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公开课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公开课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以《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一节为例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郭占武
一、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能归纳“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并能分析其原因。

()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尝试观察发现地理现象和问题,与他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具有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动画演示。

.诊断目的:内容设计合理性分析、媒体手段使用的有效性观察、学生探究活动状况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特点优劣性评价分析及改进措施。

实践反思,促进自我展业提升与发展。

.诊断方法:课堂实录、学生评价反馈、同伴互助分析、自我分析。

二、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三、诊断分析:
优点:、教学设计从已知局部热力环流到全球性大范围热力环流,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进而导出近地面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伴随直射点移动,
气压带风带发生季节移动。

环环相扣,逐层递进,思路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
展规律,从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

、各部分内容均以活动探究形式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流文化,学生内化过程成为教学关键环节。

、问题设计有梯度,符合学生思维上的发展,同时个别问题有助于优等生质疑的生成,师生共同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从时间分配上看,学生学习和课堂练习占用分钟左右,教师讲解大约用时分钟。

符合以学生为主体。

、从练习上看,本节共有道大题,练习时间占分钟符合学生在课堂上内化。

、信息技术的应运方面,动画演示便于大气运动和环流的理解,变抽象为直观。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运,能充分展示学生及纠错,使师生交流更加便捷等。

、从学生完成练习情况和对问题探究状况,可以看出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提纲挈领,对本节重点内容给予回顾、构建联系。

缺点及改进建议:
、复习检测部分难度较大,对学生估计过高,学生费时费力。

降低
难度。

(尤其等压线图中画风向)
、动画直接选用别人课件,自己不会做动画图,同时电子白板应运不够熟练,导致部分内容进程不够顺畅,耽误时间。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和应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