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了数的关系。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3. 掌握周期、族等概念【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知识链接】一、 原了序数1. 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 ・== 二、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 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 把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在同一个纵行O 【自主学习】观察《元素周期表》填写:1、 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1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周期称为长周期。
2、 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VJI 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 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1 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 族,一个 族。
%1 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合作探究】一、如果第七周期排满后,应为儿种元素?二、请根据各原了结构描述出Na 、C 、Al 、S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 指出原子序数为5、19、23、35的元素的位置在哪里?(用周期和族表示)四、 甲乙为同主族,甲原子序数为X,则乙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 X+2B.X+4C. X+8D. X+18三种元素原【当堂训练】1.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屯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2. 某一周期II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III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B.可能是x+8C.可能是x+2D.可能是x+1或x+11或x+253. 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 4型化合物,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 n,则m 和n的相互关系为()A. m - 13 = nB. n + 5 = mC. m + 8 = nD. n - 11 = m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届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 同一周期(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 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索的原了核外电了数相差8个D. 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5. X 、Y 、Z 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YI 司周期,Y 和Z 同主族,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 、Y 、Z 是 (・)A. Mg 、Al 、SiB. Li 、Be 、MgC. N 、 0、 SD. P 、 S 、 06.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_3_4 _6_J_A. _____ 11B. jF14 ____ C. _____ 1011 D. 101112 19 2032 33 ~VT IS207. A 、B 、C 、D4种元素,已知A —核外有18个电子;B 原了最外层电子数比D 原了核外电子数多 2个,B 原子比D 原了多2个电子层;D “核外没有电子,C 元素原了核外电子数比B 元素原子核 外电子数多5个。
(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
(2)画出C 和D 原子及A 「的结构示意图。
(1) A 、B 、C 、D(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探究第一及第七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及递变性,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2. 理解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自主思考】我们把IA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画出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
【自主学习】一、碱金属(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问题1.从钾、钠与氧气反应实验中,总结出钾、钠与轼气的反应衍I吆相似性、递变性? 答:相似性:。
递变性: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O问题2.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总结出钾、钠与水反应的相同点、不同点?答:相同点:与水反应都生成和。
不同点:与水的反应越来越,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O(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见课本第7页)碱金属有这样的相似性、递变性的本质原因在哪里?・• ・•(三)结构决定性质♦♦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最外层电子易,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金属性0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卤素(一)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 ,电子层数(-)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见课本第8页)卤素和用的反应可用通式用+乂2==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Bk、【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反应程度依次,形成的闵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02、闵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Clz+ NaBr ==CI2+ KT === .B.破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D.成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 3金属性最强的是( )[小结]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 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非金属性—O 非金属性:得电了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也化合的难易程度2、 非金属单质其气态盆I 化物的稳定性3、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合作探究】一、现有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KC1、KI 、新制氯水、KBr 不用其他试剂,怎样鉴别它们?二、成(At )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推测成和成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A. 彼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破是有色气体【当堂训练】1.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 、 NaB 、 LiC 、 KD 、 Cs 2. 下列对钏的说法,错误的是()%1 原子半径比Na 、K 要大 ②熔沸点比Na 、K 要高%1还原性比Na 、K 要强 ④跟水反应比Na 、K 要缓和⑤从相应化合物中制取钏比制取Na 、K 要难A 、①②④B 、②⑤C 、④D 、②④3. 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①ci 和 性的性质相同;②cm -具有氧化性;③C1比C1多一个电子;④盐酸兼有酸性、氧 化性、还原性;⑤C 「具有酸性;⑥Ch 的氧化性比盐酸的强;⑦%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⑦ 4. 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B.与盐溶液反应时都能生成碱和氢气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升高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加 5. 已知彻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A.刨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R.根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C. 钥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 在溶液中枢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6. 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A.得电子能力 F 2>C12>Br 2>12B.还原性 F<Cl <Br <1-C.稳定性 HF>HCl>HBr>HID,酸性 IIE>HCl>HBr>Hl7. 取5. 4g 某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R2O )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水反应,蒸发反应后的 溶液,得到8g 无水晶体。
推断:(1)该碱金属是? (2)原混合物中R 的质量是?(3)混合物中RR 的质量是多少?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理解核素及同位素概念2. 具有把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卜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构成原了的粒了之间的关系和数目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知识链接】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所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知识。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1、原了的构成:原了是由居于原了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
原了核由和构成。
2、原子序数二==【自主学习】一、质量数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思考与交流]从表格得出原了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原了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了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了的质量,将原了核内所有叫做质量数。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A) = +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修X。
二、核素和同位素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的三种核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同位素,相互之间.【合作探究】一、填写下表,总结质量数(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思考与交流]质量数(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二、原子形成离了之后构成原了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A Y n+ A Y n-[总结和比较]Z入和Z入中的质了数、中了数、质量数和电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