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2)(一)工程简介 (2)(二)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2)二、编制依据 (3)三、编制原则 (3)四、施工组织与计划安排 (4)(一)施工组织 (4)(二)施工计划及安排 (5)五、基坑止水帷幕施工 (5)(一)、止水帷幕设计 (6)(二)、止水帷幕稳定性验算 (6)(三)、止水帷幕桩施工工艺 (7)(四)、施工技术要求 (8)(五)、施工安全防护 (9)(六)、常遇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质量保证措施 (10)(一)、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10)(二)、管理措施 (11)(三)、技术措施 (11)七、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12)(一)、安全措施 (12)(二)、环境保保措施 (13)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阳澄西湖隧道ZH-LQ08标段工程起止桩号K80+800~K81+940,路线全长1140m。
其中K80+800~K81+690段为湖西暗埋段,主线南侧附建湖西变电所、雨水泵房, K81+690~K81+940段为湖西敞开段。
隧道施工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基坑开挖坡顶设置止水帷幕,本标段工程坡顶四周止水帷幕采用Φ700@500双头搅拌桩(双排布置),桩底一般位于④2层粉砂夹粉土层、⑤1粉质粘土层、⑥1粘土层,要求渗透系数≤10-7cm/s,采用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13%。
地质与水文条件(二)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1、工程地质根据设计资料,本工程穿越土层主要为:①2素填土;①3淤泥;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③1粘土;③2粉质粘土;③3粉土;④2粉砂夹粉土;⑤1粉质粘土;⑤2粉土;⑥1粘土;⑥2粉质粘土;⑦2粉土夹粉质粘土;⑦3粉质粘土夹粉土;⑧2粉砂夹粉质粘土;⑨1粉质粘土。
2、地质水文条件本工程采用水中围堰明挖法施工,隧道从阳澄湖底部穿越。
阳澄湖为静水湖,汛期、枯水期水位差在0.5~1.0m。
据水文资料知,阳澄湖多年平均水位为0.987m,历史最高水位为2.347m,水深在1.5~6.5m,淤泥层厚约0~0.50m。
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的①2填土层的孔隙中,富水性差;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③3粉土、④2粉砂夹粉土中,富水性中等,水头标高0.7~0.94m;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⑦2粉土夹粉质粘土中,富水性中等,水位标高-2.19~-2.68m间。
如下图2-2。
图2-2二、编制依据1、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施工招标文件。
2、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技术规范》5、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6、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设备。
三、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采取对周围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
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四、施工组织与计划安排(一)施工组织1、组织机构项目部专门成立止水围帷施工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总负责,项目总工作为持负责人负责技术、测量、试验相关部门的技术协调工作,现场由1名副经理专门负责现场施工调度,另外安排至少2名安全员全过程进行安全巡查,设专业施工队伍1个,钻孔施工及后勤人员共31人。
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深层搅拌桩施工。
工程技术部:负责深层搅拌桩工程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
工地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与审报,施工现场水泥浆比重的检测。
安全质量部:负责施工现场各类的安全及文明工作,负责施工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
机械物资部:负责原材料采购。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
深层搅拌桩施工队:负责全线所有深层搅拌桩的施工。
选择与公司有过良好合作,且技术过硬,操作人员技术好,综合素质高,能够打硬仗的协力队伍作为深层搅拌桩施工的劳务队伍。
组织机构见图4-1。
图4-12、劳动力计划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配强配足施工队伍技术力量为原则,从人力资源上确保满足工程需要。
施工中投入施工人员高峰时约31人,根据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进场计划如下表:3、主要设备SJB-II双轴搅拌桩机4台及其相应配套设备;其主要设备参数如下:(1)搅拌机头转速:50r/min;(2)最大施工深度:24m;(3)额定扭矩:8500KN·m;另配备灰浆搅拌机4台、压浆泵4台、运输车4辆。
(二)施工计划及安排本段标工程量大,工期较紧,各道工序环环相扣,止水帷幕施工的计划安排对后序基坑开挖和隧道主体施工影响较大,必须确保能按期完工,不影响后续工序的开展。
止水帷幕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4月21日,计划完成日期2013年7月30日。
具体安排如下:施工准备阶段:2013年4月21日至2013年4月30日,10天。
岸上止水帷幕施工: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30日,30天。
暗埋段止水帷幕施工: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7月30日,60天,详见横道图(附图1)。
