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枣庄八中南校孟华敏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本课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课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进一步学习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针对各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因此,它在整本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教学的关键部分和落脚点,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情与教材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和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设计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如何看待和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本目标的设计是要让学生清楚本框要掌握的知识点,督促老师自己讲课过程中的重难点把握(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理财和科学消费的能力。

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

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目标的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可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科学消费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本目标的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本框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理解即使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清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难点:适度消费原则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情境活动教学法:采用情景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情景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在情景活动中加深对四种消费心理的理解,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3.讨论探究法: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比较熟悉。

因此,可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集体和分组讨论。

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四种消费心理的理解,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 研究性学习法: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学习本课前后,让学生对社会上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以获得翔实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设计问卷,深入学校不同年级调查中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并撰写调查报告。

(既可以课前让学生代表上台用多媒体演示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可用在课后,展示内容略。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同学们做一个问卷调查,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目前中学生消费现状的了解,正确看待各种消费现象和消费行为,以便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导入方式1:(教师)让学生代表上台用多媒体展示: 《枣庄八中南校学生消费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学生展示:略。

教师: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观念是比较正确的,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消费观念不那么科学,是什么消费心理作怪呢?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板书: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入方式2:播放flash动画歌曲《赚钱了》(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呀我坐完奔驰开宝马没事洗桑拿吃龙虾我赚钱啦赚钱啦光保姆就请了仨一个扫地一个做饭一个去当奶妈我厕所墙上挂国画倍儿像艺术家呀我贷款按揭名牌儿西服手表和电脑咧我能贷多少就贷多少一直还到老啊 ------)教师:如果你有钱了你会做什么,也像刚刚的flash中的人一样,左手一个诺基亚右手一个摩托罗拉吗?还是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呢?现在如果你有钱了,你要做些什么?买些什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花钱消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板书: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播放flash《赚钱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究竟该怎样花钱?怎样消费?利于学生学习新课。

(三)讲授新课: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情景导思一:国庆长假逛商城十一黄金周期间,小雪一家四口准备上街购物。

爸爸说,你们各需要什么东西啊?国庆节我们单位发了奖金,你们买什么我都满足你们。

女儿小雪兴奋地说:“爸爸太好了!我想要买一个MP5,我的同桌早就有了一个MP4,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她。

这下可好了,哼,她的算什么!我要让全班同学都来羡慕我!”(攀比)儿子小东也十分高兴地说:“老爸,我早看中了一条很有特色的牛仔裤,屁股上有四个口袋,裤口边上还有好几个洞呢,我敢说,这是最有个性的款式。

爸,你给我买吧!”(求异)妈妈也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老公,现在正流行染发,我的几位同事都染了,我以前觉得手头紧,一直没有去。

现在可好了,我终于可以赶上时髦了,我现在就去染!”(从众)教师:妈妈、小雪和小东的消费心理分别是由哪些消费心理引起的,这些消费心理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些消费心理可取吗?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学教材P20—21的内容。

了解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各人的消费心理并对它们进行评价。

(一)消费心里面面观(板书)1、从众心理——具体分析(板书)教师:妈妈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学生:从众心理教师:有错吗?学生:不一定,从实际出发(总结利弊)教师:这种从众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你们喜欢什么明星?你们的消费有没有受这些明星的影响?教师:商家很多时候就是利用我们消费者这种从众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英语100分,好记星。

”有了好记星,我们的英语就真的个个都可以100分?我看未必吧。

若真这样,英语老师可就要下岗了。

教师:这些年我们内地播得最火爆的一部动画片是什么?学生:《喜洋洋与灰太狼》教师:这部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纷纷举例)教师:很多机敏的商人从这部片嗅到了商机。

借着这部片的火爆之势大赚一笔。

(利方面的例子: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低碳生活。

)所以,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适当可行、过分不提倡(板书)教师:小东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学生:求异心理教师:你赞成吗?学生:略教师:我的裤子我做主,在裤子上开个洞展示我的个性,展示个性无可厚非,他的两个洞是开在裤口边,假如这两个洞开在臀部,你还能不能接受?学生:略教师:这个问题,你还可以问问你爸妈,爸妈我要在我牛仔裤的臀部开两洞。

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教师:可见,求异、展示个性也是有限度的,要考虑社会认可,考虑代价,还要考虑别人的心脏承受力。

但这种消费追求与众不同,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展示个性。

我们知道在建国初,人们穿的衣服都是差不多的,只有蓝、黑、灰三种颜色,但是人们希望体现自己的个性,展现与众不同,于是就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衣服,这种求异是好的,它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发展。

教师:所以,适当求异是可行的,但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也可让大家谈谈校服)“过分求异吓死人”。

3、攀比心理——不健康、不提倡(板书)教师:女儿小雪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学生:攀比心理教师:假如小雪的父亲答应了她的要求给她去买MP4,会给小雪带来什么?会给她的家庭带来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小雪得到了面子,同时会给她的家庭带来负担。

有这种心理的同学我个人认为他缺乏家庭责任感,因为他只考虑到自己的面子,没有考虑家庭的失去。

有这种心理的人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和生活需要,而是为了炫耀,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以获得一种优越感。

购买时往往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这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压力。

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我们要端正出发点。

虚荣攀比活受罪。

过渡:以上种种消费心理都有各自的不足,那么,我们就应该走出误区,寻找科学合理的消费心理,那么什么样的消费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呢?学生活动并阐述意见及理由(略)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4、求实心理——提倡和发扬(板书)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惠,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

“货比三家”、“追求实惠”,可见,这是很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在这里奉献一首打游诗给大家: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本环节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到情境活动之中,使得学生精神能够集中,思考问题更加深入。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活动之中主动参与,从而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情境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认清四种消费心理,能够正确评价各种消费现象,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过渡)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

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消费时要注重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但如何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呢?这就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正确的消费原则。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板书)情景导思二:餐桌上的对话一家四口逛完商场后到饭店吃饭。

小东的父母都是高中老师。

最近他们家有了新房,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想。

饭桌上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小东: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房之后就马上配了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等。

咱啥时候买啊?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家也绝不会比他们差。

小雪:老爸,还得买辆汽车,买辆屁股后有俩烟筒的(代表贵的),比我们邻居任何一家都要贵的。

爸爸:行啊!妈妈:我看你们是兴奋过度了吧,这房子还有10万贷款呢!哪有余钱买这买那的。

我们还是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啊!小东:欠这么多啊?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贷款买房呢?那不是超前消费吗?啥时候了还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那不是抑制消费吗?小雪:大家快看那边地上有一大堆塑料饭盒,还有一次性筷子!小东:我们老师说过,国家明文规定不要使用塑料饭盒,也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爸爸:看来我们的环保宣传还得加大力度啊!不然我们的十八大“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合作探究一:(1)贷款买房是超前消费吗?为什么?你听说过“房奴”“月光族”“车奴”“卡奴”吗?这些称号给我们什么启示?(2)小东、小雪和他爸爸在购买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汽车等方面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贷款买房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收入稳定,有预期收入。

这能极大改善他家的生活并且消费能拉动国家的经济增长,这是适度消费。

但再去贷款购买汽车、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会造成家庭负担加重,实际上他们的消费水平可能会变相降低,这种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叫做超前消费。

相反,在家庭收入增加,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去消费,则是滞后消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