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六讲 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六讲 道教


世界著名的化学炼丹著作:葛洪的 《抱朴子》书影
三、中国远古宗教
•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 期。在原始社会里,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类 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它逐渐形成包括教义和神 学,经典、教义、戒律规矩、组织机构等一整 套宗教体系。其中某些宗教由多神教演变为一 神教,国家的宗教演化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印 度—亚洲—世界)。世界各国的远古宗教产生 于魔术、灵魂信仰和崇拜。中国的宗教则起源 于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 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
• 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 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 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萨”、道 教中的“神仙”。人们信仰这些神秘的 偶像,谋求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于是 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在凡夫俗子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对神秘物的 盲目信仰和崇拜。但是对于艺术史、文学史、 哲学史及科技史的研究者来说,他们一致认为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说宗教也是一 种文化现象呢? • 1、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宗 教的产生各国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魔术 说”,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魔术。古 人解释不了洪水、地震、电闪、雷呜,于是就 用巫术魔法举行祭祀仪式来与之沟通,进而产 生了对它们的崇拜。

•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各 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 “正一派” 中即“正一道”。同时,金元时期,王重 阳创立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 道”。从元代开始,道教正式分为“正一、 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清代 日渐衰落。
张天师坐像与驱邪、治病符
张天师大花钱
• 东汉时道教还有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 是农民起义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创立的,信 奉黄老道《太平经》,“以善道教化”, 符水治病。张角的“太平道”曾征集徒众 十万。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打击。 魏晋时道教有一个大发展。东晋时的葛洪 撰写了《抱朴子》内外二篇,内篇属道教, 整理并阐述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理论,认 为世人通过修炼吞丹而得道后,可不死而 登仙。与此同时,“天师道”在江东盛行, 即张陵的后代。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 远古时代的人由于不能解释做梦、生死 等现象,普遍地认为有一种独立于身体 之外或不随形体的灭亡而消失的精神实 体,即灵魂。由于这种灵魂不会死亡,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 力,原始人既惧怕受到它的危害,又希 望能得到它的恩赐,久而久之,不死的 鬼魂成为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这就是 鬼魂崇拜。
宗教与壁画—— 敦煌壁画飞天
• 如果我们剥去宗教的神秘外衣,它里面 蕴藏的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确实是一 个深远的文化宝库。如果我们致力于研 究哲学、科技(化学——炼丹)、艺术、 建筑、就会发现宗教当中包含着极为丰 富的值得继承和借鉴的东西。宗教是一 种国际间的共同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 神文明的向导。它对人类的各个方面尤 其是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说宗教是人 类的文化现象。
• 当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以后,人们转而崇 拜男性祖先。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中, 崇拜祖先之灵成为社会意识礼仪制度。 历代皇帝都设置祖先灵位,定期祭祀。 汉族普通百姓长期存在着家家供奉祖先 牌位,设置家族祠堂表达对祖先亡灵的 尊崇。港台大户人家至今置设祖先牌位 供奉。
• 总之,远古宗教反映了远古人类以自然 和人类自身问题的模糊认识,也说明了 人类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它是人类文 化的最初精髓之一,也是后来宗教发展 的基础,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极 度大。人类不能没有信仰。
• 传说中国上古时期的黄帝曾训练虎、豹 等6种野兽与蚩尤等部落作战。其实,这 6种动物就是黄帝部落所属的6种氏族的 图腾符号,另外奥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些 部落还分性别搞图腾崇拜,男子以蝙蝠 为图腾,女子以夜鹰为图腾。可见图腾 崇拜是远古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宗教行为。
• 崇拜者把图腾视为自已群体或个人的保护者而 对其敬畏、崇拜。有些氏族曾禁杀、禁食甚至 回避视为图腾的动植物,但有的氏族却在举行 一定宗教仪式中宰杀和食用它,企求图腾之优 良特性传承给氏族成员体内。图腾崇拜可能对 推进人类由血缘乱婚向氏族外婚制转变有一定 的影响,相同图腾不能婚配,也可能对提高人 类身体素质和形成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有深远影 响。图腾崇拜的遗迹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犹存, 如中国民间对龙的偏爱,一些国家在国旗上饰 以狮、鹰、象等图案(泰国——象)。美国— —秃鹰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第五讲 中国古代宗教
