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理测量学
做加减乘除的运算。
❖ 心理量表主要是顺序量表。分为智力、人格、 心理和行为评估量表等。
01:35:14
4
心理测验: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
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 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
❖ 对象——人的行为; ❖ 通过行为样本间接推知人的心理特性;
Ⅳ.操作题: (1)明确所要操作的目标,并使之操作化; (2)尽量选择真实性程度较高的项目; (3)指导语要简明扼要; (4)制定评分标准,确定计三)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1. 合成测验
(1)选择和审定试题:
①选择试题形式; ②审定题目:
(2)测题编排
①并列直进式; ②混合螺旋式。
(二)测题的编写
1. 搜集资料:
(1)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2)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3)临床观察和记录。
2. 命题的一般原则:
(1)内容方面; (2)文字方面; (3)理解方面; (4)社会敏感性方面。
01:35:14
33
3.测题的编制要领
Ⅰ.选择题: (1)题干明确、简洁; (2)选项简明扼要; (3)只给一个正确答案; (4)题干和选项避免用词一样; (5)先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心理测量学知识
2020/8/11
1
心理测量学知识概览
1. 涉及的基本概念 2. 常模及常模的用途 3. 信度 4. 效度 5. 有关项目分析的问题 6.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7. 心理测验的使用
2020/8/11
2
一、测量中的基本概念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的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3. 效标效度(实证效度):对一个孩子进 行智力测验,结果和教师对他的评价完 全不一致,为什么?说明测验的效度不 高!
01:35:14
29
效度的功能
➢预测误差
如效度0.80,决定性系数(效度系数的平方) =0.64,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的比例是64%!
➢预测效标分数
➢预测效率指数
预测效率指数E=40——由于该测验的使用, 使得在估计被试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40%的误 差!
01:35:14
26
01:35:14
27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有效必须可信;但可信未必
就有效! ❖ 效度受信度制约
01:35:14
28
效度的类型:
1. 内容效度:内容或行为是否具有代表性?
2. 构想效度(构思效度或结构效度):想 要测量人格,是不是测出了人格的特点?
(1)项目难度 (2)测验的难度
(二)项目的区分度
1. 对被试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也叫鉴别力 2. 计算方法 3. 与难度的关系
01:35:14
32
六、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测验的目标分析
1. 测验的对象:受测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2. 测验的用途:显示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3. 测验目标: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01:35:14
21
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 能力和成就测验> 0.9 以上;
❖ 人格、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测验 0.8~0.85;
❖ 一般原则:信度<0.7时,不能对个人做评价或预测;
0.7≤信度≤0.85时,可以做团体比较; 信度≥0.85时才可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 成绩或作为。
❖ 对个人分数的说明
❖ 动机与焦虑因素
1. 应试动机; 2. 测验焦虑。
❖ 反应定势
1. 求“快”与求“精”; 2. 喜好正面叙述; 3. 喜好特殊位置; 4. 喜好较长选项; 5. 猜测。
01:35:14
39
【疑难解析】重点公式及计算
❖ 1、一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80,欲将 信度提高到0.90,通过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的导 出公式计算出至少应增加( )个题数。 A、60 B、100 C、50 D、40
8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智力测验:中国比内、韦氏成人、韦氏儿童、 瑞文联合等
❖ 人格测验:EPQ、16PF、MMPI等。 ❖ 心理评定量表:SAS、SDS、SCL—90等。
01:35:14
9
心理测验史上的三个重要人物
❖ 高尔顿(F·Galton)
▪ 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 ▪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01:35:14
30
影响效度的因素
1. 测验本身 2. 测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1)主试的影响; (2)被试的影响(兴趣、动机、情绪、态度和身体状况)。 3. 样本团体的性质 4. 效标的性质
01:35:14
31
五、项目分析
(一)项目的难度
1. 定义: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 2. 计算方法 3. 难度水平的确定
▪ 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 卡特尔: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
这一术语;标准、常模等重要概念
❖ 比内(A·Binet)
▪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01:35:14
10
二、测验的常模
❖ (1)常模团体:具有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 者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25
四、测验的效度
测验有效吗?
