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评价标准
7
多样性
8、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推进教学现代化。
7
教学技能15%
综合性
9、符合标准的教态、语言和板书。
10、能综合运用教学基本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教学。
7
8
教学效果25%
高效性
11、目标大程度的增量最大。即教学目标课前达成度为0(全员未达标),课后的目标达成度为100%(全员达标)。
12、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性高,气氛好。
12、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最高效率,真正做到优质轻负。
10
7
8
实验教学评价标准
淑村镇白沙学校
6+
Hale Waihona Puke 7+7教学方法
与结构30%
启发性
4、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笔练习,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努力构建议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7
主体性
5、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
6、倡导“以趣激情、启迪创造、主动发展”。
9
差异性
7、从学生差异观出发,面向全体,尝试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联系、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
实验教学评价标准
B级指标
评价标准
权值
教学目标10%
方向性
1、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活泼的发展。
5
全面性
2、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多种目标的协同达成;至于目标和其他目标的整体推进;阶段性目标和方向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5
教学内容20%
科学性
注意处理好教材知识的纵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注意教学的“序”,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合理统筹、规划教与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