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一、概念题“四有”新人(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研)答:“四有”新人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四有”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
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素质。
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就和进步。
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推进现代化建设。
“四有”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其中的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
二、简答题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其确立依据。
(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相关试题:(1)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其确立的主要依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辨析题,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答:(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①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这一活动的内在目的。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品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强的毅力、严格的纪律等。
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人们其他方面发展的保证,而且也是人们发挥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内在基础。
②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主要依据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在我国就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
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据和围绕这个最终目标确定的,也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
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②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a.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丰富的精神需求,如学习的需要、较高的道德修养的需要、政治进步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才能发挥的需要等。
要做好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就得考虑教育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
b.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状况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的实际,这一点对于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尤其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对象是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从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方面,可以把教育对象分为不同类别,每一类又可按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分为不同层次。
显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可能性,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教育目的。
如果忽视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就有可能把具体目的定得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c.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对象的思想层次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在统领全局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应该也必须是多层次的。
必须根据具体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的实际来确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
过去乃至在今天,都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时,往往满足于照搬党的奋斗目标或上级指示,而忽视了对于教育对象近期的思想实际状况的分析,因而具体目的往往定得过于笼统和空洞,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于是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其确立的意义。
(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研)答:(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的一种期望和规定。
它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确立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点,目的对人类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人的活动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有目的的。
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确定目的。
有了目的,人的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持久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也是由其目的所规定的。
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开展思想政治活动提供了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互动中进行的,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积极参与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为激发这种双边活动提供了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激发教育者活力的同时,也对教育对象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向目的所指示的方向前进,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了依据。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的大小,其重要依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活动,就是有成效的活动,反之则是没成效的活动。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衡量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基本尺度。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需求相互作用的产物,目的完成的情况客观上反映着社会和个人需求满足的程度,因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作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的标准是适宜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联系实际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论述题,西南大学2011年研)答:(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①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这一活动的内在目的。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品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强的毅力、严格的纪律等。
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人们其他方面发展的保证,而且也是人们发挥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内在基础。
②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①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活动。
在任何时候,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都不能动摇。
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依据a.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文明阶段,它要求其社会成员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以与新的文明相适应,这种较高的素质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同时,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制度,社会化大生产已有了一定规模,因而为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培育“四有”新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为社会发展到更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
b.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因此,其根本任务、工作中心的确定就必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首先就要努力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因为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乃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事业,理应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放到首要的地位。
因此,将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
c.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
只有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这一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