质的混凝土。
●试验室:一般设有水泥室、计量室、压力室、混凝土室、标养室、质检室和办公室。
试验室应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应持有权威机构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
试验室的房屋面积应满足试验检验工作需要,布局合理;工作室环境条件应满足试验检验标准和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试验检验仪器设备的精度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满足进行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场检验及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质检设备应满足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配件库:主要用于配件存放,按生产要求设置配件库大小,用于存放生产用原材料和配件。
如进口设备的备品配件和生产工具、用于存放维修的备品配件和消耗材料、塑料套管、扣件、垫木。
●锅炉房:按要求保证轨枕养护用汽和冬季生产厂房供暖要求,一般包括操作室、软化水设施、煤库等,应有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以达到相关环保排放要求。
●配电间:保证生产生活用电。
(4) 办公生活区●办公区:按生产要求和组织机构设置办公房间,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砖混结构或活动板房结构,周边宜设有适当的绿化带。
●门卫值班室:对生产和生活区进行人员安全管理和进出车辆管理。
可采用砖混结构或活动板房结构。
●生活区:可与办公区布置在一起也可分开,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活动板房结构,面积应满足员工生活需要,包括员工住房、活动场所、食堂,卫浴间和停车场等,一般设有围墙进行封闭式管理。
1.5 水、电、汽辅助设施的说明1.5.1 给、排水说明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和建厂(场)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生产厂(场)的水、电、汽布置图。
1.5.1.1给水管及管径选择需经过计算生产总用水量,根据计算结果并考虑管网压力及其他不可预见因素,从安全角度考虑,进水总管宜适当放大,选择总管与支管的管径、型号。
1.5.1.2 给水管铺设要求应满足生产或生活用水要求合理布置。
给水管均采用铁管埋地铺设,给水管穿过马路和其他重载区域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1.5.1.3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需考虑生产区排水及污水的排放,可采用明沟或暗沟收集排水,污水经专门设施收集后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向指定的管道。
1.5.2 供汽系统说明根据轨枕生产工艺要求,从锅炉房分汽缸主要考虑分两路给生产线供汽,一路用于轨枕养护,一路用于冬期施工轨枕生产厂房恒温,供汽管道可采用无缝钢管架空铺设或埋地铺设,埋地铺设需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架空铺设外包保温岩棉处理。
1.5.3 供电方案说明(1) 主要用电设备分组,见“主要用电设备分组表”。
主要用电设备分组表(2) 根据电机功率计算,选购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变压器。
(3) 供电系统一般设计电气低压系统为380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主回路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
按照总平面布置图要求设计回路应包括钢筋桁架生产线、轨枕生产线、锅炉房、试验室、办公生活区、路灯照明和备用线路。
(4) 保护方式生产用电系统主要采用TN-C接零保护方式,手持式设备、临时灯、活动插座、室外配电设备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工作零线与保护地线严格分开,插座回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5) 防雷设计变配电室、较高的重要设备等需要考虑防雷设计,其防雷设计要求如下:●锅炉房烟囱较高,也是防雷重点,确保烟囱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小于4Ω。
●配电设施内安装避雷器,可有效地防止雷电波沿电缆等导体传入造成损失。
●龙门吊等重要设备几乎全部是钢构件制作,但操作人员和敏感设备均在室内,而室内相当于一个等电位体,不会受到雷击损伤,因此可以不考虑防雷设计。
●其他一般建筑物及设施高度低于6m,可不考虑防雷设计。
2 生产厂(场)房的总体布置设计2.1 平面和截面布置形式及尺寸生产厂房主要为满足钢筋生产和轨枕生产,钢筋加工生产可采用轻钢结构的96m×18m跨的标准单层工业厂房,厂房内设置2台5t桥式起重机,轨顶标高根据设备要求一般确定为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