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的正确应用ppt
Ⅷa Ⅹa
Ⅴa
Ⅱ
Ⅱa 纤维蛋白原 -
纤维蛋白
2、作用机制
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VK 依赖性凝血因子)需要经过羧化才能获得 活性。
羧化的过程需要还原性VK的参与。 华法林通过抑制VK的还原过程,从而抑制
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的活化,使其停留在 有抗原而无活性的阶段。
-
1、VK环氧化物 还原酶
华法林的正确应用
湖北民族学院 附属民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胡建华 2012年1月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概述
1、华法林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华法林已诞生80多年,但目前仍是唯一可靠的口服抗凝药。 抗栓效果好,得到了无数临床实验的证实。 用好了很安全,其安全性与阿司匹林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
异。 价格便宜,用药效价比非常高。 用不好,不但效果不好,也不安全。 因此,华法林的安全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起效慢: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需要差不多7天才能达 到有效的抗栓水平。
需要监测:使用华法林必须监测INR。 安全性:用不好会带来安全性的担忧。
-
3、华法林作为对照药存在的问题
-
-
二、华法林的作用机制
1、作用环节
initiation generation activation
TF/ VⅡa Ⅸ
Ⅹ Ⅸa
肝功能:肝功能不全使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对 华法林的反应增强。
高代谢状态:如甲亢,增强凝血因子的代谢, 增强华法林的疗效。
-
遗传因素:是影响法华林剂量反应关系一个 非常重要的因素。如肝脏华法林代谢的酶 (细胞色素酶),还有环氧化物酶等。
对于抗血栓来说,主要看凝血酶原(Ⅱ、Ⅹ 因子),这两个因子的下降主要代表华法林 的抗栓效果。
PT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检查。
-
3、PT报告的方法
★ % Quick (正常:70-120%) ☆ 秒(正常:8-13s)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正常:0.8-1.2)
-
4、PT比值与INR的比较
促凝血酶 病人PT值 平均正 PT
原激酶试
剂
同
一 病
A
人
的 血
B
标
本
C
(s) 16 18 21
老年人对异构体R的清除略低于年轻人,而异构体S 的清除则不受年龄的影响。
大于60岁的老年人对华法林的抗凝反应比PT/INR显 示的要强,适当减量也产生同样的抗凝效果。
-
5、影响华法林代谢的因素
药物:某些药物可通过抑制VK依赖性凝血因子 的合成,或是影响其代谢,从而影响华法林的 药代动力学。
食物:食物中VK的摄入或吸收的波动也会影响 华法林的疗效。
这些因素包括药代动力学(在吸收及代和代谢清 除方面的差异)和药效学方面(对一定浓度华法 林止血反应的不同)。
技术上的因素也影响剂量反应关系,如验前因素、 实验试剂、报告的准确性以及病人的依从性等。
-
3、华法林的代谢酶
现在口服的华法林是一种外消旋体的混合物,为 异构体,包括R和S。
华法林主要经过肝脏的P450系统进行代谢,S异构 体主要经过细胞色素酶的2C9来代谢,R异构体主 要经过细胞色素酶的IA2和3A4进行代谢。
体外实验证实:华法林的抗凝效果2天就产生 了,但其抗栓效果则需要连续治疗6天。
-
6、华法林与其他药物的相关因素
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使体内VK含量下 降,增强口服抗凝药的效果。
抗血小板药与华法林有协同作用,出血副作 用增加。
水合氯醛、羟基保太松、甲磺丁脲、奎尼丁 等可置换血浆蛋白,使血浆法华林的浓度增 高,作用增强。
由于Ⅶ因子与蛋白C的半衰期短(6-8h),应用华法 林后, Ⅶ因子与蛋白C的水平很快下降,此时测定 的PT主要反映的是Ⅶ因子的水平,其他凝血因子 (如Ⅱ因子)的下降,则要延迟28-48h,在此之前 由于蛋白C的下降,可能会有短暂的高凝状态。
-
2、PT测定的原理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第Ⅲ因子, 测定其凝固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
酶清除的半衰期,外消旋体混合物为37±15小时, R异构体为43±14小时,S异构体为32±12小时。
-
4、华法林的代谢
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除,代谢产物仅有 微弱的抗凝作用,因此肝功能若出现问题,对华法 林的代谢会有影响。
华法林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很少进入胆汁,以原形 从尿中排除的华法林非常少,故肾功能不全,甚至 透析患者也不需要调整剂量。
-
采用INR的好处 将PT测定标准化 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可比较 改善抗凝治疗的监测
-
6、中心实验室与POCT测定INR的区别
常PT值 比值 (s)
12
1.3
12
1.5
13
1.6
ISI INR
3.2 2.6 2.4 2.6 2.0 2.6
D
24
11
2.2 1.2 2.6
-
5、INR的计算公式(WHO,in 1983)
病人PT值(秒) ISI
INR= 正常PT值(秒)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ISI(国际敏感性指数) ISI:WHO/ACCP推荐范围<1.7
-
2、华法林的主要缺陷
缺陷
① (药代动力学方面)
② (药效学方面)
③ (起效慢)
④ (需要监测)
⑤ (安全性)
-
药代动力学:不同的人口服相同剂量的华法林, 其抗凝效果并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 的时间阶段,其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药效学: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特点,造成华法林的 药效学也随时可以发生波动。
2、VK还原酶
-
三、华法林的药理学
1、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健康个体口服90分钟 后血药浓度可以达到高峰。
华法林在血浆中几乎10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消 旋体的半衰期约为36-42h。
孕妇胎儿中华法林的血药浓度与母体接近。 但人乳汁中未发现有华法林的存在。
-
2、剂效反应
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变异性非常大,受许多因素影 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
-
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米替丁等 因抑制肝药酶而减少了华法林的肝脏代谢, 使华法林的作用增强。
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 等,因诱导肝药酶,可增强华法林的代谢, 使其作用减弱。
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凝血活性,使华法林的 作用减弱。
-
四、PT/INR测定
1、PT与凝血因子
PT可反映4个VK依赖性凝血因子中的3个( Ⅱ、Ⅶ、 Ⅹ)的促凝活性,但华法林的抗栓作用主要依赖于 凝血酶原(Ⅱ)的下降,其半衰期约7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