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间带生物

潮间带生物


“五界”系统
4生物分类的基本阶元
基本阶元:界、门、纲、目、科、属、 种。附加阶元:亚、超、总等。 在有些分类系统中还采用股、群、族、 组或类等阶元。 动物分类中只设亚种,很少提及变种, 在植物分类中,除亚种外,还有变种及 变型等单元,而细菌则设品系、菌株等 单元。
4分类阶元表达法
类似于生物的家谱。如:钝顶螺旋藻 植物界plantae(也属原核生物界) 蓝藻门Cyanophyta 蓝藻纲Cyanophyceae 藻殖段目Hormogonales 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 螺旋藻属Spirulina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什么叫鱼?”
3生物分类
第一里程碑: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384--322B.C) ,他 总结了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得来的动物学知识,并对各 种动物作了细致深入的观察,记述了450种动物,并 建立了分类系统,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宝贵的财产。 第二个里程碑: 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 1735),他不仅提出了动植物的系统分类规则,并 确立了“种”的双名法,即林奈双名法(延用至今)。 1959年,R.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把 生物分为5个界。
2海洋生物的种类
据粗略估计,全世界海洋中共有生物 20余万种。其中海洋动物 16~20万种, 植物 1 万种(主要是低等的海洋藻类, 高等的海洋种子植物仅有 100 多种), 动物中鱼类 2 万 5 千余种,哺乳动物 125 种。经过几十年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调 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 20278种海洋生物(截止98年)。
珊瑚藻 Corallina officinalis
小石花菜 Gelidium divaricatum
小杉藻 Gigartina intermedia
叉枝藻 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石花菜 Gelidium amansii
海带 Laminaria japonicr
3 采集用工具
主要有: 塑料桶 温度计 采集刀 镊子 等等
4 采集注意事项
◎要观察生物的自然生态,因为不同的种类 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了解了生物的 生活习性,对种的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注意安全。 岩礁高低不平 地滑 海浪冲击 等等
1 蜡叶标本
主要用于海藻标本的制作,步骤:
▲清洗与挑选:去除附着物,挑选完整个体。 ▲标本用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淡水, 50%海水。 ▲编号:一般写采集的年分和号码。如2013-1。 ▲压制标本。
寄居蟹属 Pagurus
锯缘青蟹 Scylla serrata
招潮蟹属 Uca
滩涂鱼 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跳跳鱼)
刺参
海刺参Stichopus
槭海星科 Astopelctinidae
马粪海胆 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
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3 干制标本
◆方法: 简单实用,风干即可。 ◆适用: 贝类等硬质的, 不易腐败变质的生物。
海洋环境污染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从我做起
谢谢!
马 粪 海 胆
1 采集的地点
潮间带的: ◐岩礁:各类生物都有。
◐沙滩:贝类为主,如文蛤、菲律宾蛤子等。
◐泥滩:多数为贝类,如泥螺、毛蚶、泥蚶、
缢蛏;藻类中的浒苔;腔肠动物的
海葵、海地瓜、海豆芽等。
2 采集的时间
●季节:生物一年四季均有生长,但春末夏 初的生物量最大和种类最多。 ●时间:大潮汛落潮后。如农历初一至初三, 十六至十八。 ●潮汐计算: 涨平潮时间=(农历-1或16)×0.8+高潮间隙
5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主要有游泳、浮游和底栖 3种,并根 据其生活方式习惯上将海洋生物分成三大类: A:游泳生物: 运动能力强,能不停地游动而得名。如鱼类, 鲸类、对虾类、头足类等。根据其生活的区域,还可分为沿岸 性、远洋性、表层性、深海性生物及洄游性生物和非洄游性生 物。. B:浮游生物:游泳能力较弱,其行动受海流和潮流所支配, 体型一般较小。主要是一些藻类、甲肢动物中的桡足类及腔肠 动物等,有些营固着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的幼体也营浮游生活。 如贻贝、梭子蟹等。 C:底栖生物:主要是一些无脊椎动物,如贝类、甲壳类、棘 皮动物等。主要包括方式有:海底匍匐爬行:如鲍鱼、荔枝螺 等,能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固着生活:如贻贝、牡蛎、石莼、 海带;浅埋生活:如文蛤、缢蛏。
海藻类
石莼 Ulva conglobata
扁浒苔 Enteromorpha compressa
刺松藻 Codium fragile
日本刚毛藻 Cloadophora japonica
羽藻 Bryopsis plumosa
条斑紫菜 Prophyra yezoensis
海萝 Gloiopeltis furcata
羊 栖 菜 Hizikia fusiforme
贝 类
红条毛肤石鳖 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家嘁 Cellana toreumaNerita
史氏笠贝Acmaea schrenckii
渔舟蜒螺 Nerita albicilla
单齿螺 Monodonta labio
海洋潮间带生物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史会来
◆一、生物的基本知识 ◆二、什么叫潮间带和潮间带生物
◆三、潮间带生物的适应性
◆四、常见的潮间带生物
◆五、潮间带生物的采集
◆六、生物标本的制作
七、海洋环境污染
1生物和非生物:
自然界的物质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我 们习惯将活的即有生命的东西,如狗、鱼、 蛇、树、花等称为生物,而将“死”的,如 石头、泥土等无生命的东西称为非生物。 定义: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 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各种生 命现象的个体或物质称为生物,反之称为非 生物。
1潮间带的划分
2潮间带生物
为栖息于有潮区的最高高潮线至最低低潮线 之间的海岸带(潮间带)的一切动植物的总 称。由于该带介于陆、海间,交替地受到空 气和海水淹没的影响,且常有明显的昼夜、 月和年度的周期性变化,因而其生物具有: 两栖性、节律性和分带性等生态特征。
潮间带生物为了适应潮间带环境剧烈变化, 其身体组织也演变出一套生存之道。具有以 下适应性: 1、抗旱性:如海藻、藤壶、海葵。 2、热平衡:贝类。 3、抗波浪:藤壶、笠贝和石鳖。 4、呼吸:滩涂鱼。 5、耐盐:藤壶、贝类。 6、摄食:一般在涨潮时摄食。 7、生殖:珊瑚。
用具:
▲标本盘 ▲吸水纸:毛边纸,规格 42×31CM。 ▲标本纸:100—130磅的道林纸。1号纸39×27CM ▲纱布、镊子、标本夹等。
2 浸制标本
藻类用:
1、 5%福尔马林+ 5%甘油海水溶液。 2、 4%福尔马林+ 36%酒精海水溶液。
动物用: 1、5—6 %福尔马林海水溶液。
2、70酒精海水溶液。 ◑有些标本需经硫酸镁水溶液再进行固定。
腔肠动物的海葵。 环节动物的沙蚕。 节肢动物的龟足、藤壶、海蟑螂、 寄居蟹、 锯缘青蟹、 招潮蟹等。 棘皮动物的海星、海参、海胆。 脊椎动物的滩涂鱼。
绿海葵
Sagartia troglodytes
五彩缤纷的海葵
沙 蚕

Pollicipes mitella

藤壶 Balanus
海蟑螂 Ligia exotica
泥 Tegillarca granos

毛蚶 Scapharca subcrenata
缢 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褶牡蛎Ostrea plicatul
栉孔扇贝Pinna pectinate
泥螺 Bullacta exarata
海 兔 Notarchus sp.
其它类
锈凹螺 Chlorostoma rustium
荔枝螺 Thais sp.
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紫贻贝 Mytilus edulis
Mytilus coruscus
厚 壳 贻 贝

Cyclina sinensis

杂色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