❖ 测验是不是有效? ❖ 就是心理测验的准确性!也是心理测验的符合程度! ❖ 如用EPQ来测我们的人格,准确吗?我们常常会有这样
的疑问! ❖ 效度具有相对性!智力测验只对测验智力有效,对人格
或其它内容无效! ❖ 效度具有连续性!只有程度的不同,而不能说无效和绝
对有效!
❖ 此题可见基础教材第355页。须注意,教材中这个 地方有错误,正确的是 K=2.25,测验长度应为原 来的2.25倍,90个题目。即需要增加的题目数为 90-40=50个题目。正确答案:C、50。
01:35:14
40
❖ 2、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 I S-RC的测验结果。 言语测验(VIQ)量表分:知识 12、领悟 10 、算术 7、 相似 性 1l、 数字广度 6、 词汇 13; 操作测验(PIQ)量表分: 数字符号 9 、图画填充 8 、木块图 6 、图片排列 7 、物体拼 凑 10 ;VIQ=96 、PIQ=87 、全量表的平均分为9 问题:求助者词汇测验得分的百分等级是( )。选项: A.16 B.50 C.84 D.98 正确答案:C
❖ 标准化——测验的条件对所有被试都必须相同; ❖ 比较的标准——常模。
和正常人 比坏10倍
01:35:14
正常的人群
和正常人 比好10倍
5
心理测验的性质
❖ 间接性; ❖ 相对性; ❖ 客观性。
01:35:14
6
心理测验的分类
01:35:14
•智力测验;
按功能分
•特殊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按测验材料分
5米
01:35:14
标明对象 大小的量
对象也叫事物
绝对零点
单位
10米
参照点 0
相对零点
3
心理测验中的主要量表
❖ 命名量表:如1代表男,2代表女等。用数字来代表事物。 ❖ 顺序量表:第一、第二等。有类别和大小,表明了排序。 ❖ 等距量表:10℃ 、15℃等。有大小和单位,能加减不能乘除。 ❖ 等比量表:80公斤和40公斤等。有大小、单位和绝对零点。能
❖ 比较不同的测验
01:35:14
22
影响信度的因素
❖ 来自样本:
1、人员的来源(异质性):工人、农民、大学生等的 组成比例;天才和白痴等。
2、平均能力水平:来自大学生和初中生显然不一样。
❖ 来自测验:
1、测验的长度 2、测验的难度 3、测验的时间间隔。
01:35:14
23
样本团体对信度的影响
★团体异质性高(个体差异大),则高估信度;异 质性低(个体差异小),则低估信度。 ★团体平均能力水平高,则算出的信度高;平均能 力水平低,则算出的信度低。
Ⅱ.是非题: (1)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 (2)每道题只含一个基本概念; (3)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 (4)表达意见的题目,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 (5)“是”“非”的比例基本相等,随机排列。
01:35:14
34
Ⅲ.简答题: (1)宜用问句形式; (2)填充式空格不宜太多; (3)只应有一个正确答案。
01:35:15
20
信度评估的方法
❖ 几种主要的信度 ❖ 重测信度:两次测验是不是一致?
❖ 复本信度:两道差不多的题,做出来是不是一 样?
❖ 内部一致性信度:题目之间是不是一致?
1. 分半信度:把试题按奇、偶数分开来看是不是一致? 2. 同质信度:测验内部所有题目之间是不是一致?
❖ 评分者信度:评分人可不可靠?
2. 预测与项目分析 3. 信度和效度的考察 4. 常模制订 5. 编写指导手册
01:35:14
36
七、心理测验的使用
❖ 主试的资格
1. 知识结构; 2. 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 职业道德。
❖ 测验的选择
1. 所选测验必须符合测量的目的; 2. 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01:35:14
01:35:14
12
(3)取样的方法
❖ 简单随机抽样 ❖ 系统抽样 ❖ 分组抽样 ❖ 分层抽样等
01:35:14
13
导出分数
❖ (4)常模分数:测出来的分数再转换成标准分数,便于比 较。如一个人1米65,在男人中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下, 这个中等或中等偏下,就可看成一个常模分数。
❖ (5)常模也就是常模分数的分布。如在人群中很矮、比较 矮、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较高、很高等就构成 了一个连续的分布,这就是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