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综合规划样本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综合规划样本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综合规划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桥头镇人民政府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二月第一部分文本目录第1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镇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镇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绿地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基础设施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镇区防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9章远景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0章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总则第1条规划适用范围为了促进桥头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桥头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桥头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

第2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村庄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威海市水源地保护规划》第3条规划期限基础年份:2008年近期规划:2008—2010年远期规划:2011—2020年远景规划:2020年以后第4条规划范围本规划所称镇区指桥头镇政府驻地规划建设区,镇域是指桥头镇行政管辖范围。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1、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是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突出强调城市反哺农村、降低二元结构系数、推进社会公平;二是近期重点发展镇区、中心村,集约使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三是体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根据需要对相邻行政区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2、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在村庄体系规划方面,突出保护生态与环境,保护土地与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3、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标准主要表现为用地规模标准,社会服务设施主要表现为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既要强调服务的网络化,又要避免重复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要结合各专业工程的要求合理布局。

4、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要求。

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的建设。

第6条规划法律效力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桥头镇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第7条本规划解释权属威海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本规划图件与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2章镇域规划第8条本规划村庄的概念为:除镇区以外的所有农村居点,包括中心村和基层村。

第9条中心村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的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的中心,并且对周围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

第10条基层村为根据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发展特点,作为过渡时期的保留村,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层村保留一个居民点,除适当改造居住环境外不宜过多建设和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迁并,人口规模逐步减少。

第11条镇村体系规划主要研究目前行政村范畴内的居民点体系,依据发展趋势,根据镇规划标准,城镇以下的居民点体系将分为建制镇、中心村和基层村。

第12条村庄体系空间结构为中心村——基层村二级村庄体系空间结构。

第13条村庄布局调整方式1、迁移:将原有村庄整体撤除,搬迁至其它村庄或集镇。

2、合并:将两个及以上用地已基本连成一片或比较接近的村庄进行行政体制上的合并,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3、保留:可分三类(1)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基础良好,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或处在重要交通节点、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优越条件,在将来的发展中可能对周围村庄发生辐射作用的村庄,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其获得一定发展,完善设施,并作为中心村的培养对象。

(2)适度发展:有一定的人口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或在产业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特色的村庄,保持原有的村庄的规模,给予适当发展。

(3)控制发展: 保留村建制,控制其发展,作为一种过渡型村庄让其自然缩减。

4、村改居:将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有计划地改为居委会,将农村管理模式转化为城市社区管理,引导村民向城市生活方式过渡,逐步使村民从自建住房转变为购买城市小区商品房,使村庄逐步转化为城市社区。

第14条村庄布局规划对现状村庄通过迁移、合并、保留等方法实现“迁村并点”。

并将规划村庄布局归纳为“一心、七片”。

各片设中心村一处并配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规划规模为1200人左右,本规划确定:江家口、于家夼、报信、义河北、所前泊、洛西、观里为中心村。

其余为基层村。

一心:指镇区,包括镇驻地及桥头、北埠两村,是全镇行政、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

观里片区:以观里村为中心村,包括伟德山以北石家河以东的洛后、宋家店等6个村庄。

江家口片区:以江家口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北石家河以西的黑石、孟家庄、龙山等5个村庄。

于家夼片区:以于家夼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西后于家夼、董家夼等2个村庄。

报信片区:以报信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南,所前泊水库以西的碑鲁、邓家店等5个村。

义河北片区:以义河北、信河北为中心村,包括大院、方吉等2个村。

洛西片区:以洛西村为中心村,包括伟德山以西,石家河以东大贞、教里等5个村庄。

所前泊片区:以所前泊为中心村,包括南台、黄金庄等3个村庄。

第15条产业发展布局桥头镇发展农业发达经济,要以中心村为发展核心,带动周边基层村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特色农村经济产业。

镇区:居住、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区。

观里片区:特色果业种植示范区。

利用原有果业基础,引导特色果业加速集聚发展。

江家口片区:花卉苗木种植区。

于家夼片区:近郊休闲旅游区。

报信片区:传统果业种植示范区。

义河北片区:果蔬菜品采摘示范区。

洛西片区:历史人文特色旅游区。

所前泊片区:花卉苗木种植区、滨水观光旅游区。

第16条镇域空间管制分区,这四大要素分别是水、绿、地、环。

水要素包括河湖湿地、水源保护、超标洪水风险;绿要素包括绿化保护、山体绿化、林地等;地要素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防治;环要素则包括环境保护以及污染防护。

一般说来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山体及林地核心区等为禁止建设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山前生态保护区、山体及林地非核心区等为限制开发区;以外的为适宜建设区。

第3章镇区规划第17条城市性质桥头镇规划性质为:以新型工业、特色农业、休闲度假业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强镇。

第18条城市职能威海-荣成发展轴线的中心节点;威海市工业园、临港产业园、荣成滨海产业带综合配套产业区;城际铁路、荣成港口铁路、威荣公路的重要枢纽;新兴农业体验游基地,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第19条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镇区人口4万人。

远期2020年:,,。

第20条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第21条建设用地范围镇区建设用地范围西起民营技术产业园区,东至规划一号快速路路;北起规划二号路,南至现状俚李线。

第22条规划结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带两翼”,即以石家河为中心轴带,同时也是镇区的中心景观轴线,用地沿河呈带状布局,体现“河西综合、河东产业”的布局特征。

第23条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主要对镇区现状自然村的民房进行改造,并向周边适当扩展。

新建住宅区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进行建设,以多层住宅为主。

主要集中在孟家庄、桥头、北埠村及周边地区。

2、公共设施用地:(1)、行政管理用地:以现状镇政府为中心,结合沿石家河规划的市民广场布置,形成服务方便、管理高效的现代化行政办公区。

(2)、教育机构用地:在现状威海市第四中学、威海市第十三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依据人口规模进行扩建。

远期规划一所小学位于九号路西侧地块。

(3)、医疗保健用地:根据《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规划桥头医院性质为社区卫生中心,占地1公顷,位于规划六号路北侧、石家河以西地块。

(4)、商业金融用地:主要沿镇区大街两侧和七号路沿路布置,服务周边居住区。

(5)、集贸市场用地:保留原桥头集贸市场并依据未来发展沿路扩建。

(6)、生产设施用地:新型工业、技术产业园区是桥头镇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的主要产业模式。

生产设施用地在镇区用地布局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布置在镇区西北侧的民营技术产业园区和石家河东侧用地。

第24条镇区对外交通1、铁路:(1)、城际铁路穿越镇区的路段利用现状的地形实现局部高架,减少对生产设施用地的切割以及对生产生活、交通的干扰。

(2)、草庙子—荣成段线路向穿越碑口垭口后至桥头镇,设桥头车站,位于俚李线南侧。

2、公路:道路交通规划在镇区北侧新增道路取代石烟线(孟家庄段)承担过境交通的功能。

原石烟线(孟家庄段)作为镇区主干路。

3、快速路:镇区东侧规划快速路衔接荣成市和泊于行政中心。

道路交通规划注意处理镇区道路与过境快速路的衔接,1号快速路与俚李线、威荣公路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口,镇区内道路与快速路设两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口。

4、站点设置:(1)、城际铁路站点位于镇区孟家庄村北侧地块,(2)、镇区汽车客运站位于四号路与十号路交叉口东侧,占地1公顷。

第25条镇区道路系统规划确定桥头镇道路网系统为方格网和放射式混合道路系统,由主干路(红线宽度30m)、干路(红线宽度18、20m)、支路(红线宽度15m)组成,主干路一般为交通性道路,主要考虑机动车通行。

规划主干路网间距为500-80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