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A.IAA14 蛋白功能获得型的突变可导致 slr-1 突变体对 IAA 的敏感性增强 B.该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由图可知 IAA14 蛋白可以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D.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不定根的生成 5.海洋资源是有限的,能让一片海域的海产品产量最大化是人类的追求。在繁殖期结束后, 通过选择捕捞成年、老年鱼虾对固定水域的鱼虾种群自然增长曲线加以控制,以期获得最 大效益。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名,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A.该病最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因Ⅱ3 患病,推断Ⅰ2 肯定为患者 C.Ⅲ12 表现型正常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Ⅳ14 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8 7.“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以树皮、碎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 张。其主要工艺过程为:切麻→洗涤→加草木灰“水浸”→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 →揭纸。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造纸主要利用树皮、麻头中的纤维素 B.“水浸”、“舂捣”、“抄纸”都是物理变化 C.加草木灰“水浸”利用的是草木灰水溶液的碱性 D.“切麻”、“蒸煮”的目的都是提高草木灰“水浸”的效率 8.有机化合物 M 是制备聚酯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 M 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C9H10O,属于单官能团有机物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但所有原子不共面 C.M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醛的还有 9 种 D.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 9.实验室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下列关于该实验 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1
A.此选择性捕捞后,各鱼虾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 B.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海域某种鱼类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鱼的标记物脱落会使估算值
偏高 C.为持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选择性捕捞之后最好把鱼虾种群密度控制在 K/2 以下 D.欲进一步提高鱼虾种群 K 值,可采用增加环境资源和降低有害因素的策略 6.寻常鱼鳞病是以四肢伸侧或全身皮肤发生形如鱼鳞状或蛇皮状角质增生为特征的遗传性皮 肤病,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2
A.氯化钙的作用是做助熔剂,降低氯化钠的熔点,减少钠蒸汽的挥发 B.金属钠的密度小于熔融混合盐的密度,电解得到的钠在上层 C.隔膜 D 为阳离子隔膜,防止生成的氯气和钠重新生成氯化钠 D.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Na++e− ===Na,阴极上可能有少量的钙单质生成 12.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 位 于同一周期,且 X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由这四种 元素形成的一种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的“棍”可能是单 键,也可能是双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含氧酸的酸性:Y>X C.X、Z 分别与 W 形成的某两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D.W、X、Y、Z 不能存在于同一种离子化合物中 13.常温下,用 0.100 mol·L−1 液,滴定过程中 pH 及电导率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OH 的电离常数 Kb 约为 1×10−5 B.B+与 Cl−的导电能力:b>a C.a 点溶液中:c(B+)+2c(H+)=2c(OH−)+c(BOH) D.滴定至 pH=7 时,c(B+)=c(Cl−)=0.1 mol·L−1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B.动能为 10 eV 的电子与能级值为–13.6 eV 的基态氢原子碰撞,碰后氢原子可能处于第
图1
图2
A.图 1 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
B.加热图 1 装置后,发现未加碎瓷片,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
C.将图 1 装置中反应后的液体预处理,然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粗产品
D.用图 2 装置对乙酸乙酯粗产品进行蒸馏,可以得到较纯的乙酸乙酯
10.“接触法制硫酸”的核心反应是 2SO2+O2 2SO3,因 SO2 在催化剂表面与 O2 接触而得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图中 GLUT2 介导的方式相同 B.图中 SGLT 介导的运输方式还可能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图中 Na+外流、K+内流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往往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会发生共同进化 C.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生物间出现了生殖隔离 D.抗生素会使细菌逐代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4.如图为探究某一浓度生长素对不同类型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影响的结果,IAA14 蛋白和 ARF17 是参与生长素信号传导的因子,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低 B.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 C.图示过程中既有 S—O 键的断裂,又有 S—O 键的形成 D.该反应的催化剂有 V2O5 和 V2O4 11.电解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钙混合物制备金属钠的装置如图所示。阳极 A 为石墨,阴极为铁环 K,两极用隔膜 D 隔开。氯气从阳极上方的抽气罩 H 抽出,液态金属钠经铁管 F 流入收 集器 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绝密★启用前
全国名校 2020 年高三 5 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
本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As 75 Cd 112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质网参与细胞内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以及钙离子稳态的调控等,其与多种膜性细胞结构 建立膜接触位点,进行物质的交换、信号转导、膜动态性调控等生理活动,这种细胞器之 间通过膜接触位点发生相互联系的现象称为细胞器互作。下列关于细胞器互作的推断错误的是 A.细胞器互作现象不可能发生于原核细胞内 B.膜接触位点一定依赖于蛋白质和脂质的相互识别作用 C.内质网可以与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发生细胞器互作 D.浆细胞内的细胞器互作现象可能比心肌细胞内的多 2.小肠上皮细胞的肠腔侧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SGLT,在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中,Na+顺 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产生的电化学梯度为其提供能量;在其对侧则含转运葡萄糖 的载体蛋白 GLUT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