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A:实验方案合理,目的明确,实验讲解适度,重点、难点突出;需示范的特殊环节示范操作准确、规范;实验过程顺利,通过实验学生收获大,较好的达到了实验目的。
C:实验方案合理,目的明确,实验讲解基本适度;需示范的特殊环节有示范操作,示范基本准确、规范;实验过程基本顺利,通过实验学生有收获,基本达到了实验目的。
15
A:13—15
B:10—12
C:7—9
D:0—6
4
善于启发引导,师生交流互动效果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A: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师生双向交流互动自然流畅,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C:教学过程中有启发,注意师生间双向互动交流,但学生主动参与少,课堂气氛一般。
A: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有配套实验教材或讲义,实验教案完整,仪器准备充分,整个过程精心构思、设计、编排。
C: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有配套实验教材或讲义,实验教案基本完整,备课较认真,仪器准备较充分。
20
A:18—20
B:14—17
C:10—13
D:0—9
2
实验方案合理,目的明确,讲解适度,重点、难点突出;示范操作准确、规范,实验顺利,学生收获大。
C:普通话授课,语言基本准确、规范、流畅,声音洪亮,学生听得懂;辅导基本认真、耐心,学生基本满意。
10
A:9—10
B:7—8
C:: 5—6
D:: 0—4
6
实验过程组织有序。
A:根据实验课程要求,认真组织,使整个实验过程有条不紊,实验效果显著。
C:能够根据实验课程要求,较好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实验效果一般。
15
A:13—15
B:10—12
C:7—9
D:0—6
4
熟悉仪器设备,及时排除故障。
A: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出现简单故障能及时排除。
C:基本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出现简单故障能够排除。
10
A:9—10
B:7—8
C:: 5—6
D:: 0—4
5
普通话授课,声音洪亮,辅导认真耐心。
A:普通话授课,语言准确、规范、流畅、生动,声音洪亮,感染力强;辅导认真、耐心,学生满意。
15
A:13—15
B:10—12
C:7—9
D:0—6
5
板书规范、清楚、无错;使用现代教规范、清楚、美观、无错别字;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或媒体熟练、恰当,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C:板书基本规范、清楚、无错别字;使用了现代教学手段或媒体,但有不恰当或不熟练之处,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但效果一般。
C:责任心较强,按时上、下课,以身作则,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总体反映较好。
10
A:: 9—10
B:7—8
C:5—6
D:0—4
注: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实验课)
序号
评价指标
等级标准
满分
等级分值
评分
总分
1
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有配套实验教材或讲义,实验教案完整。
15
A:13—15
B:10—12
C:7—9
D:0—6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恰当,注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
A: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紧密,举例恰当,能旁征博引;能把先进的教学内容、学科前沿的动态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恰当融入课堂教学。
C:能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基本恰当;注意到教学内容更新,能介绍一些先进的信息给学生。
10
A:9—10
B:7—8
C:: 5—6
D:: 0—4
6
普通话授课,语言规范、生动,声音洪亮,有节奏。
A:普通话授课,语言准确、规范、生动,吐字清楚,言简意赅,声音洪亮,节奏恰当,感染力强。
C:普通话授课,语言基本准确、规范,声音洪亮,吐字基本清楚,节奏基本适当,有一定感染力。
5
A:: 5
B:: 4
10
A:9—10
B:7—8
C:: 5—6
D:: 0—4
7
时间支配合理,按计划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A:根据实验内容要求,合理支配时间,很好的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C:根据实验内容要求,时间支配比较合理,基本能够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10
A:9—10
B:7—8
C:: 5—6
D:: 0—4
8
严格要求,认真批改报告,学生总体反映良好。
A:责任感强,治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学生总体反映良好。
C: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严格要求学生并能够批改实验报告;学生总体反映较好。
10
A:9—10
B:7—8
C:: 5—6
D:: 0—4
注: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15
A:13—15
B:10—12
C:7—9
D:0—6
3
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注意开拓学生视野。
A:善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相关知识介绍,以开拓学生视野,利于学生联想。
C: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实验过程中能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理论课)
序号
评价指标
等级标准
满分
等级分值
评分
总分
1
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授课内容符合教学进度计划,备课充分,教案完整。
A: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授课内容符合教学进度计划,备课充分,教案完整,授课内容精心构思、设计和编排,实施过程顺畅。
C: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符合教学进度计划,备课较认真,教案基本完整。
C:3
D:0—2
7
时间支配合理,过程控制得当。
A:讲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课堂时间利用充分、合理,过程控制得当。。
C:能达到授课目的和要求,基本能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过程控制基本得当。。
10
A:9—10
B:7—8
C:5—6
D:0—4
8
严格要求,教书育人,学生反映良好。
A:治学严谨,责任心强,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注意学生世界观和优良品质的培养,学生总体反映良好。
20
A:18—20
B:14—17
C:10—13
D:0—9
2
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处理得当。
A:概念和理论讲解准确透彻,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能充分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处理得当,讲解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
C:概念基本准确,条理基本清晰,能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基本能抓住重点,引起学生重视,学生基本能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