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MATLAB的实验环境及基本命令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MA TLAB的实验环境2.在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练习有关MA TLAB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1.学习了解MA TLAB的实验环境:在Windows桌面上,用mouse双击MA TLAB图标,即可进入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图1-1 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①在命令提示符”>>”位置键入命令:help此时显示MA T ALAB 的功能目录, 其中有“Matlab\general ”,“toolbox\control ”等;阅读目录的内容;② 键入命令:intro此时显示MA TLAB 语言的基本介绍,如矩阵输入、数值计算、曲线绘图等。
要求阅读命令平台上的注释内容,以尽快了解MA TLAB 语言的应用。
③ 键入命令:help help显示联机帮助查阅的功能,要求仔细阅读。
④ 键入命令:into显示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箱组件和开发商的联络信息。
⑤ 键入命令:demo显示MA TLAB 的各种功能演示。
2. 练习MA TLAB 系统命令的使用。
① 表达式MA TLAB 的表达式由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构成。
实验前应掌握有关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的有关内容及使用方法。
练习1-1: 计算下列表达式:要求计算完毕后,键入相应的变量名,查看并记录变量的值。
②.向量运算: )6sin(/250π=d 2/)101(+=a )sin(3.2-=e c i b 53+=n 维向量是由n 个成员组成的行或列数组。
在MA TLAB 中,由分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由逗号或空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同维的向量可进行加减运算,乘法须遵守特殊的原则。
练习1-2已知:X=[2 ;-4;8]求 :Y=R ';P=5*R ;E=X .*Y ;S=X '* Y练习1-3⑴产生每个元素为1的4维的行向量;⑵产生每个元素为0的4维的列向量;⑶产生一个从1到8的整数行向量,默认步长为1;⑷产生一个从π到0,间隔为π/3的行向量;③矩阵基本运算操作。
要求熟悉矩阵的输入方法及矩阵运算的有关命令。
练习1-4求出下列运算结果,并上机验证。
已知矩阵:(1) A (:,1) (2)A (2,:) (3)A (:,2:3) (4)A (2:3,2:3)(5) A (:,1:2:3) (6)A (2:3) (7)A (:) (8)A (:,:)(9) ones(2,2) (10)eye(2) (11)[A,[ones(2,2);eye(2)]](12)diag(A) (13)diag(A,1) (14)diag(A,-1) (15)diag(A,2)(16)fliplr(A) (17)flipud(A) (18)rot90(A) (19)tril(A)]5,9,4[-=πtg R ⎥⎥⎥⎥⎦⎤⎢⎢⎢⎢⎣⎡=44434241343332312423222114131211A练习1-5 用MA TLAB 命令完成下列矩阵函数运算:(1) 输入如下矩阵A :(2)求矩阵B 1, B 1中每一元素为对应矩阵A 中每一元素的正弦函数;(3)求矩阵B 2, B 2中每一元素为对应矩阵A 中每一元素的余弦函数;(4)求 B 1^2+B 2^2.。
练习1-6 利用基本矩阵产生3³3和5³5的单位阵、全1阵、全0阵、均匀分布随机阵([-1,1]之间)、正态分布随机阵(均值为1、方差为4)。
练习1-7 产生一均匀分布在(-5,5)之间的随机阵(50³2),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练习1-8 编程实现当a ∈[-π,π],间隔为1°时,求解正弦、余弦的值。
练习1-9 利用rand 函数产生(0,1)间均匀分布的10³10随机阵a ,然后统计a 中大于等于0.6的个数。
练习1-10 利用randn 函数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10³10正态分布随机阵a ,然后统计a 中大于-0.5,小于0.5的元素个数。
3.退出MA TLAB 环境在命令提示符 ”>>” 位置键入命令:exit 或者 quit执行以上命令可以退出MA TLAB 环境。
⎥⎦⎤⎢⎣⎡=2/6/3/0πππA实验二程序文件与函数文件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系统M文件的基本操作;2.熟练应用MATLAB有关的图形函数,绘制函数图形。
二.实验内容1.MATLAB程序文件:①编辑程序文件当完成一个功能需要许多MATLAB命令时,可以将这些命令按特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存储在一个程序文件中,就得到了MATLAB程序,其文件名的后缀为*.M,故也称为M文件。
在命令窗口的FILE菜单或工具栏上选择NEW命令——M-file,即可开始编辑M文件。
MATLAB编辑器与其它WINDOWS编辑程序类似。
②保存M文件编辑M文件后,在命令窗口的FILE菜单或工具栏上选则SAVE AS 命令存盘,文件应以* .M为后缀。
