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蘸.水zhàn 奄.奄一息ān 名讳.huì阔绰(chuòB.掂.量diān 契诃.夫kē咀.嚼jǔ隐匿(nì)C.荣膺.yīng 吹毛求疵.cī绽.裂zhàn 荫庇(bì)D.腻.歪nì滑稽.可笑jì颓.唐tuí干瘪(biě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阔绰无原无故侍侯温顺B.隐匿无精打采吆喝腌臜C.戏谑不可救要驾驭伶俐D.置息心甘情愿帐蓬魁梧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5、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l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②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③黑云压城城欲摧,④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6、名著阅读4分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

②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

你怎么评价这位英雄好汉的做法?7、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共3分)(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

(1分)(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2分)8、情景说话(2分)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他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一)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9、解释加点字(2 分)A.宋人或得宝或() B 我以不贪为宝以()10 翻译下面句子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 分)11谈谈你时“宝”的认识。

(2 分)(二)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加点字(2 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既克既()13翻译句子(2 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文段中体现了曹刿作为军事指挥员的什么优秀品质?(2 分)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5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1分)16、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分)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一)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

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

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

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

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

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

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

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

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

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

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

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是“杀趣”。

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

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18“兴趣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

”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2分)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本文的开头有什么作用?(1分)20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50字左右)(2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㈠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①他身材很高大;②青白脸色,③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④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㈡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第一文段中:21表明孔乙己独特身份的句子中“唯一”一词用得好,请你试分析一下好在哪?(2 分)22、读本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孔乙己把“偷书”说成“窃书”,这表明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2 分)第二文段中23本文字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2 分2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从孔乙己身上读懂了什么?(就其中一方面简答即可)2 分(三)奇特的海水咸度①海洋,奔腾不息。

海水,深邃莫测。

但口渴者却不敢问津,因为它有着又咸又涩的苦味。

②现在科学家已经测出,海水有3%左右是食盐。

可别小看这区区的 3%,如果把它全部提炼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将要增加120多米,这是多么巨大的数量啊!③除了食盐外,海洋中还含有100万亿吨镁,600万亿吨钾,88万亿吨铜,58亿吨镍,40亿吨铀,这样看来,海洋又是矿物的大仓库。

④其实,海水并不是一开始就充满盐分,它最初和江河湖水一样,也是含盐量很少的淡水。

但地球的水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循环。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测试:单单每年从海湾表面蒸发掉的水分,就达到1亿吨。

这么多的水又会变成雨,降到陆地的每个角落。

它们潺潺而流,不断地冲刷岩石,冲刷土壤,把岩石和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带进江河之中,而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盐类。

盐分随着水流进入江河,而江河之水最后又都回归大海。

蒸发掉的水分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

⑤就这样,海洋源源不断地从陆地上得到微量物质,成了所有溶解盐类的收容所。

可是在海水的蒸发过程中,进入海洋的盐分却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滞留在大海洋之中。

⑥如此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类物质越积越多,海水也就理所当然地变得越来越咸了。

当然,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可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久的年代,积累起来的盐分也就十分可观了。

⑦海水中既然已经含有那么多盐分,而且以后每年还要从陆地上带回大约..30亿吨的可溶性物质,海水会不会永无止境地越变越咸?会不会把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咸死?⑧这种担心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海洋没有减少自身盐分的方法,结果肯定会这样。

但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海洋有各种能降低海水含盐度的奇妙方法。

⑨随着陆地可溶性物质不断进入海洋,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便会互相结合成不溶解性化合物,沉入到海洋的底部。

这个过程就像明矾能沉积水的杂质那样,使浑浊的水质变清。

除此以外,许多物质还会被海洋生物的细胞所吸收,等生物体死去后,便随尸体沉入到海底。

以上这些途径,都能大大降低海水中的含盐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