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析。
表现了对唐朝国势衰微的感慨。(情感概括 语)诗人春日眺望,一片荒凉,见古碑,行路 尽是黄沙,想当年秦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 的国势日衰。(分析语) 2.你认为该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点手法)诗人春日 远眺,触景生情,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 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拓展 手法)渲染了萧瑟凄凉的环境,抒发了怀古伤 今之情。(效果)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开头两句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 潇,落叶飘飞(分析语)的深秋萧瑟凄凉景色。 (概括语)
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描写了一位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
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 线(分析语)的抗金英雄形象。(概括)
赏析“秋在黄花羞涩处”中“羞涩”的妙处。 用拟人手法,(点)赋予黄花人的情感,写
读懂诗歌之
读注解与作者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古属秦国。
注解的作用——
读懂诗歌之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二、三两联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析颔联的妙处。
结构特点和文化积累
读懂诗歌之
物象点染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思想情感的一般性理解——
1.羁旅漂泊的愁思孤寂,离别怀人的凄凉孤苦; 2.建功报国的渴望,仕途不顺(前途渺茫、怀才不 遇)的孤寂; 3.伤春、惜春、悲秋,感怀时光流逝,人生苦短; 4.吊古伤今,忧国伤时,感慨昔盛今衰; 5.闲适(豁达、豪迈,高洁、孤傲)之情,
山水(隐逸情怀、田园生活)之乐;
抒情方式(如何抒发……)—— 1.直抒胸臆 2.借---抒情
情之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
借细节、动作抒情 借古讽今(借古伤怀)
景物描写技巧之——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仗、借代、用典 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感官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虚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化虚为实 层次:远近、上下 用词: 景情关系之—— 衬托与反衬(乐景衬哀情)
2.“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 现了怎样的情怀?
诗歌鉴赏之答题规范
(以山东卷分值8分为例) 1.画面、形象:分析语+概括语 (2+2) 2.情感:概括语+分析语 (2+2) 3.手法:点手法+拓展+效果(1+1+2) 4.炼字:字义+句意+字对情感的表现力;
赏句:点手法+拓展+效果(1+1+2)
高三复习之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之读懂
对诗歌的纠结——
1.关于读懂诗词. 2.文人情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3.关于手法技巧等.
(1)文人抒情(藏情)方式; (2)景物的描写方法;
诗词鉴赏之读懂情感 手法你如何读懂下 Nhomakorabea一首诗?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情感?手法?
读懂诗歌之
读题目
从诗歌题目里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竹轩诗兴》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孤雁》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题目对理解情感的重要性——
近试上张水部(唐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出了秋风霜露后的黄花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 ;(拓)新颖而巧妙地表现出词人此时羞愤苦
涩的心情。(效果)
后人认为“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内涵丰 富,请结合全诗谈你的理解。
笑,是苦笑。(字义)诗人追忆往事,倍感 寂寥孤苦;回到现实,自己年老体迈,病体缠 身。(句意)一个“笑”字,将内心的无奈、 漂泊、辛酸与不平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对 情感的表现力)
【思考】诗的主旨是什么?
酬朱庆馀(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1.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
归隐生活的闲适、快意。(田园生活) 2. 诗人写了哪些“喜”?
前两句写农作之“喜”;后两句既写秋夜景色 美之“喜”,又写遇见友人王处士之“喜”。
诗词之命题角度推想——
1.表达了怎样的(复杂) 。 2.用怎样(如何)的技巧 、抒情方式。 3.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形象、景色、场景、意境) 4.某个词、句的鉴赏(妙处)。
如果你来命两个题,你会作怎样的一般性 搭配?为什么?
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