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三台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三台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三台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1.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正常人1min脉搏的次数约为10次C.普通中学生跑100m的成续大约为10min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70℃2.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

老鹰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的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人们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太小C.只要人的辨听能力强,在何处都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D.乐音不能在水中传播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冬天雪的形成B.夏天露的形成C.春天雪的融化D.秋天雾的形成8.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9.小华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在家进行实验,晚上,他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你猜想:他会看到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10.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

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2.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g、24g,其体积分别是8cm3、4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物体为空心B.该材料的密度为6g/cm3C.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cm3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

14.“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播的。

15.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

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填“大或小”)16.成都市的地铁建设正如火如茶的进行,在挖掘地铁隧道的过程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激光准直系统,其工作原理是。

水平桌面上有块厚玻璃,玻璃上放着一枚回形针,回形针和它在玻璃中成的虚像大约相距10mm,则玻璃板的厚度大约是mm。

17.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1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并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中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g,液体的密度是g/cm3。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19.如图所示,OC为一条光线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如右图所示,画出了某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请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在图中,当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左边音叉会将悬挂的乒乓球弹起,乒乓球被弹起直接说明(选填“左边”或“右边”)的音叉在振动,该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的关系。

22.小明同学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1)海波的熔点是℃。

(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搅拌,目的是。

23.如图所示,小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位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移动,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问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上偏离光屏中心。

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

24.小明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则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ρ=。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的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2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一共耗时30min,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6.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

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

求:(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三台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1.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正常人1min脉搏的次数约为10次C.普通中学生跑100m的成续大约为10min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70℃【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0次,故B不符合实际;C、普通中学生跑100m的成续大约为14s,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不能低于体温,但也只能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

老鹰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解答】解:AC、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故A错误,C正确;B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与老鹰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乌鸦和老鹰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的;故BD错误;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的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