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元素周期表 学案8(人教版必修2)

1.1元素周期表 学案8(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3、能写出1~36号元素及各主族元素符号【学习重难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表的结构。

【课前预习】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纵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填写下表:【堂上探究】一、元素周期表1、排列规则2、结构(1) 周期观察教材附录后的元素周期表,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电子层数所含元素种数短周期1 H(1)---He(2) 1 22 ---3 ---长周期4 ---5 ---6 ---7 Fr(83)--(112)通过以上表格,互相交流你发现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族①观察教材附录后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下列问题:a、为什么元素周期表有18列(纵行),但族却只有16个?b、主族、0族、副族、Ⅷ族的构成元素有什么区别?C、哪个族包含的元素种数最多?②完成下列表格。

主族序数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最外层电子数 1 2 4 6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 /通过以上表格,互相交流你发现的规律?试一试:测试你的快速记忆的能力(看周期表1分钟,然后从左向右依次写出16个族的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口诀:7周期分3短4长1不完全,16族含7主7副Ⅷ和03、图列了解图列中各符号的意义: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表格。

氮(7N) 铝(13Al) 硫(16S) 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 |2、小结结构与位置的关系:【巩固练习】1、某些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写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某主族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A.ⅠA族元素B.第ⅦA元素C.第三周期元素 D.金属元素3、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4、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B、8,8,18,32C、8,18,18,32D、8,8,18,185、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6、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

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 n+核外有28个电子。

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3周期第ⅤA族B.第4周期第ⅢA族C.第5周期第ⅢA族D.第4周期第ⅤA族7、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8、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 B.可能是x+8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9、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A.B.C.D.10、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A.X+2 B.X+4 C.X +8 D.X+1811、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n=m+1B.n=m+11C.n=m+25D.n=m+1012、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ⅤA族13、与第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是( )A.S2-B.NH4+C.Al3+D.K+14、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坏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15、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A.原子序数为86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D.最外层有4个电子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B.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稀有气体元素都是主族元素D.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1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序数B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均位于周期表中ⅡA 族C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小于4D .同周期原子序数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一定处于相邻的纵行19、已知硒(Se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另外三种元素A 、B 、C 与Se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周期_______族; (2) A 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B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C 元素的单质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A 、B 、C 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下图所示。

A 、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 原子的质子数。

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 、B 、C 三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 (2)B 位于元素周期表位置(3)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4)比较B 、C 的的原子半径B____CA B CSe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探究ⅠA族、Ⅶ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结构决定性质【堂上探究】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5页的“科学探究”从表可得出碱金属源自结构异同:同:异:核电荷数由→;电子层数由→;原子半径越来越(2)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6页的表格,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实验现象:请写出锂、钠、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钾、钠与氧气反应实验中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相似性:。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

(3)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6页的表格,同钠与水的反应进比较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相似性: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和。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阅读P7Li Na k Rb Cs相似点颜色熔沸点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递变性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相似性:其余的都呈色,质,密度都比较,熔点也比较。

递变性:由Li —Cs (由上往下):密度依次 (除K ),熔沸点依次【讨论】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总结】1、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 价。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越来越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_______,即金属性逐渐 。

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 。

【堂上练习】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 .依Li 、Na 、K 、Rb 、Cs ,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 .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 .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2、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B .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 C .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D .KOH 碱性比NaOH 强 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 2B .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C .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 ,电子层数2、课本P8页资料卡片中的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律。

【小结】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由上往下) ①颜色: ②状态: ③熔沸点: ④密度: ⑤溶解性:3、课本P8页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从中我们得出剧烈程度怎样以及稳定性变化规律。

(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①剧烈程度: ②条件: ;③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2) 实验1: 溶液由 变成 NaBr 溶液 滴加氯水 滴加CCl 4 上层: 下层:方程式:实验2: 溶液由 变成方程式:实验3: 溶液由 变成方程式:【小结】请同学们指出上述三个反应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得出结论: 【总结】1. 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最外层电子数 ,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 ,即非金属性 。

2.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1、2、3的氧化剂,得出氟氯溴碘的氧化性变化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对于 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3. 主族元素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递 变的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失电子的 能力 ,得电子的能力 ,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 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