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
8
5.语句翻译 (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译文:_诸__位__何__必__为__孔__子__丧__失__官__位__担__忧__呢__?__天__下__不__施__行__德__政__已__经__很__久__了__。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译文:_人__是__不__可__以__跟__鸟__兽__同__群__,__我__不__跟__这__世__间__众__生__在__一__起__,__又__跟__谁__在__一__ _起__呢__?_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文:老__人__家__想__使__自___己__保__持__清__白__,__却__破__坏__了__君__臣__间__的__根__本__伦__理__关__系__。___ _君__子__做__官__,__目__的__是__推__行__道__术__或__主__张__。_
.
4
④与
是鲁孔丘与 句末语气词,通“欤”表示疑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连词,“与”“其” 连用表选择 鸟兽不可与同群 连词,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动词,参与
⑤为
子为谁 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杀鸡为黍而食之 动词,做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动词,担任,充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对,向
.
2
2.一词多义 仪封人请见 引见 子见夫子乎看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表被动
①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 会见 汝真女子之见也 见识、见解 才美不外见 显露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出现
.
3
②道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德政 怀其璧,从径道亡 小路 于是废先王之道 法令制度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说
③食
杀鸡为黍而食之 拿东西给人吃 食而不知其味 吃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粮食
.
12
面对无道动荡的社会,孔子和长沮、桀溺等 人分别选择了怎样的处世态度?
(用第二则中的原话作答)
与易
孔子
辟世
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
.
13
相关资料:隐士
• 隐士是士的另类。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 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所谓“不做事”,也不是什么都 不做。耕田、种菜、砍柴、钓鱼之类,还是要做的,否则他们吃什 么?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
.
5
⑥而
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通“尔”,代词,你 驱而辟之 表承接 子路拱而立 表修饰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表转折
.
6
3.古今异义 ①子路从而后 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古义:_从__:__跟__随__。__而__:__连__词__。_ ②遇丈人 今义:岳父。 古义:古__代__对__老__年__男__子__的__尊__称__。__
.
11
相关资料:关于“春秋”
• 今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 贼, 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
也。
•
——《墨子•兼爱》
•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 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19
素材积累:你知道哪些具有孔子精神品质的人或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 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预习检测
1.通假字 ①是鲁孔丘与通__“__欤__”__,__句__末__语__气__词__,__表__示__疑__问___ ②而谁以易之通__“__尔__”__,__第__二__人__称__代__词__,__你____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通__“__避__”__,__躲__避____ ④植其杖而芸_通__“__耘__”__,__除__草___ ⑤使子路反见之通__“__返__”__,__回__去____ ⑥问于桀溺_通__“__杰__”__,__形__容__高__大____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参与变革了。
.
10
活动:自由诵读课文第一、二、三、四则,找出 直接(或间接)反映当时社会形势的语句,并概 括当时社会的特点。
(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今之从政者殆而! (4)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群雄争霸、礼崩乐坏
•
——《史记•孔子世家》
.
17
• 面对无道动荡、礼崩乐坏的 社会,孔子勇担道义,投身社 会变革,不但不被人理解,反 遭人嘲讽挖苦。面对如此情形, 孔子内心会作何感想?请你试 作合理地推断和想象。
内心孤独但意志坚定,抱定理想决不动摇。
.
18
小结:孔子的人生态度
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 叫“隐士”。
•
——易中天
.
14
相关资料:避人之人
•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
•
——《论语·微子》
齐国赠送了八十名歌舞乐师,季桓子(鲁国执 政上卿)接受了这样的赠品,(鲁定公)连续三 天不上朝,孔子离开了鲁国。
.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7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耰而不辍用__耰__耕___地____
②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_唱__歌____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③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使___…__…__洁__,__使__…__…___乱____
(3)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使__…___…__止_. _,__留__下___
• 小组讨论:认真阅读课文每一则,从言行处找出仪封 人、长沮、桀溺等人对孔子处世态度评价的语句,并 概括其态度特点?
仪封人:崇敬 长 沮:嘲讽 桀 溺:不屑 接 舆:婉劝 丈 人:不满 晨 门:不解
.
16
相关资料
•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其颡(sǎng额)似尧,其项类皋陶(Gāo yáo),其肩 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léi léi不得志貌) 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 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