主讲人:赵树廷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一提起宗教,不少人就把它和封建 迷信结合在一起,认为宗教界的求神拜 佛、烧香叩头是愚昧的、可笑的。其实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愚味的、可笑的。 宗教还有其深刻的内在蕴涵,宗教也是 一种文化现象,要了解中国文化,不懂 得古代宗教是极大的缺憾。有些人被 “功”迷惑,说明人们还不能理性地认 识宗教,不能区分宗教与邪教的本质不 同。
老子推演图
•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竖 起宗教的旗帜招兵买马,始于东汉时期, 创始人张陵,在巴蜀(四川)创立了道 派,也代人治病,因入道人须交纳五头 米,故称为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 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 要经典。张陵的孙子张鲁在三国时期的 汉中建立了割据政权,势力很大。他控 制的范围内,对过往穷苦百姓,无偿供 给食宿。张鲁的政权持续了二十年,后 来被曹操所灭。张陵被道教徒尊称为张 天师,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沿用天师的 称号。
• 除了对日神崇拜外,中国古代还盛行月 神崇拜,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崇拜月 神的尤多。鄂伦春族在发生月食时,竞 相敲击一切能敲响的东西。汉族也有这 种习惯,称之为防止“天狗吃月亮”。 八月十五祭月仪式流传至今。
• 对山神的崇拜,对河神的崇拜也很盛行。 历代皇帝登基后举行封禅天地的重大活 动,说明人们对山神的崇拜,而“河神 娶妇”的传说。则证明战国前人们有祭 河神的习俗,除此之外,夏朝以前,人 们还有崇拜风、云、雷、雨的习俗。美 州印第安人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尤甚。
• 还有“灵魂说”,认为宗教起源于人对 “生”的崇拜和对“死‘的恐怖;还有 “生气说”,认为宗教界是对生命和灵 气的信仰和崇拜。不管是哪种说法,他 们的共同点是宗教都属于人类精神文明 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身的本质与自 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种自我意识。 因此我们说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 特别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千佛山)
•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 名舜耕山。相传上古 虞舜帝为民时,曾躬 耕于历山之下,因称 舜耕山。据史载:隋 朝年间,山东佛教盛 行,虔诚的教徒依山 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 的石佛,建千佛寺而 得名千佛山。
• • • • • • • • • • •经 声 来自 号 唤 回 苦 海 梦 迷 人
1、自然神崇拜:
•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 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 和赐福。自然的人类难以驾驭的自然物都可能 成为远古人类的崇拜物。它表现为人们把诸如 山岳峡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石头、洞穴、 风雨、雷电、水火等自然物及自然力视作具有 灵魂、意志等超人力量的对象加以崇拜。人们 崇拜自然物的行为常常以唱歌、跳舞、绘画、 雕塑以及食物、金钱供奉,甚至杀人杀性畜等 活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物的敬畏,寄托人们的 希望,祈求它赐福避灾。人们在寺庙和山上的 面对自然物烧香叩头的行为即属于自然物崇拜。
• 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创立“北天师 道”。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 都与张陵有继承关系 。 • 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因为隋唐两 代有许多皇帝相信道教,唐代开国皇帝以 老子为自已的祖宗,所以唐代皇帝及亲眷 多信道教(武则天信佛教)。宋代道教在 真宗和徽宗时最为兴盛,大建宫观。出现 了许多道教学者。多强调气功健身修炼。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 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的起源,主要 有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特别是 殷商时代的巫术祭祀鬼神。二、战国以来的神仙 方术,主要是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练 丹术。三、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四、道家哲学与 阴阳家思想的影响较大。五、阴阳家哲学。主要 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和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 2、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 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涉及到政 治、经济、历史、哲学、绘画、雕塑、 书法、建筑等广泛的内容。纵观人类发 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 教有密切的联系;步入道观寺庙,你会 为宗教雕塑的特有魅力所折服,你会为 塑像旁边的壁画和书法艺术而赞叹不已, 你会从和尚尼姑们的生活习俗和虔诚的 祷告中得到解脱。
• 图腾崇拜也是原始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宗 教信仰,“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 族”的词的音译,在那时原始人相信每 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神秘的亲 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就成为这 个氏族的图腾,成了这个氏族的保护者 和象征、多数氏族的人动物(如熊、狼、 鹰、鹿等)为图腾,并往往以它命名, 人们以本氏族的图腾禁杀禁食,还时常 举行崇拜仪式。
宗教与政治、经济—— 三武灭佛
• 南北朝及其以后的许多代帝王及贵族们皆推崇 佛教。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曾几次入寺为僧,并 赏赐给寺院大量钱财。一时间,全国寺庙林立, 僧尼数百万。这期间,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 曾分别在公元446年和公元574年两次下令“灭 佛”,诏令各地捣毁佛像,僧人还俗,寺庙田 产充官。到唐代时,唐武宗也曾下令“灭佛”。 历史上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下诏 禁佛运动,称为“三武灭佛”。
暮 鼓 晨 钟 惊 醒 世 间 名 利 客
兴国禅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