五、基坑止水帷幕施工(一)、止水帷幕设计1、本标段工程坡顶四周止水帷幕采用Φ700@500双头搅拌桩(双排布置),桩底一般位于④2层粉砂夹粉土层、⑤1粉质粘土层、⑥1粘土层,要求渗透系数≤10-7cm/s ,采用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13%。
搅拌桩采用性能优良的SJB-II 双轴搅拌桩机施工,采用“两搅两喷”工艺。
2、主要技术参数:(1)、搅拌桩采用水泥种类按设计文件要求,施工时采用普通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按设计要求为13%,无侧限抗压强度qu 28天≥0.8MPa 。
(2)、设计文件中未对水泥搅拌桩搭接宽度作具体要求,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要求,对于水泥搅拌桩的搭接宽度,当搅拌深度不大于10m 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当搅拌深度为10m-15m 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当搅拌深度大于15m 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 。
(二)、止水帷幕稳定性验算1、坑底土体的突涌稳定性验算28.11023.2832.1977.18=⨯⨯=≤hwrw Dr Kh >1.1 满足要求Kh :突涌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1D:承压水含水层顶面至坑底的土层的厚度m 18.77Mr :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土层的天然重度(KN/M3)hw :承压水含水层顶面的压力水头高度m 30.73-2.5=28.23mrw :水的重度(KN/M3)r=(7.13*19.4+1.4*20.2+3.34*19.2+6.9*19.1)/18.77=19.32KN/M32、渗流稳定性验算Kf hrw r D ld ≥∆+1)18.02(Kf 43.21058.9)1032.19()77.188.052(=⨯-⨯⨯+⨯ Kf :渗流稳定性安全系数,安全等级一、二、三级分别为1.6、1.5、1.4 ld :止水帷幕在坑底以下的插入深度 取5米D1:潜水面或承压水含水层顶面至基坑底面的土层厚度r1:土的浮重度(土的重度-水的重度)Δh:基坑内外的水头差rw:水的重度(三)、止水帷幕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为提高止水效果,必须保证桩与桩之间搭接长度,开钻前须摸清地层情况,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喷浆量、搅拌次数及搅拌强度。
综合考虑,拟采用二搅二喷,半米施工方法,可有效避免桩底出现劈叉现象,防止漏水,提高止水效果,具体施工工艺如下: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平钻机→打开高压注浆泵→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桩顶地表后提出地面→移动桩机0.5m→进行下一循环。
2、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设计图纸文件中对止水帷幕的规范要求。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做好施工复测及施工放线的前期准备工作。
尽早尽快熟悉图纸,确定各项施工措施,制定主要项目的工艺流程和做好各工种的技术交底工作,开钻前根据放样开挖导向槽,沟槽宽度以宽1.2m,深1米为宜,开挖时遇有地下障碍物时,利用挖掘机破除干净,产生过大的空洞需回填密实后重新开挖。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首先需对施工场地范围内河道淤泥清除,再用粘土回填(不能用含沙砾的填料),并且碾压密实,防止搅拌桩施工时因地基软弱机械倾倒。
在开钻前,确定地方电缆及下埋管道情况,确保无地下障碍物再进行施工。
2)、桩机就位:在沟槽两侧设定位铺助线,在铺助线上划出钻孔位置,严格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桩机到达标定孔位后对中、调平、校正垂直度,保证机身与地面成90度,确保桩垂直度误差在1.0%以内。
同时应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
3)、搅制水泥浆:根据技术参数拌制水泥浆,自动拌浆系统配制好的水泥浆液输送至储浆罐为双轴搅拌机连续供浆,水泥浆应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分钟。
4)、搅拌下沉:待深层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切土搅拌下沉,下沉速度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预拌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大硬土层下沉太慢时,可适量冲水以利钻进。
5)、搅拌提升: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其出口压力保持0.4~0.6Mpa,使水泥浆连续喷入,搅拌机旋喷速度控制为0.5m/min左右,当提升到达设计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后提升出地面,移动搅拌机再进行下一循环。
(四)、施工技术要求1、搅拌桩采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水泥含量不得小于土重的13%(质量比)。
严格按配合比配制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1:0.5。
配制的水泥浆不得离析,供浆必须连续。
2、压浆提升的速度一般控制在 0.5m/min,不得超过0.5m/min。
3、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0%,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4、桩体压浆要求一气呵成,不得中断,每根桩宜装浆一次并喷搅完成。
5、要求连续施工,桩搭接穿插交叉施工,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如超过,搭接质量无保证,应采取在两桩中部加桩补救。
6、要根据地层分布,不同土层控制压浆提升速度,透水性差的地层可适当加快速度,透水性强的土层可放慢提升速度,可加强搅拌次和强度。
最终以浆液能与土层充分拌和,土层空隙能充分填充为准。
7、施工过程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下50cm,恢复供浆再搅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