③执行M文件在MATLAB系统命令窗口下,在提示符”>>”处键入所编辑的M文件名后,即可执行该文件。
在执行中若发现错误,系统将给出提示。
此时可再次进入编辑器中修改程序,直至程序能正确执行为止。
编写下列题目M文件,调试并运行:练习2-1.将图形窗口分割成1³2的空格,设ωt∈[0,2π], 以π/50为步长,绘制下列函数图形:(1)在左窗口,以ωt为横坐标,绘制V=120Sinωt和I=100Sin(ωt-π/4)曲线,线条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2)在右窗口,绘制P=V ²I 曲线,线型用“*”符号。
练习2-2.绘制以下函数图形:且在X 轴写上“Time ”标号,Y 轴写上“Amplitude ”标号,图形的标题为“Decaying-oscillating Exponential ”.(2)在0≤t ≤10区间内绘制如下图形:在同一个图中绘制上述函数,求出Y(t=0)和Y(t=10)的点。
(注意弧度与角度的区别)。
(3)绘制如下图形:(4)在0≤t≤20区间内,且在同一图中绘制如下函数图形:求y1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5)对应0≤t≤25区域内,在同一图中绘制下列函数。
)80()sin(21)()1(≤≤-=-t t e t y t 625.0)24083.2cos(23.1)(++=︒t t y 625.0)(=t x )300(8.0)309.0cos(5)(22.0≤≤+︒-=--t e t e t y tt 6.0)(6.062.2)(6.0)17422.2cos(62.2)(325.0225.01=+=+︒+=--t y e t y t e t y t t求y 3(t)值: y(t=0)、y max 、y min 和y(t=12)练习2-3.绘制下列方程的极坐标图。
θ∈[0,2π],步长为π/200。
练习2-4.求函数Z 的三维图形。
定义区间与Z 函数表达式如下:2.编辑函数文件函数是MATLAB 扩展功能的M 文件。
许多MATLAB 命令与全部工具箱命令都是用M 文件格式写成的。
程序文件与函数文件的主要区别在于,函数允许通过数值进行参数传递,而且函数使用局部变量而不是对整个工作空间中变量的操作。
另外一个不同点是,函数文件的第一行必须包括“function ”这个词。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函数文件格式:function[out1,out2,…]=filename(in1,in2,…)tt tte t e t y e t y e t y ----+︒-===25.1)128554.0cos(02.2)(02.2)(25.1)(3.033.021)4/()5(3cos )4()sin 1(2)3()cos 1(2)2()cos 1(3)1(πθθθθθe r r r r r ==+=+=-=1)1()1(5.11)1()1(155,552222+-+--++++=≤≤-≤≤-y x y x z y x% optional comment lines for documentationMATLAB commands练习2-5 阅读计算阶跃响应特征参数的函数文件,并编写主程序调用该函数文件(见附录),求:⑴超调量σ%;⑵上升时间Tr; ⑶峰值时间Tp; ⑷过渡过程时间Ts;练习2-6 参考练习2-5程序,编写程序计算下列传递函数的阶跃响应特参数:⑴超调量σ%;⑵上升时间Tr; ⑶峰值时间Tp; ⑷过渡过程时间Ts;—-———————————————————————————附录:计算超调量σ%、上升时间Tr 、峰值时间Tp 、过渡过程时间Ts 的函数文件;% MATLAB PROGRAM EG2-4function [pos,tr,ts2,tp]=stepchar(t,y);%finding Pos and Tp[mp,ind]=max(y);dimt=length(t); yss=y(dimt); pos=100*(mp-yss)/yss; tp=t(ind);i=1;j=1;k=1;q=1;while y(i)<0.1;i=i+1;end ;t1=t(i);while y(j)<0.9;13321)(2224)(222)(2332221+++=+++=++=s s s S G s s s S G s s S Gj=j+1;end;t2=t(j);tr=t2-t1;%Finding settling time (two percent)Ts i=dimt+1;n=0;while n==0;i=i-1;if i==1;n=1;elseif y(i)>=1.02;n=1;end;end;t1=t(i);i=dimt+1;n=0;while n==0;i=i-1;if y(i)<=0.98;n=1;end;t2=t(i);if t1>t2;ts2=t1;elsets2=t2;end;end; %程序中,pos为超调量σ%。
实验三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转换方法一 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 线性控制系统模型的基本描述方法;2. 熟悉MATLAB 控制系统三种模型的转换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求多项式的根如果P 是包含多项式系数的行向量,由roots(p)命令得到一个列向量,其元素为多项式的根。
练习3-1 求多项式:2.由多项式的根求多项式如果r 是包含多项式根的一个行/列向量,用poly (r)命令得到一个行向量,其元素为多项式的系数;练习3-2:已知多项式的根为-1,-2,-3±j4,求多项式方程。
练习3-3:求下列矩阵的特征方程的根练习3-4:求下列函数的零、极点和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